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发证”工作中一种高效的图件整理方法

2014-03-15 01:53高杏安赵莲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8期

高杏安 赵莲

摘 要: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土地登记发证(以下简称“三权发证”)工作中有大量的图件需要整理入库,传统的手动图件整理方法生产效率低、整理难度大,易引入人为错误,针对此种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图件整理方案。

关键词:三权发证;简单高效;图件整理

1 引言

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以下简称“三部通知”),就三权发证问题提出了要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字〔2011〕118号),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三权发证”工作是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依法保护国家和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三部通知”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对农村“三权发证”的要求可以看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受重视程度相当之高。

“三权发证”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图件的整理入库,即将收集到的各种文件、证件进行扫描、整理、录入数据库系统,图件整理是指对这些资料的扫描图片进行整理的过程。每一宗地均涉及到大量的图件:发证公告、审批表、身份证明、调查表、土地证等,传统的图件整理工作,所有的步骤均需要作业人员手动完成,生产效率低、整理难度大,易引入人为错误,质量控控制及成果的修改均比较困难,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当宗地代码需要修改时,很多文件均需要重新命名。

2 传统的图件整理方法

“三权发证”工作中有大量的图件需要整理入库,其整理步骤类似,这里仅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中的图件整理为例进行介绍。

图件的整理工作主要包括文件的目录生成、图件的预处理、图件的整理几部分内容。

2.1 文件的目录生成

作业员按地籍子区为单位领取任务,每个地籍子区目录下包含若干宗地目录,每宗地的图件以JPG图片的形式存储在相应的宗地目录下。作业员领到任务后,首先需要按照“地籍号”+“_”+“权利人名称”的格式重新建立宗地目录,并将原来宗地目录下的图件文件移到重新建立的宗地文件目录下。

2.2 图件的预处理

将图件文件移到规定格式的文件目录下后,作业员需要检查这些图件文件,对需要修改(裁切,旋转,翻转等)的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修改,无法修改的进行重新拍照或扫描。

2.3 图件的整理

对预处理后的图件文件需按照具体规则[1]进行手工命名,对权源、身份证明、调查表、登记卡、审批表、申请书、土地证等类型图件需整合多张图片转为PDF。为了生成这些结果,作业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查找宗地代码、新建目录、文件的命名与移动、生成PDF等,生成后的文件格式如图1,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作业员手动完成,不仅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错。

3 改进的图件整理方法

通过分析图件整理的工作流程,发现图件的整理是该项工作中最耗时的一步,但是该步骤的工作规律性很强,可以交给计算机自动处理。本方法把该步骤进行了细化,分为多个子步骤,将能交给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步骤通过编程的方式进行了实现。

3.1 工作流程

本方法将图件的整理细分为以下8个步骤,其工作流程如下:

①计算机根据宗地名称和数据库中的记录,为每宗地生成一份索引文件,将数据库中内容记录在索引文件中。

②作业员手工核对索引文件中的信息,如果没有生成索引文件,或者有内容与调查表上不一致,人工核实后添加或修改。

③计算机自动在每个宗地文件夹下生成分类目录(如“土地证”、“地籍发证公告”等),用以存放不同类型的图件

④作业员将每张图片拖拽到相应的目录下。

⑤计算机对分好类的图片进行自动处理,根据要求对图片进行移动、更名、转PDF等操作,生成结果。

⑥成果导出。为了完成第①步,我们需要从地籍数据库导出一份MDB格式的宗地信息文件,并做一定的处理,以满足成果命名的需要,整个地籍区一份。上述的5个步骤中,除了②、④两个步骤需要人工完成,其它的步骤都可以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3.2 软件实现

按照以上的工作流程,利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程序[2],该程序共有四个模块:生成索引文件、生成分类目录、生成成果和成果导出,四个模块都是以一个地籍子区为最小工作单位,将一个地籍子区下所有的宗地进行批处理。

