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丁醇研究的科研产出分析

2014-03-17 10:20段佩玲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丁醇资助论文

段佩玲,孙 瑞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丁醇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油漆、化工、有机合成等工业,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1-3],而且还是一种新型的极具潜力的生物燃料。其热值远高于乙醇,与汽油相当,腐蚀性小,蒸汽压低,能与汽油以任意比互掺使用[4-7]。丁醇研究涉及农学、生物学、化工、新能源、机械以及数学等领域,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

文献计量法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的计量方法,通过分析研究主题的分布结构、学科发展状况、科研成果等可以揭示文献的发展态势、影响力以及文献特点[8]。论文的发表情况一般被认为是评估科学技术产出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是对特定学科成果和贡献的有效度量。而文献计量法是对特定学科的科研论文、成果进行定量分析,从而把握和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发展水平、动态、方向和趋势。

本文以万方数据库学术文献总库中有关丁醇的科研论文为样本,利用万方软件创新助手和文献计量法对丁醇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丁醇的相关研究得到更深入的认识,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万方软件创新助手的元数据为基础,统计分析丁醇的期刊论文(14000 余种期刊)、学位论文(823 家硕士培养单位、482 家博士培养单位)、会议论文(全国4158 家会议主办单位组织的37125 个会议)、中外专利(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出版社)、科技成果(国家省市成果管理机构)、外文期刊(72000 余种外文期刊)、外文会议(国内外机构主办的52217 次会议),并以万方数据库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有关小麦丁醇的一次文献作为数据来源,检索时间为2013 年11 月29 日,以“主题=丁醇”的方式进行精确检索,得到5216 篇期刊论文、829 篇学位论文、403 篇会议论文、252 项科技成果。逐篇阅读文献,剔出部分重复文献和会议通知等,万方数据库共收录5163 篇期刊论文,选择2004 年至2013 年11 月29 日的2739 篇期刊论文为研究样本。为了深入探讨丁醇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文按照万方软件创新助手的分组分析方法,分别从研究文献的年载文量、著者类型、文献来源等方面对丁醇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2 有关丁醇的年载文量分析

某一领域的文献数量可以反映出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研究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表1 列出了2004 年至2013 年11 月29 日期间国内丁醇领域科研论文发表的年文献量、文献累积量及文献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图1 显示了2004 年至2013 年11 月29 日期间国内丁醇领域科研论文发表的年文献量、文献累积量增长趋势曲线图。2004 年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有关丁醇的科研论文有200篇,以后每年的文献量呈上升趋势,2012 年达到377篇,2013 年截止到目前261 篇,相比2012 年有所下降,可能与检索时间、科研情况、基金资助有关。近十年的丁醇研究的总文献量已达到2739 篇,而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共有5163 篇,说明我国研究丁醇始于2004 年以前,而且在此之前研究丁醇的科研论文也比较多。因为丁醇是新型的生物燃料,它以热值高、腐蚀性小等特点优越于乙醇,所以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专家和学者将会对丁醇领域的研究进行持续、密切和发展性的关注。

表1 丁醇研究的近十年论文分布列表

图1 近十年丁醇研究的期刊论文增长趋势

3 有关丁醇的著者分析

3.1 作者发文量、H 指数及总被引频次分析

某一领域作者群的成熟程度可以通过作者的发文情况分析。根据普赖斯的核心著者的计算公式:m≌0.749*(式中为发文最多的著者论文数,m 为核心著者最低发文量)[8],以人工查阅方式筛选检索到的2739 篇文献,发现发表文献最多的作者的论文数是19 篇,从而得出:m≌0.749* 4.3589=3.26,发表文献超过4 篇以上的作者应被确定为重要作者,但是在阅读文献时,发现一篇文献一般有多个作者,而且同一篇文献会被归于每一个作者名下一次。因此,将发表超过8 篇文献的作者确定为重要作者(表2),从而保证数据统计的准确性。

H 指数是指作者最多有h 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 次[9],核心作者的论文质量和水平可以通过H 指数全面客观评价。本研究引入了H 指数,将2004 年以来丁醇领域文献数量较多的作者的H 指数列出(表2)。

