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与探讨

2014-03-17 06:45:00黄玉婷
办公室业务 2014年23期
关键词:补偿款征地民众

拆迁安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与探讨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当前我国土地征用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进一步加快了房屋拆迁步伐。但因政策法规不完善、落实不切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房屋拆迁安置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不仅影响了拆迁居民的正常生活,更阻碍了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针对拆迁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拆迁安置;急需解决的问题;意见与建议

一、拆迁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征地补偿款的分配矛盾较多

在落实土地拆迁工作期间,因土地征用补偿款分配不当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对征地拆迁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农民对补偿款由村级提留保管一事抱有质疑心态。在土地被征用后,土地征用方为方便起见会将土地补偿款放在村里由村级提留保管,但这一做法与土地补偿款能够全额发放到农民自己手中的意愿是不相符的,他们会担心土地补偿款会被村干部贪污或挥霍掉,在这一质疑下常常会有村民上访事件的发生。此外,在分配土地补偿款过程中也会引发一系列矛盾。我国各区域常常会因当兵、婚娶、上学等情况发生人员变动,增加了资金分配难度,有些人的利益会因此受到损害。

(二)没有制定统一的征地拆迁政策

在征地拆迁工作开展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政策执行不统一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拆迁补偿的透明度较低。在落实土地拆迁工作期间,某些工作环节会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最终的补偿结果也未进行公开,常常会出现配合拆迁工作的居民所得拆迁款较少、拖延拆迁时间的民众获得较高补偿的非正常现象。二是在政策执行期间要求不够严格。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基层管理单位当中,有些项目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土地征用工作落实到位,为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土地征用方常常通过提高阻挠征地工作农户补偿标准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这一解决方案的实施会引发更大、更多的矛盾。三是一些省份的征地拆迁政策稳定性较差,经常做出政策调整,不断提高征地的补偿标准,长此以往,民众形成了越早征用越吃亏的认知。

(三)被征地公民的情绪受以往遗留问题的影响

有些土地开发商为获取更高的利益常常会采取多征少用、征而不用、变相倒卖的做法,圈地现象严重,进而引发了民众的抵触情绪,民众在心理上很难达到平衡。还有些项目将征地工作的规模搞得很大、很热烈,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最终无法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土地资源无法得到高效的利用,政府对此事件未做出及时的制止和调控,最终使民众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如此一来民众对征地拆迁工作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如果所要征收土地归农民所有,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是当前有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当前,我国东部沿海省份某些地区的农民就面临着坐吃山空的困境,当地民众土地被征用后获得了一定的补偿金,进而陷入了让挥霍浪费、坐吃山空的窘境。失地农民在劳力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农民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无法预见未来生活的可靠保障,在这一形势下,形成了一种农民本质上盼征地、想发展、做市民的积极心态和表象上采取拒拆迁、要土地、争近利的消极举措的局面。

二、对拆迁安置、土地征用工作开展的改良措施

(一)拆迁以不损害民众利益为根本,采用形式多样的安置方法,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

在拆迁工作实施过程中,政府要以民众利益为立脚点,通过有效的安置方式使政府和民众实现双赢。当前,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会存在征地补偿金较低的问题。地方政府想要以地生财,有征用土地的冲动和动机,民众则是征地拆迁事件中的受害者。但当前招商引资市场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政府常常通过降低地价的方法来加强自身的招商力度,致使政府无法给民众支付较高的补偿金。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利益都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损害,为使民众和地方政府实现双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各地方政府都要建立健全的征地拆迁机制,将土地补偿款合理利用起来,使民众集体的经济收入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各地政府在分配土地补偿金时要充分考虑民众的利益和意愿,在此基础上依法进行分配。此外,地方政府还要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确保民众失地不失业、失地能增收、失地有保障。在征用土地、拆迁安置工作开展期间,各级职能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办事,司法机关也要积极配合工作的开展。地方政府对失地民众要做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妥善安置失地失业人员今后的生活,为其提供较为宽泛的再就业机会。地方政府在拆迁安置过程中要与当地工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对失地民众进行持续有效地知识技能培训,使拆迁民众建立正确的发展理念,构建全新的生活理念,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确保民众不仅可以在拆迁后获得较高的补助款,利益不受损,更重要的是要为拆迁民众今后的生活提供较好的保障。所以说提高地方工农业的发展是拆迁安置工作的首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立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及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当前,在土地征用拆迁中,并没有建立健全的民众权益保障制度。自土地征用开始到利益分配截止期间,负责征收拆迁工作的相关部门都被受到透明公正制度的约束,在这一形势下,某些工作环节会存在暗箱操作、违规违章的现象,所以说建立健全的征收制度体系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征收拆迁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构建科学细致的土地征用公示制度。因为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而以公共利益为借口征用土地,进行房屋拆迁,以此谋取私利。为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就要通过建立科学细致的土地征用公示制度来约束相关政府部门。此外,还应该对现有的土地承包经营体制进行补充完善,允许转让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使民众获得相应的土地经营权,以此来保障民众的权益。当前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早已无法适应我国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了,受该体制的制约,拆迁民众对土地利益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要建立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体制,通过法律的规范使民众获得相应的承包权限。在赋予法律权利的基础上允许转让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仅缓解了利益失衡现状,还可以使民众的利益得到了法律保障。当前开发商获取商业性用地的难度非常大,而允许转让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做法使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民众可以在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的前提下与土地开发上建立合作关系,在确保自身权益的基础上将自身土地转让给土地开发商,使政府、开发商及农民三者之间获得双赢局面。

三、总结

土地是民众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本文通过阐述征用农民土地、拆迁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改良措施,来确保民众的经济效益不受损,使政府、开发商及农民三者之间获得双赢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1]国办发[2004]4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部网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控制城镇房屋拆迁规模严格拆迁管理的通知[R].2004-6-6.

[2]叶依广,闽一峰.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制度创新的法律政策障碍分析[J].城市房屋拆迁,2005,8.

[3]刘宪永,孙琳,韩秀丽.拆迁房屋土地产权评估补偿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建议[J].三东国土资源,2006,6-7.

[4]复旦政策评伦.城市房屋拆迁纠纷与化解机制研究,城市治理与公共权力一边界、责任与合法性[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补偿款征地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金桥(2022年7期)2022-07-22 08:32:56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环球时报(2022-03-21)2022-03-21 19:14:12
基于GIS+BIM的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管理系统
南方CASS结合Excel在茅坡水库征地量算与统计中的应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中国民政(2014年1期)2014-06-27 05:53:04
拆迁款引发两起官司 离婚儿媳也要分一杯羹
中老年健康(2014年9期)2014-05-30 17:18:12
保障农民土地补偿费足额发放的对策分析
胡主席一弯腰 感动亿万民众
中国火炬(2012年7期)2012-07-25 10:11:32
张某:虚报冒领补偿款被判刑
支部建设(2011年19期)2011-08-15 00:51:27
征地制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