3.2.1 配置文件

为了让计算机明白操作规则,先准备了一个XML格式的配置文件,文件定义如图2所示。

图2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中“图件分类”节点下有多个“图件”节点,<图件>的“图件类型”属性表示该“图件”节点为何种类型的图件配置,“操作方式”有四种:“1”表示按命名规则命名,并存放在成果目录下;“2” 表示一张或几张图片转换为一个PDF文件,并将PDF文件按命名规则命名,并存放在成果目录下;“3”表示将图片直接存放在成果目录下;“4”表示在成果目录下按命名规则新建目录,将这一类型的图片直接拷贝到该目录下。每个“图件”节点下有0个或1个命名规则节点,表示成果要求的命名,其中超作方式为“3”时,不要求命名规则,其它几种方式必须有命名规则;程序按其子节点出现的顺序来拼接成果名称,“DJH”(地籍号)、“QLRMC”(权利人名称)等内容程序会按索引文件中的内容替换掉。配置文件中只允许有一个“成果目录”节点,其命名规则同前面的规则相同。

3.2.2 生成索引文件

该模块根据宗地目录的名称,在MDB数据库中查找该宗地的记录,生成一个文本形式的索引文件,该文件以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记录宗地命名的必要信息,格式为“字段名称,字段值”。如果没找到该宗地的记录,不生成该索引文件。

3.2.3 生成分类目录

该模块在每个宗地目录下为配置文件中每一个“图件”节点产生一个分类目录,目录按该节点“图件类型”属性命名。

3.2.4 生成成果

该模块处理人工分类后的JPG图片,生成符合要求的成果,操作的依据在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叙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步骤会将以前生成的成果覆盖。

3.2.5 成果导出

将生成的成果拷贝到指定的目录下。

4 结果分析

现在作业人员的工作只剩下核对宗地名称及代码、旋转图片和对图件分类三项,原来最为复杂的为图片命名、生成PDF文件等操作都交给软件自动处理,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流程改进后,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有很多步骤有计算机完成,这些操作是事先调试好的,不可能产生人为错误;其二是由于工作难度的降低,工作人员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专注度”提高后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小出错的几率。

5 结论与讨论

回顾整个改进过程,本方法先将一个复杂的步骤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步骤,使问题得到简化,方便处理。同时,对这些子步骤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一些操作,通过设计程序,交给计算机自动处理。通过这种“微创新”,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由于本软件所依赖的两个重要文件—MDB格式的信息文件和XML的配置文件都是可修改的,项目中可灵活配置,可以满足不同测区的需要,对于其他一些类似的工作,也可以很好的适应。

参考文献

[1]宗地编码规则(试行).

[2]李兰友,杨晓光.Visual C#.NET程序设计.endprint

摘 要: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土地登记发证(以下简称“三权发证”)工作中有大量的图件需要整理入库,传统的手动图件整理方法生产效率低、整理难度大,易引入人为错误,针对此种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图件整理方案。

关键词:三权发证;简单高效;图件整理

1 引言

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以下简称“三部通知”),就三权发证问题提出了要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字〔2011〕118号),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三权发证”工作是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依法保护国家和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三部通知”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对农村“三权发证”的要求可以看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受重视程度相当之高。

“三权发证”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图件的整理入库,即将收集到的各种文件、证件进行扫描、整理、录入数据库系统,图件整理是指对这些资料的扫描图片进行整理的过程。每一宗地均涉及到大量的图件:发证公告、审批表、身份证明、调查表、土地证等,传统的图件整理工作,所有的步骤均需要作业人员手动完成,生产效率低、整理难度大,易引入人为错误,质量控控制及成果的修改均比较困难,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当宗地代码需要修改时,很多文件均需要重新命名。

2 传统的图件整理方法

“三权发证”工作中有大量的图件需要整理入库,其整理步骤类似,这里仅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中的图件整理为例进行介绍。

