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进,陈 冕,何瑞珍*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镇平赵河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
汪 进1,陈 冕2,何瑞珍1*
(河南农业大学,河南郑州 450002)
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空间的安全、美观和高效越来越受到规划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当今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滨水景观设计应以本土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文特征为现实背景,依托场地环境,凸显文化内涵,丰富景观环境。在镇平赵河滨水景观设计中,对地域文化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营造了一个休闲、郊游、亲子、娱乐、科普及城市的文化宣传场所,形成并带动外来人员短期旅游、观光、购物等活动的综合性城市滨水空间。
地域文化;滨水景观;景观设计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滨水景观是一种独特的线状景观,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极具景观美学价值。因此,充分重视和建设好滨水景观,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强化地区和城市的识别性。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城市建没和城市形象日益趋同,这种千城一面的状况使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索然无味,地域文化可凸显人居环境的特性和可识别性,所以,在滨水景观规划和设计中,将地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设计中去,一方面凸显出城市独特的魅力,另一方面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本文在镇平赵河滨水景观设计中,对地域文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赵河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境内,发源于五朵山南麓的二龙乡,在石佛寺镇建有国家二级水库赵湾水库。自赵河水库蜿蜒流过石佛寺在邓州境内与湍河牙汇,后注入汉江,系长江水系的支流。
镇平古称涅阳,金正大3年(1226年)置镇平县,著名诗人元好问为首位县令。地处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西北侧,伏牛山南麓,总面积1 500 km2,辖3个街道11镇8乡409个行政村,总人口103万人。镇平是河南省命名的18个综合改革试点县和26个城镇化重点县之一。
本规划位于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途经魏湾大桥、玉佛大桥、龙翔大桥、玉城大桥、李营大桥、苏寨大桥、宁西铁路、312国道,主河道长约8.5 km,流域面积211.7 hm2,景观规划面积93.7 hm2(图1)。
2.1 设计分析
2.1.1 红脉分析
红脉分析即土壤资源分析。镇平地处秦岭山系东南余脉的延伸地段,属伏牛山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平原三地貌呈阶梯型,自北向南分布。赵河、严陵河、潦河三大河流自北向南,切割全境为八块条状地貌。石佛寺镇丘陵,滨湖各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土壤粘、酸、肥力中等偏低。
基址现状内有少量建筑用地及天然形成的水塘,并在宁西铁路两侧有少量的防护绿地,土壤整体现状良好,可利用性强。
2.1.2 蓝脉分析
蓝脉分析即水资源分析。水流自北向南缓缓流过基址,在基址内形成高差很小的滨水带,基址内不易形成层次丰富的水岸线,且防洪蓄水不够完善。经分析,应增加河床纵面的层次,且要重新规划基址内的高差。
图1 赵河的景观规划
2.1.3 绿脉分析
绿脉分析即植物资源分析。镇平县境处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为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气候特征。境内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适中,静风天气多石佛寺镇环境优美,境内林地面积约占1/4,植物生长优良,其中曾是全国闻名的“油菜之乡”“杉林速生丰产基地”,本土植物的可利用性强。
2.1.4 当地玉文化分析
玉的发展历史。玉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史前玉器—商周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代时期—清代时期。在镇平的发展历史为初露—雏形—沉寂—复兴—衰微—发展—鼎盛。
玉的产业链。原料-设计-生产-培训-检测-包装-销售。当地玉文化表现不充分,缺乏系统。
2.1.5 与城市的关系
石佛寺镇的规划建设遵循一廊、两心、三片、四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更突显出赵河景观规划的重要性。
2.2 设计要点
2.2.1 营造活力生态滨水空间
确立设计与自然相结合的规划设计理念,从自然现状出发,充分考虑人的生存和活动需求,贯彻环保原则,努力创造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设施配套及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有机融合的人居环境;保留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与历史文脉,通过设计,成功地改变其河域职能,赋予其更开放的功能,体现地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融入亲情,为其注入活力,探索城市居民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2.2 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在赵河滨水景观设计中突出赵河“玉文化”的历史文化特色。如在形态设计上,沙滩和码头呈玉如意形状,设置玉阁、玉台、雕塑、玉文化壁画等,生动形象地展现玉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与远处山体的景观特色和北江南岸的对景呼应,成为赵河的核心景观亮点,而且可让游客了解赵河的历史,让市民产生一种自豪感和归属感。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交相辉映,必将成为“宜居名城”“休闲之都”的重要景观标志。
