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万
摘 要: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热拌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等,因其具有造价相对较低、行车舒适、修复方便,能够利用石化企业副产品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的面层处理。沥青路面一旦被破坏就会泛油、出现波浪、出现坑槽、出现裂缝、局部沉陷、呈现出车辙等不良现象。一般来说,这几种现象是在公路工程最常见的,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原因
1 路面设计
1.1 结构设计不合理
路面中的结构设计包括对沥青面层结构的设计和混合料类型结构的设计。按照相关建设要求,沥青面层首先要遵循车辆的使用要求,同时对其渗水性能也有较高的要求,所选择的的混合料粒径不宜过大,尽量减小空隙。为了提高其防渗水性能可以选择较小粒径沥青砼,然而,有的沥青路面使用的半开级配或者开级配沥青碎石再或者中粗粒砼,应在面层下加设下封层,以达到防雨水渗漏的目的。
1.2 设计与路段实际情况相差大
由于我市的路基状况较为软弱,就算所有的设计都正常,但是也会遇到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状况。类似去年建设在较为湿润的地基上的沥青公路,设计环节没有任何问题,选择逐层晾晒法进行施工,填筑地基的方法都很好,最后却影响了建设工期。施工单位改变原有设计方案,加大投资。就目前状况来看,该段路面已经进行过多次修补。
1.3 油路补强段的路面厚度考虑不足
在旧路改造过程中,为充分利用老路并节约土地及投资,尽可能地利用了旧路的线型及结构层。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应当首先进行所利用的路段的评估工作,准确计算路面的强度弯沉指标,在此基础上计算补强厚度和利用方案。现实情况中,很多设计单位认识不到该环节的重要性,计算精确度较低,使得新路的轻度依然不足。
1.4 岩石路段石质类型确定有误
设计路基的环节中,对于地质的判断十分重要,很多情况下由于资料有限,仅仅依靠地表状况判断,很容易判断失误。我市某地区曾有一条乡村公路,仅用风化岩和页岩作为路基材料,后期由于雨水渗透过度,使得地基软化,路面强度降低,出现极为严重的风裂现象。
1.5 路面厚度设计问题
路面厚度设计的依据是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相关单位为了降低计算难度,正常情况下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定车型的标准交通量,另一部分是另一定型的非标准车交通量,之后将非标准车的轴次,换算成标准车轴载的轴次,最后环节是用设计年限内的当量轴次,计算路面设计弯沉及结构厚度。实际上设计路面实际承受的当量轴次要比其设计依据的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大的多。也就是说公路在短时间内就达到了设计年限内的累计当量轴次,这也就是现阶段新建路面早期破坏情况较多的症结之一所在。
2 路面施工及其层施工
路面施工过程是其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基础施工、面层本身的施工、还有关联接层的施工都对面层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2.1 路面施工
2.1.1 原材料比例控制不当,如果沥青和矿粉的用量不能控制在一个合适的状态下,就会大大降低铺设材料的质量,会使路面出现各种油包、拥堵、坑槽等质量问题。
2.1.2 施工机械对混合料的影响很大,陈旧的机械不能使混合料搅拌到最佳状态,间接地影响到路面施工质量。
2.1.3 在矿料和沥青搅和过程中,如果混合料的温度太高,沥青容易在高温作用下老化、灼焦,进而降低路面强度,出现更严重的坑槽、车辙现象。
2.1.4 碾压温度高于正常状态,导致沥青混合料碾压不结实,从而出现松散、推移、裂缝。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因可以导致温度过高,首先是混合料本身的出厂温度就超过了规定值,另外就是没有超过规定的最高温度,但是接近最高温度,再加上运输距离较短,就会使碾压温度超过规定的最高温度。
2.2 基层施工
基层作为承重层,在承担车辆荷载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基层的强度及稳定直接关系面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层施工的主要问题:
(1)基层、底基层、路面表面清除不干净。在进行结构层的铺设之前应当首先将路基表层清除干净,尘土、砂砾在雨水作用下会形成砂浆,砂浆慢慢会波及至沥青层面,直接影响沥青层面的结实度。
(2)基层松铺系数(或基层标高)控制不严而导致的二次补加层,由于下层基层和补加基层不能紧密连接再加上厚度较小,就会很容易松散变形,出现断层、坑槽、裂缝等现象。可以使用含油沥青混合料替代补加层。
(3)部分基层的压实度不能达到合适的值。正常情况下,最大干密度确定在一个正常值,基层压实度和混合料各成分的比例是有很大关系的。如果粒径过大的话,即使压实度高于百分之百,也并不一定代表着基层的密实度很高。所以,在铺设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增加碾压吨位和次数,保证基层的压实度达到理想值。
3 养护管理及其它原因
3.1 养护不及时
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建设好一段时间后受到一定的承重,就会出现松散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养护就会使得松散现象进一步恶化。可以选择层铺法进行施工,进行路面的处治。
3.2 养护方法不当
尽管公路养护人员意识到了养护公路的重要性,但是却不能掌握正确的养护方法。他们人工喷油、人工撒料,控制不好油量,使得原有路面高高低低,越来越不平整。由此形成了泛油、松散等现象。
3.3 其他方面原因
3.3.1 不能严格按照相关章程进行工程规划,前后工作衔接出现漏洞,各环节准备工作不到位。
3.3.2 未实行招投标;路面施工队伍水平较低,缺少施工经验和技术力量;监理有职无权,无法严格监理;施工过程中马马虎虎,没有严格遵守相关要求,为了减少投资影响施工质量。
3.3.3 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不严
总之,一旦在建设路面之前的设计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给后期的施工建设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后期的使用过程中路面养护工作做不到位也会对沥青路面造成早期破坏。所以,为了延长路面的寿命,减少质量问题,获得较高的投资效益,就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严格按照工程建设指标操作,这将会对减少沥青路面早期破坏带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