聂善化,宋忠良
卫勤保障
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主要特点及对策
聂善化,宋忠良
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探析
近年来,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已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在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动中,武警卫勤保障力量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救援力量,发挥了保障队、服务队、战斗队和突击队等多重作用。随着武警部队职能任务的不断拓展,认真研究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的特点规律及对策措施,进一步提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能力,是摆在我们部队卫勤工作者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处置多起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就加强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谈几点认识。
1.1 事件发生突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是突然发生的、不易预测的事件。比如:2003年非典疫情、日本海啸核电站事故、禽流感疫情等,都是短时间内突如其来,使人措手不及[1],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事件。药材、物资、装备准备时间短,紧急处置难度较大。
1.2 处置力量多元 参加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勤保障单位,通常是军警民等多支卫勤力量,即使是部队自身也存在多种隶属关系。往往由于通讯信道不统一,联络不通畅,资源和信息无法共享,导致各级卫勤保障力量无法有效协同,容易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
1.3 群体伤情复杂 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自然灾害、毒物泄漏等均可引发公共卫生事件,导致受伤群体可出现呼吸、消化、循环、外伤和精神心理等多系统、多部位疾病发生。
1.4 快速定性困难 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难以快速确定病因,且传播途径不明,病情进展迅猛,难以作出科学准确预判。一旦出现卫勤决策上的失误,将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部队官兵甚至保障人员自身的安全。另外,也受到参与处置人员经验知识水平、处理能力和医疗检验设备条件的限制。
1.5 社会影响广泛 如今信息传播渠道多样便利,环境污染、毒物泄漏等公共卫生事件借助各种渠道迅速播散,极易引起社会恐慌和混乱,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1.6 早期预判关键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比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影响的人群有聚集性,所患症状有相似性,如果早期判断准确、预防措施到位或处置得力,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2.1 建立高效顺畅的组织指挥系统 一是按照“统一领导、警地协同、充分协商、共同决策”的原则,采取联合办公、统一指挥的方法组织实施[2]。二是合理编组总队(机动部队)卫勤分队,分为指挥协调组、医疗救治组、防护防疫消毒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组、医疗后送组、心理干预服务组、物资保障组等,各组人员相互配合,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因公共卫生事件极易引起群众恐慌,造成骚乱,必要时需派出现场警戒组维持秩序,进行封控。三是现场处置情况统一反馈到指挥组,统一指挥协调,确保救援任务有条不紊、运行流畅。
2.2 建设精干管用的应急保障力量 一是强化总队(机动部队)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所(科)的核心职能作用[3],建立应急处置先遣分队。按照《武警部队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工作规定》,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科室和实验室设置,落实人员和经费保障。以总队(机动部队)卫勤分队为基础,疾控人员为核心,按照“装备精良、人员精干、功能全面、灵活编组”的原则,建立应急处置先遣分队[4]。当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先遣分队能迅速做好准备并前往事发地域,抓住处置“黄金72小时”,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完成封控任务、伤病员早期救治、疫区消毒等任务,为后续处置行动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抓好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疾控机构配备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现场处置和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编配人员必须经过预防医学专业培训,尤其要重视培养疫情处置指挥人才,因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正确判断对后续处置行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强人员业务培训,重点针对“查、测、防、控、救、送”等方面进行培训,主要应包括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监督监测,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等训练内容,并指导部队开展隔离、医学观察、检疫、消毒、紧急预防接种、预防服药和健康教育等群防措施训练。三是抓好专业装备建设。配齐现场侦检、防护、消毒和有害媒介生物防制装备,卫生监督监测装备等各类专业装备。重点加强流行病学调查这个关键环节的装备建设,配备流行病学调查电子信息采集器和现场毒物快速检测车[5],与武警医疗救援车组系统[6](医疗设备装载车、手术检验方舱车、卫勤指挥宿营车等)进行有机融合,为正确及时处置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2.3 制定科学细致的应急处置预案 一是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按照《武警部队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并紧密结合驻地和所担负任务实际,建立“一总多分”的模块化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人员组成和任务分工,确保一旦有事,能立即响应,迅速启动相应预案。