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年期运动员心理分析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

2014-03-15 09:37王颖舒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5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心理训练运动员

王颖舒

摘 要 对少年期运动员进行心理训练应根据这期间学生运动员的心理特点与实际情况,实施相适应的心理训练方法。以此促进运动员的常规训练,从而提高训练与比赛成绩。

关键词 少年期 运动员 心理分析 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5-0124-02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鉴于此,有必要对如何开展少年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做一番探讨。

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两个概念,即少年期运动员以及该阶段的心理特点。

一、少年期运动员的定义及该阶段的心理特点分析

1.少年期运动员

少年期运动员是在竞技体校、业余体校或普通中、小学校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1—15岁。这是一个从儿童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很重要的转变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半幼稚和半成熟,较旺盛的精力和较低的能力水平、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相互交错产生。

2.少年期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分析

①生理的变化引起的行为变化

少年期是个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生理发展的更重要方面是性腺技能的成熟和发生作用。第二性特征在体态上出现新的变化等。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引起他们的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新陈代谢旺盛,精力比较充沛,活泼好动,喜欢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并且有集群倾向。但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较低,他们不知该将旺盛的精力用于何处。

第二,由于身体总体发育迅速,但身体各系统、各部分暂时发育不平衡。如小肌肉发育滞后于大肌肉,心脏又落后与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所以常出现动作不灵活,显得笨拙,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尤其对做他们兴趣不大的事情,常常不能持之以恒。

②注意与思维品质发展的特点

注意品质的发展中,有意注意发展显著,稳定性提高,但兴趣在稳定性方面仍起很大作同,注意的范围扩大,分配和转移能力提高,注意的外部表现比较明显。

思维发展方面,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得到加强。他们喜欢用“最”、“特别”、“绝对”这类的次来强调事物的一面,而忽略了事物的另一面,教练员此时既要尊重他们、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又要正面教育,克服他们思维片面性、绝对化的缺点,把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向更高。

3.情感和意志的特点

少年期学生情绪和情感体验丰富、强烈,表现明显、生动,但情绪开始有内隐性、文饰性、曲折性等特点,是控制、调节自我情绪能力提高的表现。情绪的延续性增强,友谊感、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高级情感开始发展起来。

意志品质发展的特点是:①有依赖性、受暗示性向独立性、自觉性发展。②有冲动性、盲目性向自制性、果断性发展。教练通过良好的教育能使他们按照一定的观点原则经过思考,比较理性的对待训练中产生的问题与困难。

二、心理训练的概念与作用

1.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概念

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就是指训练运动员为完成专项运动所需要的心理因素得到稳定加强和提高,并学会调节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以便在训练和比赛中促进身体和技能水平得到正常和超常地发挥。

2.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

学生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主要在于以下二方面:

①有助于学生运动员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学生运动员参加业余体育训练经常会受到情绪问题的困扰,不良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训练的效果。他们比较突出的情绪问题是在训练与比赛时过渡的紧张、在技能训练中有恐惧害怕心理以及不时出现的消极心境等。通过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可以逐步提高他们的情绪调控能力,有效的解决这些情绪问题。

②有助于学生运动员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

少年期运动员在业余训练过程中,必定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动作技能。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是通过他们反复多次的身体练习来实现的。但如果把心理训练(这里指表象训练)与身体训练相结合,则更有助于运动员掌握和改进相应的动作技能。由于心理训练基本上不受时间、地点、场地器材等方面的条件限制,而且不会产生身体疲劳,因此可在运动训练中广泛采用。

三、少年期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针对少年期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开展相适应的心理训练的基本方法有:

1.注意集中训练

少年期运动员在训练中分散注意的方面很多,如身体方面、环境方面、心理方面,同时集中注意的意志能力不强,容易分散注意力,有必要进行注意集中训练。下列几种方法可供选择使用。

视觉追踪法,即选择一个活动的物体作为视觉目标进行观察,如注视手表秒针的转动,先看一分钟,假如一分种内注意没有离开过秒针,再延长观察时间到二分、三分,直到注意力不离开秒针的最长时间后,按此时间重复三、四次,每次间隔10—15秒,能持续保持注意5分钟,就是很好的成绩。

低声发令法。即教练员以极其微弱的、勉强能让运动员听清的声音发出命令,让运动员执行,迫使运动员高度集中注意力。这种方法持续运用的时间不易太长,一般不超过三分种。

2.心理诱导训练

心理诱导训练一般运用于比赛前,它主要包括两种方法:

①赛前安定训练。保证充分的睡眠,转移运动员注意力,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无关的事物上去,使运动员的心理获得放松。如赛前读有趣的书,进行娱乐等。

②安定比赛时的情绪训练。即设法不使比赛的环境条件影响运动员产生异常的心理变化,也不因比赛出乎预料不到的变化而影响技战术的正常发挥。如教练员播放比赛时的录音让运动员进行训练,以稳定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情绪,也可以在训练比赛中做裁判故意错判、误判或偏袒一方等,使运动员准备好充分应付场上的各种变化。

同时,在选择和运用上述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时,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比赛经验、神经类型、意志品质、性格特征等条件,选择适合运动员特点的方法,经过反复运用,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教练员在选择上述方法时必须认真研究实际情况。

除以上所阐述的各方法外,对于少年期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因笔者水平所致,未尽表述,需在教学训练实践中逐渐完善。

(责任编辑 刘凌芝)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心理训练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跆拳道心理训练方法探讨
柔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初探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体校训练中撑竿跳高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