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明
一场原本幸福、温馨的跨国婚姻,因为妻子想念留在俄罗斯的儿子,开始出现一丝不和谐的音符。为了来之不易的幸福,为了慰藉妻子那颗牵挂的心,他毅然做出决定:将年幼的继子接来中国一起生活!然而,当夫妇俩远赴俄罗斯,找到孩子的生父交涉时,才发现事情并不像他们事先预想的那样简单……
接回俄罗斯继子
两位父亲的较量
2008年7月,张育从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回到国内,进入沈阳一家物流公司任俄语翻译。一大帮同事中,来自俄罗斯、当时28岁的娜塔莎格外抢眼。身高1.75米的她身姿婀娜,金灿灿的长发往脑后一绾就能入画。独自在外留学5年,张育能体会到娜塔莎在中国的不容易,细心的他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时给予娜塔莎关照。
1982年,张育出生于沈阳市铁西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时年26岁的他因忙于学业,一直无暇顾及个人问题。而今,娜塔莎的美丽温柔、率真大气,让他心动了……
一次,一位同事在往海参崴托运一批皮靴时,因疏忽填错了收货地点,给公司造成数万元的经济损失。为推卸责任,他诬陷是娜塔莎的工作环节出现差错。中文不太流利的娜塔莎急得满脸通红,连忙辩解,可越解释越糊涂,急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一旁的张育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揭穿了那位同事的谎言,还了娜塔莎一个公道。
周末的傍晚,两人漫步在河边,张育动情地对娜塔莎说:“让我保护你,一辈子做你的护花使者,好吗?”
娜塔莎沉默片刻,坦诚地告诉他:“张育,有些事我不能隐瞒你。我离过婚,还有个6岁的儿子跟随前夫在俄罗斯生活。”原来,在19岁那年,娜塔莎与大自己7岁的卡利耶夫草率地走进了婚姻。对方性格粗暴,酗酒成性,经常对娜塔莎实施家暴。四年后,娜塔莎结束了这段痛苦的婚姻。张育怎么也没想到,美丽、端庄的娜塔莎还有如此沉重的过去。真相来得太突然,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他眼里的火花顿时暗淡下去。
惆怅与痛苦潮水般将张育淹没,他开始刻意回避娜塔莎。娜塔莎的心也沉入冰谷,她知道,对一个未婚的中国男人来说,要接受一个比自己大,离过婚,且带着孩子的女人,内心有重重关山需要跨越。
那天,张育走进办公室,一眼看见娜塔莎的座位空空如也。一问才知,娜塔莎已经辞职了,今天就回俄罗斯。隐隐的疼痛顿时在张育心头弥漫开来,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刻骨铭心地爱上了娜塔莎。
张育心急火燎地打车赶往机场。候机大厅里,娜塔莎正在安检处办理登机手续,张育冲过去一把拉住她,哽咽着说:“娜塔莎,留下来好吗?我爱你,不想我们彼此错过!”
自从与卡利耶夫离异后,娜塔莎一直心如止水,是张育点燃了她的激情。自己还年轻,应该有个家、有个爱自己的男人,而今张育迈过了心灵那道坎,自己为什么还要违心地赌气回国呢?百感交集的娜塔莎与张育紧紧相拥在一起……
2009年10月,27岁的张育与29岁的娜塔莎在沈阳举行了婚礼。婚后,两人十分恩爱,过了一段幸福而宁静的日子。
2010年4月的一天,娜塔莎接到了儿子伊万的电话,小家伙哭着告诉妈妈:“爸爸只知道喝酒,不管我,我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放下电话,娜塔莎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她抽泣着告诉张育:“我的伊万,他太可怜了!”张育想了想说:“不如把伊万接到中国来吧,你放心,我会善待他。”
丈夫的善解人意令娜塔莎感动不已。半个月后,张育陪着娜塔莎飞赴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在岳母家安顿下来后,张育和妻子去卡利耶夫家谈判。卡利耶夫不在家,小伊万孤独地坐在沙发上吹气球。见朝思暮想的妈妈从天而降,伊万哭着扑进娜塔莎的怀里。平静下来后,娜塔莎指着张育告诉儿子:“这是你的中国爸爸,我们这次来是想把你接到中国生活。”孩子扑闪着湛蓝的大眼睛,愣愣地看着张育。张育见小伊万头发凌乱、消瘦苍白,明显的营养不良,感到一阵心疼,他将小伊万揽在怀里:“你愿意跟妈妈和我去中国吗?我会像你妈妈一样爱你的。”伊万看了一眼妈妈,迟疑地点了点头。
这时,卡利耶夫背着工具袋回来了。在汽车修理厂工作的他身高1.90米,满脸络腮胡子。张育说明来意,卡利耶夫挑衅地看着他,愤怒地说:“我才是孩子合法的监护人,你没有资格提出这种要求!”张育平心静气地说:“希望你为孩子的成长着想。我们收入稳定,条件比这边好,孩子能得到更多的照顾。”卡利耶夫情绪非常激动:“请你们离开这里,这事儿没有商量的余地!”说完,他强行将张育和娜塔莎推出了家门。
此后,张育和娜塔莎几乎天天去与卡利耶夫交涉。卡利耶夫态度始终十分蛮横,他担心娜塔莎悄悄将儿子带走,干脆将伊万藏到一个远房亲戚家,拒绝再与张育夫妇见面。半个月后,见接走孩子的希望渺茫,张育和娜塔莎只得返回国内。
继子生命告急
中国继父挺身而出
日子在娜塔莎对儿子的思念中悄悄流逝。
转眼,要过圣诞节了。张育晚上下班回来,只见娜塔莎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神情迷茫地望着远方。张育走过去,柔声问:“又想伊万了?”