二是针对不同类型事件,灵活抽组卫勤力量。传染病疫情处置预案应包括指挥组,负责处置过程的指挥与协调,下达封控命令;疫情控制组,负责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疫点疫区,提出检疫、封控等强制性措施的建议,开展现场快速病因检测;医疗救治后送组,负责病人隔离治疗、隔离病区消毒、病例采样、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卫生监督组,负责饮食饮水和环境卫生监督,疫区消毒;健康教育组,负责传染病知识宣传教育和必要的心理干预;药材物资组,负责车辆、人员和药品的准备。食物中毒处置预案还应加强检验检测和医疗救治力量,重点做好样品采集,尽可能采集中毒患者食用后的剩余食物,若无剩余时,采集中毒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职业中毒处置预案还应做好解毒药物储备和自我防护等环节。三是加强预案演练。要结合“考、比、拉”要求,加强实战化背景下的卫勤力量协同演练,尤其要重视参战人员自我防护和心理健康干预,演练要做到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四落实”,不断提高综合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上得去,控得住,救得下、治得好[7]”。
2.4 完善布局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按照“统筹管理、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原则,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一是统筹协调、分级负责。建立总部、总队(机动部队)、支队三级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由总部统筹协调,总队(机动部队)负责本级和下级单位物资管理和调配。二是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重点储备常用急救、消杀、治疗、防护等药品,优先储备急用物资,储备规模要与执行任务相适应。三是依托地方,资源共享。对需求量大、轮换更新快、临时筹措难的通用物资,发挥双重领导的优势,与地方卫生应急、疾控部门签订合同,依托地方力量代储代供;对紧急稀缺、驻地购买困难的物资,可以由总部上层协调,与兄弟单位资源共享,利用航空或高铁快捷送达。四是保障资金,常态管理。应当把应急物资储备资金纳入年度预算,主要用于应急物资的购买、储备管理。要定期对应急物资进行清理、补充、更新,做到质数兼备,防患未然。
2.5 健全协同便捷的军民融合保障机制 信息共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目前,各总队(机动部队)级应急救援力量已纳入国家救援力量体系,未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多方救援力量联合行动。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制度法规建设,充分考虑警地实际,为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二是研发军地两用互通的应急救援信息指挥平台,争取配发“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辅助决策及紧急处置信息系统”,建设“蛛网”式辐射网络[8],中心为国家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纵向为军、警、地三方垂直管理,横向由信息网络把三方串联,形成上下贯通、横向结合的指挥系统。三是要与地方有关部门加强沟通,保持良好关系,充分利用广阔资源,建立“专家库”、“关系网”,确保一旦有事,能够互相支援,形成合力,共同应对[9]。
总之,武警部队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处于探索阶段,对处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工作的研究任重道远。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军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制度的陆续出台,武警部队参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工作必将日趋规范。及时分析、研究和总结新形势下武警部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规律、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完善现有卫勤保障对策,积极推进应急制度和机制创新,必将对武警部队今后及时高效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工作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1] 王启栋,国 文,曹德康,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探讨[J].武警医学,2008,19(9):861-862.
[2] 丁启龙,夏 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特点与对策探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6,24(1):49-50.
[3] 姜 超,陶立新.当前武警部队卫生防疫工作刍议[J].武警医学,2012,23(11):997-998.
[4] 聂善化,喻 涛.武警部队灾害救援卫勤保障思考[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4,2(2):95-97.
[5] 王世平,张桂荣.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关键技术的应用[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3,12(1):4-6.
[6] 丁宝国,樊豪军,单学娴,等.部队医院卫勤应急保障分队建设问题分析及改进对策[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 22(9):860-862.
[7] 邱晓燕.军队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刍议[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0):610-612.
[8] 马中立,王海波.推进军民融合式卫勤发展的思考[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2, 14(5):271-273.
[9] 李 达,赵育新,祝 松,等.从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特点论军队卫勤人员能力培养[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26(3):274-275.
(2014-01-12收稿 2014-05-19修回)
(责任编辑 郭 青)
聂善化,硕士,副主任医师,E-mail:nsh1730048@sina.com
430070武汉,武警湖北总队后勤部卫生处
宋忠良,E-mail:527szl@163.com
R8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