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凤LIU Dan-feng;翟东锴ZHAI Dong-kai;邹宏ZOU Hong
(①防空兵学院政治部军队政工教研室,郑州 450052;②信息工程大学训练部研究生处,郑州 450001)
(①Army Political Work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Political Department of Institute of Air-defense Unit,Zhengzhou 450052,China;②Graduate Student Division,Train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1,China)
学术休假制度源于19 世纪末美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首创,是其提升教师能力、促进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制度形式[1]。学术休假可以缓解长期工作给教师带来的职业倦怠,有助于教师在脱离教学安排压力的宽松状态下,进行有兴趣、有价值、富有开创性的深度研究和自由探索,能够激发新的工作动力、创造活力、发展潜力。目前,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正处于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功能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创造性地推进研究生导师学术休假制度,有利于提升导师学术研究水平和指导能力,激活导师队伍发展潜能。
卡特·古德指出:学术休假是在教师为学校连续服务规定的年数后,通过全部或部分补偿的休假提供给教师自我提高之机会的一个计划[2]。随着该项制度的不断发展,慢慢演化成为一个提升教师水平、激励教师士气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快速膨胀期,建立完善并施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 消除职业倦怠的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变化、持续更新、循环发展的一个规律性的周期,尤其对于导师这一特殊群体,在指导若干届学生之后,会出现创造力停滞期、工作热情消褪期。为此,通过实施以一定时间学术休假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发展项目,让导师以兴趣为牵引进行自由探索和学术充电,享受与平时一样的工资待遇,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
1.2 彰显导师群体的荣誉。导师是高等学校办学群体中的中坚和精英,在我国的目前教育体制下,这种荣誉并没有体现出来。学校通常在导师管理上,对其论文数量、项目等级、科研经费等硬要求大大高于一般教师,这些指标与招生指标、导师资格相挂钩,对导师而言,付出的多,得到的却不多,难以形成正反馈效应。建立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可以突出导师的特殊待遇,强化个体的光荣感。
1.3 推进队伍建设开放化。从一般意义上讲,导师队伍建设与师资建设的最大的共同之处就是要通过开放和流动保持发展活力,而最大的不同指出也在于此,导师队伍建设对开放程度、频度、力度的要求更高。通过建立学术休假制度,有组织并在一定规范之下促使导师进行相对宽松、具有比较完整形态的学术交流和国际化的学术“旅行”,可以更好地开阔学术视野,扩大对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1.4 缓解教学科研的矛盾。教学与科研是教师在高等学校工作的两个基本任务,对于导师而言,在时间、精力、投入上如何有效地对教学、科研任务进行分配,是一个很难调和的问题。通过学术休假,可以让导师脱离现实的教学任务,潜心做一些以兴趣为牵引、以研究为基础的工作,在一定区间缓解现实任务带来的影响。
在我国,学术休假制度是一个“可选项”,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意见中指出:为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对教学任务较重的副教授以上教师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目前,我国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明确地确立了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在大部分高校中并未普遍实行。
2.1 重视度差,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窘境”。高校目前,对教师的管理理念是从“受管理者”出发,缺乏“人本精神”,缺少“人文关怀”,缺失“学术自治”,缺位“服务功能”。据此,学校难以导师职业发展规律、个性发展需要、内心深层感受去思考问题,“学术休假”制度很自然地就成为“锦上添花”项目,成为“有条件”学校的“豪华”摆设。
2.2 受益面小,变成难以企及的“橱窗计划”。我国1996年设立了“春晖计划”,利用海外杰出人才的学术休假进行“柔性引进”,为海外人才提供一个回国工作的“由头”或特殊空间,国内高校教师不在之列[3]。以“春晖计划”为带动,国内部分高校自2004年起也高调推行学术休假制度,但迄今为止还无法在国内找到一个真正享受学术休假的老师。
2.3 功利性强,异化为奖励型的“学术福利”。国内高校的学术休假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备受争议,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这种休假变成了一种“轮流做庄”的纯福利性项目,而非以学术需求为牵引,有时甚至成为一种“照顾性”的安排。从学术休假的内容看,大部分的开销是用于旅游、休闲、餐饮,使得学术休假变成了“学术度假”。
2.4 配套不足,缺乏导师群体的“有效响应”。按照我国高等学校普遍实施的“工资+津贴”薪酬制度,教师是要通过完成教学任务、争取科研项目来获得提高自身福利待遇,而学术休假期间教师没有教学任务、难以申报课题,同时又需要自筹经费完成“休假”任务,很多教师在反复权衡之后不敢享受这一“特殊待遇”,使得制度缺乏可持续执行动力。