娜塔莎的声音有些哽咽:“今天上午伊万打电话告诉我,他爸爸下班后没有回家,他自己做饭,不小心把脚烫伤了。孩子才8岁呀,我这个当妈妈的却不能照顾他……”张育心里也很难受。
痛心之余,张育明白,远在俄罗斯的儿子已成了妻子心头打不开的结。照这样下去,娜塔莎心情悲伤,他的生活也会愁云惨雾,这会给他们的婚姻生活埋下隐患。如果能将伊万接到身边,不仅孩子会快乐幸福,他们的婚姻也会恢复以往的甜蜜。
张育认真地告诉妻子:“我们再去俄罗斯一趟,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将伊万接过来。”娜塔莎感激地看着丈夫,点了点头。
2011年新年过后,张育陪着娜塔莎再次飞赴俄罗斯,与卡利耶夫交涉。当张育和娜塔莎说明来意后,态度依旧粗暴的卡利耶夫扬手就将手中的铁钳子扔过来,冰凉的铁钳子擦着张育的耳边呼啸而过。张育强忍怒火,告诉他:“伊万去中国,不改国籍,还是俄罗斯人;我们不要你负担一分钱抚养费;等年满18岁后,他是回俄罗斯还是留在中国,由他自己选择。伊万永远是你的儿子,你可以随时去看他。”
可卡利耶夫就是不同意。无奈之际,张育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如果你不同意,娜塔莎就去法院起诉你,控告你虐待孩子!”在莫斯科留学多年的张育了解俄罗斯的法律:监护人没有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受伤害,法律会追究监护人的责任。像伊万被烫伤这种情况,只要起诉,卡利耶夫至少要被判2-3年监禁。
卡利耶夫终于不情愿地同意伊万去中国。离开俄罗斯时,考虑到卡利耶夫工作不稳定、收入低,与娜塔莎商量后,张育主动给了他52000卢布,折合人民币10000元。
儿子终于来到了身边,娜塔莎百感交集。这年9月,张育将继子送入学校。在家里,只要一有时间张育就教孩子中文,孩子慢慢适应了这边的学习环境。
虽然一家三口的生活不是太富裕,但每天早晨见妻子系着围裙,一边快乐地哼着歌一边在厨房里烤面包,张育的心头就会有一股暖流涌起。继子的到来给娜塔莎的生活带来了阳光,也让他们的婚姻花香满径。
唯一让张育遗憾的是,将近两年时间里,卡利耶夫不仅没有来中国看望过儿子,连电话也很少打。2012年圣诞节,张育和娜塔莎一家三口去新西伯利亚岳父家时,伊万去看望亲生父亲,卡利耶夫却表现得很冷漠。张育知道,因为不喜欢自己和娜塔莎,卡利耶夫对儿子也有了隔阂。
谁也没想到的是,从2013年3月开始,伊万突然莫名地低烧、头疼,颈部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现血点。经检查,他患上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娜塔莎失声痛哭,张育安慰妻子:“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伊万的病一定能治好,哪怕咱们倾家荡产,我也绝不放弃!”
当天下午,张育交了5万元押金,为继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医生告诉张育夫妇必须尽快为孩子找到合适的骨髓配型。
两天后,院方为娜塔莎做了配型实验。然而,让人失望的是,她和伊万配型吻合率只有50%,不符合捐献条件。一时间,娜塔莎几近崩溃,张育心情也十分沉重……
第二天,娜塔莎与前夫取得了联系,含泪将儿子患上白血病,以及她不符合条件为儿子捐献骨髓都告诉了他,希望卡利耶夫能来中国为儿子做配型实验。卡利耶夫沉默了半晌,冷冰冰地说:“当初你们从我身边将儿子夺走,现在他患病了,你们就把他推给我?你们得对他负责到底,我没必要管!”
前夫的冷漠刺痛了娜塔莎的心,她伤心欲绝。张育紧紧握住她的手说:“他不愿意救助孩子,我们自己想办法吧!”
