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永杰
“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要求教师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效学习。中学地理教学要开展有效教学,就必须充分发挥地理学科本身的特色(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知识),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传统的地理课堂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教学平淡无奇,而有效教学包括教学课堂、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有效。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地理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借助各种教学方法和活动营造一种学生探索、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诗词丰富教学情境。在讲“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时,引用“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垂直地带分异规律);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来讲述地理公转、自转;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解释水循环。这些诗词的引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让教学情境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在讲湘教版“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时可以播放一段长江的视频,接着播放 1998年长江特大洪涝灾害的画面,让学生从长江洪水泛滥的景象中思考长江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
3.利用地理故事设置教学情境。学习洋流时,教师可以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潜艇借助洋流悄无声息地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偷袭英国军舰的故事来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二、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地理课堂中常见的一种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它强调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之前,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到有事可做;在合作学习活动过程中,应时刻巡视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掌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学生想法,适时调控各小组的进度和方向,保证每个小组通过合作达成一致的结论。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互补,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帮助学困生理解概念,同时也加深学优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通过学习成果展示交流,让所有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更上一个台阶。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在做的过程中学,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应用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三、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单纯地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转变。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的方式,在师生有效互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
1.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通过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教师可以问:为什么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其中“一场秋雨”指的是什么?“一场凉”指的又是什么?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的答案。
2.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例如,在学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企业的老板,你会选择在什么地方建厂?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原料、市场、交通运输、环境等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课堂提问要有引导性。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引导学生不断地向教学目标靠近,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我国西北地区人们的农业活动有哪些→试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方法
有效的评价方法不仅要有形成性评价,而且要有终结性评价,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结果,也要重视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共同构成,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归纳总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学习的能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