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泽丰 先生
职位:深圳海岸影城副总经理
星座:双子座
座右铭:富不学富不长,穷不学穷不尽
何时从事此职务:2008年9月
喜欢的电影:《国产007》
讨厌的电影:《国产007》(无法公映)
最喜欢的演员:周星驰
最喜欢的导演:冯小刚
最看好的电影技术:实时互动
院线信息:中影南方新干线
影城信息:深圳海岸影城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文心五路海岸城购物中心三楼海岸影城
影城开业时间:2008年8月
影厅、座位数:6个影厅、1187座
影城职员人数:55人
音响设备:JBL
放映机:巴可DP2K-32B
幕布:哈克尼斯高亮度系数镀铝金属银幕
平均月票房:240万
平均月上座率:28%
您因何原因进入电影行业?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就来影院,以前学的是广告系,大学出来实习,觉得找一家电影院可以看电影该多好,因为蛮喜欢看电影,然后就进入了这个行业。
谈谈工作中遇到哪些困难?你主要负责的是哪个环节,在这一环节有什么体会?
现在影院都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人员的招聘非常难,特别是基层岗位、一线的员工等;从电影放映方面来说还是老问题:电影信息到达影院非常滞后,譬如我经常在这个月底才知道下一个月上映的具体电影的时间,甚至上映一个星期前几天,影片还需要改档期。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做一些宣传品就变得非常被动,比如需要时间设计、排列、印刷等等,如果能看到定档,才能够去分主次、轻重。而这个问题影院是解决不了的。
你认为贵影院的优势、特色和主打影业是什么(影视制作、电影发行、院线管理、影城经营)?
就影城公司来说,在电影行业中我们只经营影院,我们影院的优势在于我们跟购物中心是一体的,可以跟购物中心更好的融合、互动,利用购物中心的资源做影院的联合推广。譬如别的影院在别的购物中心场地做活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沟通、申请、甚至负上格外的费用,那么时间的周期就更长了,而我们影院会进行无缝连接,购物中心做的推广活动、明星活动,我们也能更好地参与进来。
我们影院从硬件方面会选用较高端的设备、及装修的材料等各方面;软件则更注重服务这一块儿。因为暂时没有拓展的工作,所以会更专注做服务,要做好这一块儿也是最难的。
您的影院定位高端,在今后会有什么变化?
过年后有一次较大的改造,将会增加一个功能区,包括书吧、咖啡、简餐等。贵宾厅可能会换成红酒区。影厅则不会重新翻修,影厅从前年开始就在放映设备上做了一些更新,比如一号厅的双机等。
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电影产业市场,您对建立影院品牌价值,提高观众忠实度,影院可持续发展有什么计划和宏伟蓝图?
每个影院在经营时期都有不同的目标、手段。我们影城开业已经五年了,更多的重点在于稳固消费者的忠实度,在会员制度上进行思考,向会员得增值服务上做更多的工作。现今票价暂时不会有较大的改变,影院之前没有太多差距(同质化的),那么关键在于服务,甚至影院的升级改造都是为了这方面而做。
针对会员,除了常规打折外,像贵宾厅会有贵宾会员,会有专属的眼镜、水杯、毛毯。存放在影院的物品还会定期消毒,还可以电话制定他们想看的电影的时间。每年暑期则会做会员月,并有礼物的赠送,还会组织一起去旅游等等。
最近你们要做一个六周年的活动。
我们去年的活动是1号厅,只要消费就送你1号一张门票,今年所有影厅都开放,在购物中心消费也可以送门票,这是影院与购物中心配套合作的一种体现。这类活动也并非是以营利为首要目的,这是服务于购物中心的。
现今有些影院团购的票价甚至要比会员价更低,是否会影响与观众之间的联系?
个人是不赞成团购的,但目前没办法还是需要参与。但我们影院还是会把会员的权利放在首位。就目前而言,我们影院会员的票价还是相对最低的。只要你是会员,在参与活动的时候一定达到比较优惠的价格。现阶段的影院而比较滞后,比如在影院的服务上。国外影院有一种比较好的模式,影院会员的价格并不是给予最低价格,而是更多的服务,会员有电话、电报、或者专门影讯的推送等服务都做得挺好,用这样的现实来体现会员的价值。但这样的形势还须符合国情,国内的观众更加希望在票价上立刻体现出价值。
在建设影院时对于4 K、高帧频、3D音响、巨幕等技术是否有考虑,你是否关注此类设备在院线中的使用情况,并谈谈你对电影产业的新技术有什么看法?
新的技术对影院是非常重要的,观众之所以不在家看电影,而选择来影院的一大原因是:影院的放映效果跟家里很不一样。家里的设备再高档,也没有这么大的空间去做放映,效果则出不然。所以我们一定会关注新技术,像巨幕、音箱的升级等。我想强调的是,新的技术需要更多影片结合才可能达到它的效果,而不是影院安装4K,播放的电影就是4K,而是恰恰相反,这跟片源有关系。你需要用4K的摄影机拍摄,才能放出4K效果的影片。新的设备出来想要达到效果,不仅仅是影院要更新,拍摄的设备也需要更新。技术是一定会更新的,这需要时间,影院更新设备需要合适的时机,跟片源同步。
近年来影院扎堆建设、盲目的扩建等,一线城市较为拥挤,你怎么看待这种情况?
首先我觉得有需求才会有影院的扩建,总体来说增长的势头是正常的,中国市场的增长需要影院数量的生长,至于有些影院亏损和盈利要看投资的眼光,选址非常重要。但有些地方不适宜增加更多影城了,可能更多影院选择二、三线城市会比较合适。现今已经不能只把目光盯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增长也很迅速。
国内上座率相比国外普遍偏低,平均每人每年观影次数也极低,你认为全民皆观影的时代何时会到来?
我认为现在中国目前上座率低很正常,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差距比较大,后者占据的比例较高,所以人均观影次数当然比国外的低,就好像中国人均收入在城市间的差距很大,与美国差距就更大了,全民观影则更大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去年国内34部进口片名额已经用尽,国产片独霸贺岁档,你是怎么看进口片对影院的影响?你希望更多进口大片引进,或多些国产电影面世?
历来贺岁档国产片居多,是中国特有的档期,这个档期上映的国外大片不是很多,这是正常的。我个人来说喜欢好的国产片,毕竟文化差异存在,好的国产电影更加亲切。
近期电影在某些时段扎堆上映成为圈内怪象,你如何看待电影的定档,怎样排片才算合理?
电影档期的编排跟电影投资方有关系,所以可能没有一个调控的组织。影片由宣发公司递上去接受批示,且并没有规定这个档期有两部同类型的影片,就不允许上映。作为发行公司应该更多考虑,我觉得同类档期应该有不同的影片,百花齐放,而不是跟风,这样观众观影的频率才会更高。如果有两部同类型影片,我可能只选择一部。
假如有两部热片,其中一部是3D,是否会倾向于排3D的电影呢?现在影院排片时,有3D的版本,影院还会放2D版本吗?
现在观众跟以前不一样了,并非你排哪一部片便看哪一部片,有些影片时间不合适,或其他原因,导致排了也未必有观众看,所以主要还是看上座率来排。
我们并非不想放2D版本,而是影片有规定,如果影院的设备是3D设备,就只能拿到3D的拷贝,不会给你2D的拷贝,所以放不了2D版本,除非影厅没有3D设备。所以这并不是影院的问题,有些片适合放2D,我们也愿意放2D的版本。现今有些影院影厅较少,只有较多的影厅才会考虑保留2D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