大爱感化洋父亲
生命花开泯恩仇
在张育的委托下,院方与中华骨髓库、阳光骨髓库和台湾骨髓库迅速取得了联系,可令他失望的是,都未能找到合适配型。伊万只能在医院接受化疗、透析等保守治疗,每天的医药费高达1000多元。
家里不多的积蓄很快花光了,张育又将房子做抵押,从银行贷款为继子治病。娜塔莎愧疚地对丈夫说:“是我和儿子拖累你了,对不起!”张育轻轻将妻子拥进怀里,动情地说:“你和儿子是我最亲的人,咱们是一家人,不能说这么生分的话。”
钱像水一样哗哗流走,却看不到儿子生命的曙光。考虑到伊万是白种人,在俄罗斯找到合适配型的几率要大得多,4月底,张育辞去收入不菲的工作,与妻子带着伊万飞赴俄罗斯。临走前,张育的父母特意赶来了。他们将自己积攒多年的10万元养老金交给了儿媳娜塔莎:“孩子,我们也帮不了多少,你和伊万要多保重啊!”泪流满面的娜塔莎感激地跪在了二老面前……
在娜塔莎父母的帮助下,伊万住进了新西伯利亚儿童医院。医生告诉他们,当务之急是接受骨髓移植手术。
一天,张育在给继子喂药时,伊万有些不解地问他:“爸爸,我的俄罗斯爸爸怎么不来看我?”为了不让孩子受伤害,张育对他撒谎说:“你爸爸很忙,暂时没有时间来看你,我和你妈照顾你不是一样的吗?”
伊万向继父要来纸和笔,趴在病床上给亲生父亲写信:“爸爸,我想你,你想我吗?虽然我和妈妈与中国爸爸生活在一起,但您永远是我的爸爸。我爱你!从妈妈的神态里,我知道自己病得很重,您能来医院看看我吗?”
看到伊万写给亲生父亲的信,张育和娜塔莎悲痛不已。当天傍晚,夫妇俩找到卡利耶夫。还没等他们开口,卡利耶夫就不耐烦地说道:“你们是不是想让我捐献骨髓?我是干体力活儿的,可不想做损害身体的事!”张育将小伊万的信交给卡利耶夫。看着看着,卡利耶夫的面色凝重了。儿子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父子深情,让他内心五味杂陈。
当天晚上,卡利耶夫心情复杂地跟着张育夫妇来到医院。见到儿子,他大吃一惊:因为化疗,伊万的头发、眉毛全部都掉光了,身子消瘦,脸色惨白如纸。那一刻,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在他心头汹涌澎湃。
娜塔莎感伤地说道:“为了拯救儿子,张育不仅花光了全部积蓄,还辞去了工作,连房子都抵押给了银行;他的父母都是70岁的老人了,把养老金全部都拿了出来!他们与小伊万毫无血缘关系,都能如此对他,你呢?你可是孩子的亲生父亲啊!”
卡利耶夫被深深地震撼了——儿子是无辜的,他没有理由将自己与娜塔莎和张育的恩怨加到儿子身上,让小小年纪的儿子承受不该承受的一切!卡利耶夫将儿子紧紧搂在怀里:“儿子,对不起,爸爸太自私了!你放心,爸爸一定会全力救你!”一旁的娜塔莎和张育欣慰地相视一笑。
5月13日,院方为卡利耶夫做了配型试验,值得庆幸的是,卡利耶夫符合捐献条件。儿子终于有救了!娜塔莎喜极而泣。
半个月后,卡利耶夫被推进了手术室。医生从他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然后注入小伊万的体内。
那几天,张育和卡利耶夫天天守在无菌病房门口,透过门玻璃盯着病床上的小伊万。4天后,伊万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两个父亲的眼睛都湿润了……
拯救儿子的过程中,卡利耶夫看到了张育这个中国父亲的宽广胸怀和博大父爱,内心深处对张育和娜塔莎的怨恨彻底消融。2013年7月,伊万即将出院回国,卡利耶夫含泪对张育说道:“对不起,与你相比,我太狭隘自私了。从你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张育拍拍卡利耶夫的肩:“我们能成为伊万的父亲,是上苍安排的缘分。既然我们是朋友、亲人,我想给你提个建议:以后不要再酗酒,好好工作和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怎么样?”“当然!”卡利耶夫笑了。他按照俄罗斯男人的礼节,紧紧地给了张育一个熊抱……
张育和娜塔莎带着伊万回到沈阳后,卡利耶夫经常给张育打电话,询问儿子的身体情况,交流如何教育儿子。这对曾经“敌对”的父亲,都在内心深处将对方当成了朋友和亲人。
现在,伊万身体日益康复。虽然为了拯救儿子,张育花光了全部积蓄,还负债二十几万元,并且失去了工作,但对未来,他一点也不悲观。这位耿直的东北汉子动情地说:“和幸福相比,钱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只要我们一家三口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快乐与幸福!”
(摘自《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