图件的整理工作主要包括文件的目录生成、图件的预处理、图件的整理几部分内容。

2.1 文件的目录生成

作业员按地籍子区为单位领取任务,每个地籍子区目录下包含若干宗地目录,每宗地的图件以JPG图片的形式存储在相应的宗地目录下。作业员领到任务后,首先需要按照“地籍号”+“_”+“权利人名称”的格式重新建立宗地目录,并将原来宗地目录下的图件文件移到重新建立的宗地文件目录下。

2.2 图件的预处理

将图件文件移到规定格式的文件目录下后,作业员需要检查这些图件文件,对需要修改(裁切,旋转,翻转等)的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修改,无法修改的进行重新拍照或扫描。

2.3 图件的整理

对预处理后的图件文件需按照具体规则[1]进行手工命名,对权源、身份证明、调查表、登记卡、审批表、申请书、土地证等类型图件需整合多张图片转为PDF。为了生成这些结果,作业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查找宗地代码、新建目录、文件的命名与移动、生成PDF等,生成后的文件格式如图1,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作业员手动完成,不仅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错。

3 改进的图件整理方法

通过分析图件整理的工作流程,发现图件的整理是该项工作中最耗时的一步,但是该步骤的工作规律性很强,可以交给计算机自动处理。本方法把该步骤进行了细化,分为多个子步骤,将能交给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步骤通过编程的方式进行了实现。

3.1 工作流程

本方法将图件的整理细分为以下8个步骤,其工作流程如下:

①计算机根据宗地名称和数据库中的记录,为每宗地生成一份索引文件,将数据库中内容记录在索引文件中。

②作业员手工核对索引文件中的信息,如果没有生成索引文件,或者有内容与调查表上不一致,人工核实后添加或修改。

③计算机自动在每个宗地文件夹下生成分类目录(如“土地证”、“地籍发证公告”等),用以存放不同类型的图件

④作业员将每张图片拖拽到相应的目录下。

⑤计算机对分好类的图片进行自动处理,根据要求对图片进行移动、更名、转PDF等操作,生成结果。

⑥成果导出。为了完成第①步,我们需要从地籍数据库导出一份MDB格式的宗地信息文件,并做一定的处理,以满足成果命名的需要,整个地籍区一份。上述的5个步骤中,除了②、④两个步骤需要人工完成,其它的步骤都可以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3.2 软件实现

按照以上的工作流程,利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程序[2],该程序共有四个模块:生成索引文件、生成分类目录、生成成果和成果导出,四个模块都是以一个地籍子区为最小工作单位,将一个地籍子区下所有的宗地进行批处理。

3.2.1 配置文件

为了让计算机明白操作规则,先准备了一个XML格式的配置文件,文件定义如图2所示。

图2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中“图件分类”节点下有多个“图件”节点,<图件>的“图件类型”属性表示该“图件”节点为何种类型的图件配置,“操作方式”有四种:“1”表示按命名规则命名,并存放在成果目录下;“2” 表示一张或几张图片转换为一个PDF文件,并将PDF文件按命名规则命名,并存放在成果目录下;“3”表示将图片直接存放在成果目录下;“4”表示在成果目录下按命名规则新建目录,将这一类型的图片直接拷贝到该目录下。每个“图件”节点下有0个或1个命名规则节点,表示成果要求的命名,其中超作方式为“3”时,不要求命名规则,其它几种方式必须有命名规则;程序按其子节点出现的顺序来拼接成果名称,“DJH”(地籍号)、“QLRMC”(权利人名称)等内容程序会按索引文件中的内容替换掉。配置文件中只允许有一个“成果目录”节点,其命名规则同前面的规则相同。

3.2.2 生成索引文件

该模块根据宗地目录的名称,在MDB数据库中查找该宗地的记录,生成一个文本形式的索引文件,该文件以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记录宗地命名的必要信息,格式为“字段名称,字段值”。如果没找到该宗地的记录,不生成该索引文件。

3.2.3 生成分类目录

该模块在每个宗地目录下为配置文件中每一个“图件”节点产生一个分类目录,目录按该节点“图件类型”属性命名。

3.2.4 生成成果

该模块处理人工分类后的JPG图片,生成符合要求的成果,操作的依据在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叙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步骤会将以前生成的成果覆盖。

