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惠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市场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目前高校输送给就业市场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却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如何创新劳保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劳保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水平,成为高校关注的话题。文中从劳动市场和高校两个视角展开了实证分析,提出创新劳保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化建议,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能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50-02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然而,相对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因缺乏岗位工作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特色,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我们有必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培养模式进行创新。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社会对劳保专业的学生的需求调查
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蚌埠市辖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4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共设镇36个,乡19个(其中民族乡1个),街道办事处19个,村民委员会124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04个。假如为全市近1470个居(村)委会(包括街道办事处)分别配备一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名,就需要社保专业人才2940人。就全国而言,每年社会保障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十几万,从数量上讲,经济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
通过进一步了解就业市场对口职位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技能要求,主要可以汇总为:(1)熟悉国家和单位所在地区的社保政策和人事政策。(2)精通与社保、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单位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续签,员工档案落户等手续的办理,善于处理员工纠纷。(3)熟悉社保管理流程,包括员工社保的申请、转入、转出、提取、退保,每月的社保缴费及与社保机构的对账,公司员工社保数据库的建立与更新等。(4)了解人力资源六大模块基础知识和实务操作技能。(5)熟练使用各类办公软件和社保相关办公软件。(6)系统掌握社会保障专业的理论知识。(7)热爱劳动保障和人力资源工作。(8)热爱基层工作。(9)能够适应经常外出的工作。(10)有一定的相关工作经验[1]。这些专业技能要求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只有切实掌握并学会运用这些必备的专业技能学会学精,他们才能使自己立于其他专业不可替代的境地。
(二)M财经大学劳保专业毕业生近3年来的就业状况
M财经大学于2002年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11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梯队。追溯近3年劳保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该专业每年约有40-45名毕业生,除了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就读研究生,其他的就业方向有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具体如下:
2011届劳保专业毕业生总数为40,其中15人考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7人进入其他企业,4人考研成功,14人暂未就业;2012届劳保专业毕业生总数为44,其中3人考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17人进入其他企业,2人考研成功,22人暂未就业;2013届劳保专业毕业生总数为44,其中4人考入公务员及事业单位,14人进入其他企业,6人考研成功20人暂未就业。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M财经大学劳保专业的学生就业存在以下问题:
1.初次就业率不高
截止到每年的6月底,2011届劳保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5%,2012届的初次就业率为50%,2013届的初次就业率为54.55%。与此相比,据不完全统计,该大学2012届计算机本科专业初次就业率达到60.87%,2012届会计初次就业率为69.47%,其中会计三班初次就业率为72.55%。该大学所开设的2013届经济、管理类的其他专业的初次就业率也大部分高于劳保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2.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
1998年教育部新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初衷是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培养服务各行各业的社会保障事业的人才。M财经大学在制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方案时明确指出:培养出能在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教学科研等部门从事相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的人才。而近三年来该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进入相关政府及事业单位的比例依次为37.5%、6.82%和9.09%,这个比例显示是不太理想,而进入其他企业的除了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相关的工作,也有不少学生在销售、会计、文秘、行政专员等岗位任职,这与教育部预期的目标以及本校的培养人才去向显然是差距较大的。
二、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社会发展对劳保专业的学生存在需求,而高校也可以对这种需求提供供应,可是由于供给的质量不能满足需求的质量,导致供给与需求仍不能平衡。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们可以从根源上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创新课程设置
一方面,引入关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相关操作软件,进行仿真任务模拟;另一方面,更新课程设置时间,将实践课分散融入并贯穿于理论课。
社会保障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至少掌握基本的专业操作技能[2]。根据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的需求方向,学校可以通过引进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相关的操作教学软件,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引导学生进行网上模拟演练。在课程时间设置上,校内实践课程应该紧接在理论课程后面,分散在每一学年。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做到学以致用,并能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再学习,从而弥补实践中的不足。endprint
(二)规范导师作用
目前,很多高校对本科生的培养都实行了导师制,可是由于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导致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首先,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原则对导师制进行一定的约束。在大一学年老师和学生进行相互了解后,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特长、研究方向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双向选择。那些无人选择的导师应该在年终考评时适当扣分。其次,学生确定导师后,导师除了传授理论,还应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以及个人的能力、特长进行分流培养:考研、考公务员还是进企业,并指导学生每学期设定目标,帮助他们分析如何将目标细化为步骤,逐步指引并监督学生去完成目标。再次,导师可以充分地调动自身周围的人脉及资源,积极为学生联系实习实践的单位,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指导。
(三)建立校企合作
通常各院校习惯将毕业实习作为学生的课外实践学习,但常由于就业难以及就业的紧迫性,这些实习仅流于形式[3]。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签订的就业实习基地资源,联系并鼓励学生分批去基地进行见习,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上岗环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质,从而确立就业优势。学校也可以邀请企业从事相关工作模块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做定期讲座,讲述在实际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四)依托学生活动
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在组织、举办和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活动中,还能将自身的潜能激发出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个正在发展、逐渐成熟的专业,可以充分依靠学生群体成立劳动与社会保障协会。每学期该协会可以基于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如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竞赛、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各个年级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形成高年级带动低年级、低年级促进高年级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贯穿职业规划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和教师资源紧张,高校通常只在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的大三或者大四学年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为保证四年后理想就职的实现,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新生入校开始,分阶段有步骤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早规划、早准备。相关的课程可由辅导员、班主任兼任,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就业课程中,一举两得。
大一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变适应大学生活,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让学生形成基本的职业理念[4]。大二要让大学生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各项活动,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获取各种相关证书,并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修订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三在指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准备考研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开始把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上,培养学生独立创业能力。大四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实战演练。
参考文献:
〔1〕张学英,李薇.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职教论坛,2011(27):64-65.
〔2〕周爱国.关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创新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20.
〔3〕朱梅.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如何提升就业能力[J].职业时空,2011(4):141-142.
〔4〕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