实施导师学术休假制度对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正能量”作用不言而喻,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下,既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也不能停滞不前,影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量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和生态环境,高校可采用“四步走”的策略,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构建各具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第一步:从短期休假起步,营造环境。在初始阶段按照“最小阻力原则”和“最佳路径原则”来规划实施,先从短期休假做起,一般以15 天左右的团队性国内学术交流为主,在内容上突出学术活动和休养生息两个主题,可以安排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研讨、以校际对口交流为为核心的学术访问、以校企联合为重心的科研意向洽谈等等。通过推行短期学术休假,一方面强化学校管理者对导师职业发展的重视度,另一方面强化导师的荣誉感、促使导师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参加、支持学术休假,同时在学校逐步营造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的良好环境和氛围。第二步:向国际交流拓展,扩大开放。在短期休假实施4 个以上周期或者在学校试行两年左右之后,可以适时拓展学术休假的内容。启动以出国游学为主要内容的休假项目,形式上可以团队性和个体式相结合,逐步由组织安排、集中出行、统一协调等“硬化”方式向个人申报、自主安排、自由结伴等“柔性”方式转变,更加突出导师的个人意向、学术兴趣、人本诉求。同时,以国际化休假形式为带动,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对休假申请、休假经费来源、休假期间待遇以及效益综合评估等方面的制度,为全面推开打好基础。第三步:用多种形式完善,强化内涵。在短期休假试点取得阶段性进展,并通过整体分析形成一定的“正反馈”效益之后,需要向真正的学术休假制度靠拢。在具备一定条件之后,学校可以将以15 天为主的短期学术休假项目逐步延展到以半年甚至一年为主的中长期学术休假项目。需要注意的是,该阶段在推进过程中依然要走试点——总结——推广的路子,先在博士生导师中推行中长期学术休假项目,之后拓展到博士生导师后备力量,再后将硕士生导师纳入支持计划。同时,之前实行的短期休假项目依然继续实施,作为一种补充。第四步:靠政策制度规范,走向常态。改革试点的成功与否,最终要看是否形成了学校的制度规范与政策安排。对学校而言要在三个层面的制度建设中进行有效强化,一是在基本制度层面要突出体现,比如把“安排教师进行学术休假“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义务,把享受“多种形式的学术休假”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权利;二是在具体制度层面要完善配套,特别是要明确导师休假期间的教学工作量、科研业绩、薪酬安排等关键内容;三是在临时性制度层面要避免冲突,要坚决避免一些临行时性制度影响学术休假制度的执行。
建立具有中国大学特色的学术休假制度,实质上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缩影,也是大学自治能否实现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不仅需要高等学校不断努力,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尤其需要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4.1 转变教师管理理念。学校管理者要切实转变“管理与被管理”的基本关系,摒弃“管”的思想,强化人本的理念、服务的意识,从教师的真实感受深处去思考问题,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律性中设计政策,让管理更加柔性,更加契合知识分子的诉求。
4.2 改善学术生态环境。学术休假制度能够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生根发芽,最关键的养分是学术自治、教授治学,离开了崇尚学术、学术自由的土壤,这些制度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让学术回归大学,才是推进这一制度的本源。
4.3 调整教师评价体系。国外大学学术休假制度一般来讲有三项制度作为支撑,一是终身教授制,二是年薪制,三是学术共同体,这些制度可以保障教师不受经济等其它因素的干扰。当下,我国高校也应改变以行政为主导的量化考核体系,如果教授因花费大量时间去填写表格,年轻教授由于需要工作量、论文等去挣工分,那么学术休假制度就不可能持续推进下去。
4.4 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我国现行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一种计划经济下的线性模式,一个教师上一门课,一门课一学期,周周都有安排。教师很难脱身去参加学术休假,为此可以采用国外大学模块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一门课分若干模块,一个教师就承担最擅长的模块,这样可以让导师有更大的弹性空间去进行学术研究,为学术发展提供更大空间。
4.5 加强绩效评估反馈。一方面要加强对参加学术休假导师的考核,主要是把学术休假的目的向提高教师职业发展能力这一核心目标聚焦,在考核中要突出导师自评的权重,尊重教师本人的感受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术休假环节的评估,尤其做好学术休假结束后的追踪评估和事后效益评价,通过评估适时调整制度安排,不断提高学术休假质量。
[1]Celina M.Sima.The Role and Benefits of the Sabbatical Leave in Faculty Development and Satisfaction [J].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2000(105).
[2]林杰.美国大学的学术休假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8(7).
[3]王文乐.“春晖计划”:十年的历程[J].神舟学人,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