完成某一领域50%以上的论文被称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或“杰出科学家”(普赖斯定律)[10]。统计表2,发表8 篇及以上的作者共计8 人,发表论文共42 篇,远低于文献总数的50%,核心作者的H指数并不高。我国研究丁醇领域的人数较多,但“核心作者群”或“杰出科学家”并不多,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术研究质量和研究能力。

表2 发表中文期刊论文较多的人物名称及数量

文献的总被引频次是评价科研论文的质量水平和学术价值的有效工具,也是评估作者科研能力和贡献率的重要指标。在丁醇领域发表文献数量较多的作者的文献的总被引频次不是很高(表2)。李洪敏研究的乙胺丁醇对结核杆菌的影响,发表的文献数量较多,H 指数为6,总被引频次为102。说明有关乙胺丁醇的研究比较深入。

3.2 发表丁醇科研论文的机构分析

表3 发表期刊论文较多的机构名称及数量

丁醇领域科研论文的发表机构较多的主要是大学和科研所(表3)。如江南大学排在第一位,丁醇科研论文44 篇,主要研究生物燃料丁醇。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排在第二位,丁醇科研论文31篇,主要研究乙胺丁醇。中国科学院28 篇,主要研究燃料丁醇、乙胺丁醇、有机溶剂丁醇等。并初步形成了以江南大学、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为核心的三大作者群。

4 丁醇文献来源分析

4.1 丁醇文献出版来源分析

统计分析2739 篇丁醇研究的文献来源期刊的分类,发表丁醇文献最多的期刊是《临床肺科杂志》和《中国防痨杂志》,各85 篇,分析发文量在25 篇及以上的期刊来源,主要是呼吸系统及化工类的期刊(表4),核心期刊类别最高是被SCI、EI 核心版收录的,但只是很少的文献被收录。总体来看,关于丁醇方面的科研文献虽然较多,一部分来源期刊的档次不高,这说明我国丁醇领域的研究成果不高,原创性的科研较少,国内丁醇领域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开发。

表4 文献来源期刊统计表

4.2 资助丁醇文献的来源分析

分析资助文献的来源,既能看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该研究领域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也能看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最新的研究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11]。在2004-2013 年间,丁醇研究领域获得了多项基金支持。219 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6 篇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资助,44 篇由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41 篇由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13 篇由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11 篇由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资助,11 篇由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分别资助10 篇,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经费资助10 篇,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10 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线资金资助10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8 篇(表5)。共472 篇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占发表文章总数的17.23%。其中国家资助的文献419 篇,占被资助文献的88.77%,占发表的科研文献15.30%,地方政府资助的文献仅53 篇,占被资助文献的11.23%,占发表的科研文献1.94%。

从2004 年至2012 年,被资助的文献呈上升趋势,2012 年106 篇,2004 年32 篇,2012 年比2004 年增长74 篇,增长率为231.25%。2013 年有所下降,到目前为止,只有93 篇被资助的文献(图2)。

由此可见,关于丁醇领域的科研论文被资助的文献数量较少;相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国家重视丁醇的相关研究,对丁醇研究的支持力度较大,而且逐年增长。我国丁醇领域的研究呈现这样的局面:国家支持占主导,各个地方政府群策群力,共同发展,与我国建设知识型经济的国际国内环境契合。我国丁醇领域的研究已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表5 文献资助分析表

图2 近十年被资助的文献量

5 研究内容

分析文献主体内容,可以发现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从而开发一些未被研究的内容。这是专题文献计量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关键词和学科类别方面对丁醇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内容分析。

表6 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分析

5.1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的主题内容和重要部分。要想有效提高文献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应分析关键词。本文检索“主题=丁醇”,分析相关关键词,以载文量多少进行排序(表6)。以“正丁醇、乙胺丁醇、利福平、叔丁醇、催化剂、异丁醇、异烟肼”为关键词对丁醇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多,其中,“正丁醇”为关键词的文献最多,共1156 篇,占发表文献总量的22.39%。当前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丁醇发酵、乙胺丁醇、叔丁醇、利福平等方向对丁醇进行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环境、化工、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5.2 学科类别建设

