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专家建言:上海应率先创建“国际知识产权商务集成港”

2014-03-19 08:34董锡健
上海企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综合体知识产权上海

董锡健

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演变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和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前不久,美国在推行全球战略的同时,又突然宣布调整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方式,即将“研发投入和娱乐、文学艺术原创支出”等所谓“21世纪的组成部分”,纳入了国家与地方的统计范畴,由此知识产权产品将作为国家资产加以管理,并纳入经济核算体系。按照新的GDP计算,美国GDP将新增近3%,结合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的经济贡献,知识产权在美国GDP的比重将达到 40%,其贡献率,几乎占据了美国经济的半壁江山;这一调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诸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与创新型国家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两个最大经济体,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战略全球瞩目,但是在凸现国家“软实力”的知识产权角逐中,两国“落差”明显,对标美国前10年的2003年,知识产权的增加值为19万多亿美元,占美国的GDP17.3%,对GDP的贡献率为32.8%,而2011年中国内地知识产权产业的增加值为8898.3亿元人民币,仅占中国内地GDP的8.9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39%;

与此同时,再对照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知识经济指数排名》,我国在146个国家中,知识经济指数仅仅排名84位,处于中下游水平。综观我国同发达国家与地区,在知识产权上的“反差”映显在五个方面:

其一,我国高新科技与知识产权产业的成果转让率甚低,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

其二,我国的专利实施率水准较低,一般仅为10%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20%-30%的实施率相比,差距明显;

其三,我国相当部分的发明专利与市场供需不对称,脱节现象普遍且严重;

其四,我国知识产权中介、评估、交易等服务,专业化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规范化运作机制更是大大滞后于社会化、市场化乃至国际化需求;

其五,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缺乏一套鼓励创新与技术营销交易的法律、法规与实施规则。

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从根本上来说,在我国还缺乏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的知识产权综合运作的环境、氛围与机制,更缺失能为知识产权担纲或提供创新服务、集成服务、解决方案服务的高端服务综合体,这显然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目标诉求不相匹配。

正是有基于上述,近年来一直关注与探究我国知识产权产业化发展的中国发展研究院和上海的有关专家,主动作为,就构建“上海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主动向上海市政府主管部门,乃至国家有关部委建言献策,建议让上海“先行先试”,在上海率先创建面向国内外知识产权业界与受众的“上海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

中国发展研究院专家和社会有识之士认为,在上海率先构建“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至少具有6个方面的现实有利条件:

(1)党和国家对上海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上海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当好全国改革开放的排队兵、科学发展的先行者;

(2)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拥有构建“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得天独厚的国际背景、人文元素、氛围环境,以及丰沛的通路资源;

(3)上海作为建设国内外四个“中心”、“国家自由贸易区”和知识产权发展的国内示范城市,有着雄厚的经济、金融和科技实力与基础,在国家产业升级,创新转型的新一轮战略时期,拥有突出的比较优势;

(4)《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上海政府新一轮部市合作框架协议》,已确立合力在上海“建设亚洲太平洋地区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现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明确提出:“把推动知识产权要素资源在上海集聚,作为上海市建设亚太知识产权中心城市的关键环节”;

(5)上海作为国内探索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机制、交易模式、市场化道路先行先试的城市,多年来已取得了具有示范性的成果,彰显“上海经验”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全国瞩目;

(6)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率先构建“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对“长三角16个城市乃至全国各大城市,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同时,对上海履行“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担当,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为。

中国发展研究院与上海的专家们,通过资源集成与广泛调研,且在进行SWOT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构建“上海国际识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项目,进行了精心设计,并提出了如下整体解决方案:

一、“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创意建立的总体思路

1)以倾力打造中国首家集“专业技术输出服务、投融资配套支撑服务、产业孵化/加速”服务,以及衍生产品推介应用服务为一体,具有指标意义的知识产权服务示范区为立项基准;

2)以率先构建国内乃至国际的知识产权交易所,集聚境内外知识产权研发机构、服务机构以及交易机构的总部集聚区为主体诉求;

3)以知识产权运营、维护服务为手段,通过构建资本与科技相结合、市场与通用相结合的市场创新体系,在投资、发明、人才、信息和营销交易等市场机制方面进行交互联动与集成创新,以期打造国内首创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培育孵化及加速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集群的综合解决方案中心为承载基地;

4)以全面凸现与彰显上海在知识产权综合营运与服务领域,“服务长三角、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服务功能形象为示范窗口;

5)以建立承接国内外技术转移和资本流动的桥头堡和运营载体,提供与实现“技术+资本+应用”的市场全程解决方案服务为预期目标。

二、“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创建开发的综合定位

1. 主体定位

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指针;以落实 《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上海政府新一轮部市合作框架协议》为目的;以培育我国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集群,促进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发展为目标;以知识产权服务为核心,聚合专业技术服务、投融资服务、产业孵化服务等功能及其资源,借鉴国内外相关成功经验和教训,努力探索知识产权服务经济发展的创新机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市场创新运营模式,重点将聚焦以下五个决定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关键领域作出探索:

1)建立承接国内外技术转移和资本流动的桥头堡;

2)建立承接国内外技术转移和资本流动的运营载体;

3)解决技术资本市场的效率问题,即交易成本与标准化问题;

4)创新知识产权成果交易、转化、衍生、产业化的商业模式;

5)以“技术+资本”的市场一条龙服务方式,孵化科技型、创新型企业.