2.2.3 满足防洪功能
防洪是首要的、核心的、基础性的、关键性的工程,其他工程都是其附属和关联工程。目前的赵河防洪标准较低,应提高防洪标准。关于防洪堤线路位置,原来的规划是外迁(向北迁),但不符合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大堤可以正常使用,加高、加宽、加固即可达到防洪标准和景观需要。外迁不仅会浪费大量工程款,而且浪费土地。用因地制宜、亲水、经济的设计思想来分析,目前的地理条件较有利,规划基本沿自然形成线路,仅在局部裁弯取直,尽量结合自然进行规划,利用原防洪堤进行加高、加宽、加固,这样不仅能节约工程费用,还可以变滩地为可利用土地,创造新的价值。
3.1 定位
给居民提供休闲、郊游、亲子、娱乐、科普及城市(玉)文化宣传,并带动外来人员短期旅游、观光、购物等活动的综合性城市滨水空间。
3.2 设计目标
红脉、蓝脉、绿脉相互融合,形成一片令人向往的天地,一个诱人前往的绿洲。绿洲为人们提供水的生命力,林荫间的休闲放松,从水和绿叶中提取元素,着力营造一个富有亲和力、休闲、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
3.3 总体设计
3.3.1 滨水两岸建筑
滨水东西两岸建筑以商业综合体为主,其中东岸为新中式建筑,西岸为现代建筑,北端为上游,南端有宁西铁路与312国道穿行而过,形成以李营大桥附近为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的建筑格局(图2)。
图2 赵河滨水两岸的建筑
3.3.2 景观类型
城市绿地内人流量与建筑格局成正比关系,根据人流量形成一类(核心)、二类、三类、四类景观区,在设计时,重点打造一、二类景观区,在人流量较少的区域以原生态植物造景为主(图3)。
图3 赵河滨水的景观类型
3.3.3 交通
交通组织上,根据功能划分为自行车道、人行游路、滨水景观游路,通过不同的人流线路把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并能够起到便捷到达的作用(图4)。
图4 赵河滨水两岸的交通
3.3.4 分段
基址根据大桥、道路划分为八段,分别讲述玉文化发展的历程(图5)。
图5 赵河滨水两岸的分段
通过以上的城市建筑格局、交通及玉文化的分析,将基址依据大桥、道路划分为8段,总体上形成1心、3带、8段的景观结构。
4.1 剖面设计
自然式的拉坡大草坪、湿地湿生植物,结合休憩活动广场,给人以空旷舒心的感觉。通过植物进行活动场地的分割,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并合理进行植物属性搭配(图6中1)。
在城市干道附近用硬质广场的处理手法,并考虑立面的景观效果,用主题景墙强化场地的玉文化;靠近河道的景观处理以自然式植物种植为主,并选用合适的湿地植物及挺水、沉水、浮水植物(图6中2)。
人流量较大处,以硬质铺装为主,并结合河流的驳岸,形成退台式景观立面,通过亲水平台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图6中3和4)。以自然式拉坡大草坪、湿地湿生植物为主,结合抬升木栈道及休憩活动广场,给人以空旷舒心的感觉(图6中5)。
图6 赵河滨水两岸的设计剖面
4.2 防洪规划
赵河主河道的防洪能力不仅受到河道自身特点的影响,还受其他方面的制约。赵河水库、上游自然生态河道、赵河橡胶坝、内河治理、城市质介面等因素都对赵河洪水的流量、流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完善的防洪体系需要各个方面协调研究。
一条河流的上中下游湿地的主要功能是不同的。因此,赵河上游湿地的主要功能是改善水质,调洪、减少流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对河岸的侵蚀。而中下游湿地则重在处理大型的偶发式的洪峰流,同时也是重要的栖息地,形成上蓄、中疏、下泄、适当分洪和滞洪的防洪格局。
4.2.1 湿地与河道缓冲区的协同防洪思路
湿地的容量和河道缓冲区宽度是两个重要的变量,洪水安全关键是建立两者动态消涨、相互补充的关系。
4.2.2 河流廊道总体控制
生态河道。避免过分直线型和断面形状的单一的河道形态,设计为有深槽、浅河变化的河床横、纵剖面形式,运用水生植物保持原有的自然河道,避免河床材料的单一化。
生态河岸。利用原有的自然河岸,需进行堤岸防护的河段选择采用多种人工自然型河岸,保护滨水生境。
防洪和漫滩。不同暴雨水平下的洪水位自然地划分了人类不同活动的界限,永久性建筑物必须建设在50年一遇的水位线以上,自行车道需建设在20年一遇水平上,而混凝土基础木质表面的栈道可以延伸至水面。
规划设计的台地在20年与50年一遇之间。在河道内百年一遇的洪水线范围内不设永久性建筑,主要步道和休息平台设在10年一遇的洪水线上(图7)。
图7 赵河滨水的防洪规划
传统单调的生活已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赏心悦目的景致、奇妙的约会地点、奔赴而来的探索欲更能吸引人们对场所的留恋。赵河滨水景观工程将会给周边居民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科普“玉”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具有地域文化的特色景观,同时改善文化生态,把历史典故与玉文化融入到赵河滨水景观的空间形态中,形成具有玉文化特色的滨水景观。
[1] 任留柱,秦芳芳.地域文化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77-80.
[2] 张力.滨水景观文脉元素与城市风貌探讨[J].绿色科技,2011(12):48-51.
[3] 吴良镛.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2(2):6-8.
[4] 史永红.浅谈滨水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3):56-57,61.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731.9
B
0528-9017(2014)09-1390-04
2014-04-14
汪 进(1989-),女,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建筑学。E-mail:1020013415@qq.com。
何瑞珍(1970-),女,副教授,博士,从事3S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工作。E-mail:740722186@qq.com。
文献著录格式:汪进,陈冕,何瑞珍.镇平赵河基于地域文化的滨水景观设计[J].浙江农业科学,2014(9):1390-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