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011-01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这揭示了学习过程应该充满乐趣,应使学生能从中获得满足。教师要善于不断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搞好趣味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一、恰当地设置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有人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因为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疏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语言。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语以求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效果。
导入语的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本节课所讲内容设置恰当的导入语。就拿两种导入法为例来谈一下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歌曲导入法,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朝气蓬勃,富有青春活力,喜欢唱歌,也喜欢听歌,所以课前放一段能引出本课的歌曲,从而激发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讲课的感染力。我在讲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先放一曲电视剧《父爱如山》的主题曲,不仅吸引学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感情。再如:设疑导入法,学生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望,你可以设置能让学生深入文本的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轻松完成本节课任务。在讲《大自然的语言》时,可设置疑问: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意义?自然地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相互影响的过程,以“教”促“学”,以“学”来促“教”。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民主意识,注意营造课堂的民主气氛,创造和谐的师生互动课堂,从而使课堂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和能力都得以提升。为了在语文课堂上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师生转换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尊重学生,全方位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如,在教学环节“学”这一环节中,我先给学生设置一些针对文本知识的问题,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提出来互动解决。然后让学生继续进行文本探索,再向老师和其他学生提问题,这样能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自尊,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适时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先进教学手段,正确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而情景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动力和源泉。在语文课上适时运用多媒体,能通过情景画面,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例如,我在讲《雷电颂》时,如果单凭口头讲解,即使老师的口才再好、词语再丰富、描述再形象,学生也很难将课文所要表现的场景再现于脑中。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屈原的形象和风、雷、电等有关意象展现出来,学生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一下子就能“入戏了”,然后再悲壮、激越朗诵中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学生印象就会更加深刻。运用多媒体,以声传情,以行达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创造生动的教学氛围。
四、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激发学习兴趣
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古代人物的思想注入现代的内容,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温庭筠《梦江南》的教学,抓住“独”、“倚”、“脉脉”等词,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口头描述诗的意境,学生很快就描述出这样一幅广阔、多彩的美人凭栏远眺图:一位少妇盼望丈夫归来,终日呆立楼头,仔细数着江面上来来往往的帆船,面对着江水悠悠,夕阳依依离去,总是失望惆怅。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词人笔下的怨妇思夫的愁苦难熬之情。通过想象联想的手法,让学生面对面跟古人对话,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拉近。以现代人的思想去评析古人古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激发学习兴趣。如教《鱼我所欲也》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孟子“性善论”的讨论,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有很多的,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我们能自觉而灵活地运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渗透新课改的一些理念,就一定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上进入“好之”、“乐之”的境界,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刘凌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