2. 功能定位

为填补我国缺乏专利、商标、版权等统一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普化服务平台的空白,促进智力成果权利化、商用化、产业化,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拟建的“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将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我国科技、经济发展的要求,建设成为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的服务完备、管理规范、运营科学,集专利、商标、版权等于一体的,拥有“知识产权成果交易、市场化运营、企业化孵化、产业化拓展,以及人才交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复合功能兼具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大平台载体,最终建成为一个国家级国际性的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以加强与加快我国知识产权的创新、集成、运营、保护、管理和产业化。

三、“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的冠名与建设营运主体

1. “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的冠名

1)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商务集成港,

2)国际知识产权(上海)商务集成港,

3)上海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

2. “上海知识产权港”开发建设主体

考虑到“上海知识产权港”功能形态诉求的特殊性和特质性,以及主体营运诉求彰显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因此,专家们特别建议:“上海知识产权港”项目的整体营运主体,拟设置“项目营运支持单位”和“项目主体营运单位”两个层面较为合适。它们的组合构架分别是:

“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项目营运支持单位

包括: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发明创造协会,以及上海市生物医药、计算机、通信、集成电路、新材料、光电子、汽车和信息家电行业协会,还包括现有的上海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能源环保、纺织专利、现代农业专利展示交易中心,以及国际知识产权相关组织机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属下的相关组织机构、国际或地区知识产权事务协调机构)等。

“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项目营运主体单位

中国发展研究院与上海的专家们,专门推荐了有志于“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发展与建设,且颇具大型商业化运行载体开发建设经验与实力的上海东亿投资有限公司,作为项目实体建设与投资营运的主体单位,即主体营运机构,并单列注册组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营运机构。

四、“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的主体功能区域

专家们认为:“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项目的主体营运功能载体,拟整合国内外资源,着力构建八大功能区域(块):

1. 知识产权主体交易区域

知识产权主体交易功能载体与综合交易类平台;

2.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区域

为知识产权交易与产业化转换,以及衍生服务提供金融服务支撑;

3. 知识产权会展商贸区服务区域

承担“知识产权港”国内外会展会议/商务商贸功能;

4. 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培训交流区域

担纲“知识产权高端/专业人才”培训交流、“知识产权高端/专业人才储备集聚”等功能;

5. 知识产权专业机构集聚区域

国内外知识产权总部机构地区办事机构与派出机构集聚区;

6. 国家知识产权产业化创新服务综合体。

由知识产权产业化相关联的“孵化器”、“加速器”企业,以及“政产学研银商/生态联盟”组合集成;

7. 知识产权衍生服务专业平台区域

为知识产权的衍生服务、中介服务、增值服务等各种配套服务,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8. 知识产权商务集成港公共服务平台。

为确保“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正常运营,提供各类商务集成服务和配套保障服务。

五、对本项目创建与发展的特别提示

中国发展研究院与上海的专家,对建言创建“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特别给出了四点提示:

提示之一:借助国家落地上海,创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战略机遇,驱动“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加快立项建设,以形成“自由贸易区”与“知识产权综合体”互动发展的格局,共同为打造上海乃至中国经济“升级版”,双轮驱动。

提示之二:“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的率先创建,将对上海及全国知识产权市场服务体系的体制、机制创新具有突破性的贡献,其中包括:知识产权投资机制的创新、知识产权发明机制的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创新、知识产权营销机制的创新、知识产权交易运营模式的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人才机制的创新等。

提示之三:“上海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的创建与营运,不仅填补了国内知识产权业界的一大空白;同时,对知识产业相关联企业机构带来了重大利好,而对项目载体落地区域带来的商机,红利与贡献度同样不可估量。根据初步预测,项目建成后,将入驻各类知识产权服务和高科技企业1000家以上,集聚各类知识产权服务和高科技人才10000多名;提供就业岗位20000多个;每年培养、培训各类知识产权服务人才5000多名等。按照2011年全国高技术产业的平均经济效益,预计每年将给项目所在地,带来200亿元以上的科技投资,750亿元以上的总产值,以及50亿元以上的税收。

提示之四:构建“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的瞩目概念,已引起了从中央主管部门到国内前沿城市的高度关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京沪专家关于“率先构建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的建言,高度认可并表示积极支持;国内深圳市、苏州市、宁波市,以及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西安国家高新区等前沿城市与新区,相继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获悉京沪专家的建言后,皆通过各种渠道,与中国发展研究院取得联系,以表示予以合作与作为之意向。上海也有多个区有意成为“上海国际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项目的首选承载地区。专家们认为,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中间有空降兵”的区域经济竞合时代,作为创新驱动与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上海,理应主动担当,率先作为。

猜你喜欢
综合体知识产权上海
论比例原则在知识产权损害赔偿中的适用
商业综合体中的儿童娱乐空间设计研究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监督管理问题探析
德州立天唐人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投资收益分析
2019年度PALM展参展商获取知识产权优胜奖获奖单位名单
中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
K金 精致细腻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