3.2.5 成果导出

将生成的成果拷贝到指定的目录下。

4 结果分析

现在作业人员的工作只剩下核对宗地名称及代码、旋转图片和对图件分类三项,原来最为复杂的为图片命名、生成PDF文件等操作都交给软件自动处理,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流程改进后,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有很多步骤有计算机完成,这些操作是事先调试好的,不可能产生人为错误;其二是由于工作难度的降低,工作人员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专注度”提高后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小出错的几率。

5 结论与讨论

回顾整个改进过程,本方法先将一个复杂的步骤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步骤,使问题得到简化,方便处理。同时,对这些子步骤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一些操作,通过设计程序,交给计算机自动处理。通过这种“微创新”,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由于本软件所依赖的两个重要文件—MDB格式的信息文件和XML的配置文件都是可修改的,项目中可灵活配置,可以满足不同测区的需要,对于其他一些类似的工作,也可以很好的适应。

参考文献

[1]宗地编码规则(试行).

[2]李兰友,杨晓光.Visual C#.NET程序设计.endprint

摘 要: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民宅基地使用权确权和土地登记发证(以下简称“三权发证”)工作中有大量的图件需要整理入库,传统的手动图件整理方法生产效率低、整理难度大,易引入人为错误,针对此种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图件整理方案。

关键词:三权发证;简单高效;图件整理

1 引言

2011年5月,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以下简称“三部通知”),就三权发证问题提出了要求,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冀政办字〔2011〕118号),又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三权发证”工作是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依法保护国家和农民集体土地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三部通知”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对农村“三权发证”的要求可以看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受重视程度相当之高。

“三权发证”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任务便是图件的整理入库,即将收集到的各种文件、证件进行扫描、整理、录入数据库系统,图件整理是指对这些资料的扫描图片进行整理的过程。每一宗地均涉及到大量的图件:发证公告、审批表、身份证明、调查表、土地证等,传统的图件整理工作,所有的步骤均需要作业人员手动完成,生产效率低、整理难度大,易引入人为错误,质量控控制及成果的修改均比较困难,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当宗地代码需要修改时,很多文件均需要重新命名。

2 传统的图件整理方法

“三权发证”工作中有大量的图件需要整理入库,其整理步骤类似,这里仅以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工作中的图件整理为例进行介绍。

图件的整理工作主要包括文件的目录生成、图件的预处理、图件的整理几部分内容。

2.1 文件的目录生成

作业员按地籍子区为单位领取任务,每个地籍子区目录下包含若干宗地目录,每宗地的图件以JPG图片的形式存储在相应的宗地目录下。作业员领到任务后,首先需要按照“地籍号”+“_”+“权利人名称”的格式重新建立宗地目录,并将原来宗地目录下的图件文件移到重新建立的宗地文件目录下。

2.2 图件的预处理

将图件文件移到规定格式的文件目录下后,作业员需要检查这些图件文件,对需要修改(裁切,旋转,翻转等)的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修改,无法修改的进行重新拍照或扫描。

2.3 图件的整理

对预处理后的图件文件需按照具体规则[1]进行手工命名,对权源、身份证明、调查表、登记卡、审批表、申请书、土地证等类型图件需整合多张图片转为PDF。为了生成这些结果,作业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查找宗地代码、新建目录、文件的命名与移动、生成PDF等,生成后的文件格式如图1,而这些工作都需要作业员手动完成,不仅费时费力,并且容易出错。

3 改进的图件整理方法

通过分析图件整理的工作流程,发现图件的整理是该项工作中最耗时的一步,但是该步骤的工作规律性很强,可以交给计算机自动处理。本方法把该步骤进行了细化,分为多个子步骤,将能交给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步骤通过编程的方式进行了实现。

3.1 工作流程

本方法将图件的整理细分为以下8个步骤,其工作流程如下:

