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杰
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
突破传统教学,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张正杰
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和谐发展,从而为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大胆创新,锐意进取,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
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主体是学生。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在第一次室内课做问卷调查,让学生选择喜欢可行的运动内容,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有较大价值。这样有利于奠定基础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学习内容。这样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有专长,再实践中加以运用。在根据我校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学生自选的学习范围,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如何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的方式、方法加以传授,为今后一生自我锻炼奠定基础。从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就会自觉地积极地锻炼,从而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运动水平,培养积极的自我价值感,发展个性。
1.必须认真识别每个学生的个性。
在体育运动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只有在认识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施加引导和教育。
2.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
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量的负荷也不一样。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强求一致,而应分类施教。
3.努力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内容,标志着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的水平程度。在体育运动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作为支配他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的发展创造一个理想的环境。
4.在体育活动中渗入心理训练。
有意识、有目的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身心达到最佳状态,以满足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增进身心健康的需要。
5.建立一个良好的体育环境。
首先应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教材的选用应生动有趣,适合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以体育活动为媒介培养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和集体荣誉感。
学生个体有差异,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技术、技能、知识水平不同,那么学生上课的表现不同。为了满足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欲望、要具体分层对待。要依据学生自身情况出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身体发育,身体素质、技术,分别在实心球、篮球、体操等项目方面合理划分层次,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采用分组不轮换的分层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可具体这样操作:首先是学生分层,接着是目标分成,教学分层,最后是评价分层。把学生分成强、中、弱三层。体育成绩好、身体素质好的放在一组,开展教学以创造学习为主,培养动脑,像想和自学能力,提出较高发展性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练习,能较快达到预定目标,有自我满足的情感体验,体育成绩素质中等的学生分为一组,先鼓励努力学习,努力可以升入上一层,增强信心,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动手能力,即不觉得太差,又感觉能上去。体育成绩差,素质差的学生在一组,主要通过模仿学习和练习,让学生从中找规律,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肯定。这样具体分层对待就是让学生都找到自己奋斗目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尽管对体育课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但也不能毫无目的的放纵满足学生,提倡自主探究式的教学并不是学生想做什么教师就必须满足,假如有的学生喜欢马术,难道教师还要去养马?有的学生喜欢跳伞,还要教师去学开飞机?所以,要达到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必须是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每节课都体现课的价值和特点,使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