从万方数据库检索,归类论文以学科类别为标准,统计前10 个学科(表7)。丁醇研究的科研论文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工业技术、数理科学和化学、经济、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方面,它们占了文献总数的97.39%,其中医药、卫生学科的科研论文占了文献总数的46.37%。丁醇领域的科研论文在学科类别方面相对比较集中,当前的科研视角主要集中在医药、卫生、工业技术学科方面,而文化、科学、教育、政治、法律、交通运输等学科仅有少数学者关注。

表7 学科类别分析

6 结论及建议

本文从丁醇领域科研论文的年文献量、文献来源、著者类型、H 指数、资助来源等方面对万方数据库收录的2739 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国内丁醇研究的基本特点、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得出结论:虽然我国的丁醇研究已经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缺乏深层次、开创性和应用性的研究。针对分析结果,为丁醇领域的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持续关注丁醇领域的研究。丁醇作为新型的生物燃料,对社会发展起巨大作用。到目前为止,虽然对丁醇的研究比较多,但在2013 年却呈现下降趋势,这需要引起专家、学者、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不能因为以前关注的比较多,就不再关注丁醇领域的相关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持续资助丁醇研究,相关的专家、学者应持续研究丁醇。

(2)扩大队伍建设。统计分析作者以及作者单位,可以看出,核心作者年龄偏大,相关研究的青年队伍比较薄弱,这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资助科研能力强的年轻学者,为我国丁醇研究培养充足的后备力量。另外,生产一线单位相关科研薄弱,这需要生产一线单位多吸纳高层次人才,使科研、实践、生产一体化,加速丁醇的应用开发。

(3)加强对丁醇领域的学科交叉化研究。我国的丁醇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和工业技术领域。而文化、科学、教育、交通运输方面研究很少,丁醇作为新型燃料,它目前来源于生物质,所以应从农业科学、生物学[12-13]及交通运输等学科角度进行交叉分析,多增加其实用性研究。

(4)提高丁醇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性。虽然丁醇研究的科研论文较多,但当前国内内高档次的科研论文较少,这说明缺乏开创性研究。因此,专家、学者应深层次开发丁醇研究。另外,丁醇作为化工原料、生物能源等应用性较强,专家、学者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多开发一些相关的应用研究,从而提高我国丁醇研究的创新性和应用成果的权威性。

[1]Ni Ye,Sun Zhihao.Recent progress on industrial fermentative production of acetone-butanol-ethanol by 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 in China[J].Applied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2009(83):415-423.

[2]李冬敏,陈洪章.汽爆秸秆膜循环酶解耦合丙酮丁醇发酵[J].过程工程学报,2007,7(6):1212-1216.

[3]顾阳,蒋宇.生物丁醇制造技术现状和展望[J].生物工程学报,2010,26(7):914-923.

[4]沈兆兵,杜风光,等.丙酮丁醇生产技术进展[J].广州化工,2007,35(5):8-10.

[5]Guo T,Tang Y,Zhang Q J,et al.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mutant with high inhibitor tolerance obtained by low-energy ion implantation[J].J Ind Microbiology Biotechnology,2012,39(3):401-407.

[6]Peter Dürre.Butanol:An attractive biofuel[J].Biotechnology Journal,2007(2):1525-1534.

[7]Lee S Y,Park J H,Jang S H,et al.Fermentative butanol production by Clostridia[J].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2008,101(2):209-228.

[8]刘记飞,刘兰杰,葛秋萍.国内知识转移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13,(9):108-112.

[9]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309-310.

[10]Hirsch 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 (46):16569-16572.

[11]邱均平,苏金燕.我国竞争情报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情报科学,2008(12):1761-1765.

[12]KYLEMD,RAJESH K D,NICHOLAS G B,et al.Characteristics of changes in viscosity and insoluble solids content during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of pretreated corn stover slurries[J].Bioresource Technology,2010,101(10):3575-3582.

[13]MUSTAFA B.Production of bioethanol from 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 via the biochemical pathway.A review[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11,52(6):858-875.

猜你喜欢
丁醇资助论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新型燃料生物丁醇研究进展
生物发酵法生产丁醇的优化策略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