①计算机根据宗地名称和数据库中的记录,为每宗地生成一份索引文件,将数据库中内容记录在索引文件中。

②作业员手工核对索引文件中的信息,如果没有生成索引文件,或者有内容与调查表上不一致,人工核实后添加或修改。

③计算机自动在每个宗地文件夹下生成分类目录(如“土地证”、“地籍发证公告”等),用以存放不同类型的图件

④作业员将每张图片拖拽到相应的目录下。

⑤计算机对分好类的图片进行自动处理,根据要求对图片进行移动、更名、转PDF等操作,生成结果。

⑥成果导出。为了完成第①步,我们需要从地籍数据库导出一份MDB格式的宗地信息文件,并做一定的处理,以满足成果命名的需要,整个地籍区一份。上述的5个步骤中,除了②、④两个步骤需要人工完成,其它的步骤都可以交由计算机自动完成。

3.2 软件实现

按照以上的工作流程,利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程序[2],该程序共有四个模块:生成索引文件、生成分类目录、生成成果和成果导出,四个模块都是以一个地籍子区为最小工作单位,将一个地籍子区下所有的宗地进行批处理。

3.2.1 配置文件

为了让计算机明白操作规则,先准备了一个XML格式的配置文件,文件定义如图2所示。

图2 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中“图件分类”节点下有多个“图件”节点,<图件>的“图件类型”属性表示该“图件”节点为何种类型的图件配置,“操作方式”有四种:“1”表示按命名规则命名,并存放在成果目录下;“2” 表示一张或几张图片转换为一个PDF文件,并将PDF文件按命名规则命名,并存放在成果目录下;“3”表示将图片直接存放在成果目录下;“4”表示在成果目录下按命名规则新建目录,将这一类型的图片直接拷贝到该目录下。每个“图件”节点下有0个或1个命名规则节点,表示成果要求的命名,其中超作方式为“3”时,不要求命名规则,其它几种方式必须有命名规则;程序按其子节点出现的顺序来拼接成果名称,“DJH”(地籍号)、“QLRMC”(权利人名称)等内容程序会按索引文件中的内容替换掉。配置文件中只允许有一个“成果目录”节点,其命名规则同前面的规则相同。

3.2.2 生成索引文件

该模块根据宗地目录的名称,在MDB数据库中查找该宗地的记录,生成一个文本形式的索引文件,该文件以键值对(key-value)的形式记录宗地命名的必要信息,格式为“字段名称,字段值”。如果没找到该宗地的记录,不生成该索引文件。

3.2.3 生成分类目录

该模块在每个宗地目录下为配置文件中每一个“图件”节点产生一个分类目录,目录按该节点“图件类型”属性命名。

3.2.4 生成成果

该模块处理人工分类后的JPG图片,生成符合要求的成果,操作的依据在前面已有介绍,这里不再叙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该步骤会将以前生成的成果覆盖。

3.2.5 成果导出

将生成的成果拷贝到指定的目录下。

4 结果分析

现在作业人员的工作只剩下核对宗地名称及代码、旋转图片和对图件分类三项,原来最为复杂的为图片命名、生成PDF文件等操作都交给软件自动处理,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流程改进后,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有很多步骤有计算机完成,这些操作是事先调试好的,不可能产生人为错误;其二是由于工作难度的降低,工作人员的注意力相对集中,“专注度”提高后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减小出错的几率。

5 结论与讨论

回顾整个改进过程,本方法先将一个复杂的步骤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步骤,使问题得到简化,方便处理。同时,对这些子步骤进行分析,对其中的一些操作,通过设计程序,交给计算机自动处理。通过这种“微创新”,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能提高产品质量。

由于本软件所依赖的两个重要文件—MDB格式的信息文件和XML的配置文件都是可修改的,项目中可灵活配置,可以满足不同测区的需要,对于其他一些类似的工作,也可以很好的适应。

参考文献

[1]宗地编码规则(试行).

[2]李兰友,杨晓光.Visual C#.NET程序设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