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静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指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预后具有双重性,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有研究报道,UAP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目前主要是对症,早期行介入治疗,这对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状况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作用,但是手术后可引起多项炎症因子,如CRP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2],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抗炎、稳定斑块等作用[3]。本研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且入院后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45~74岁,平均年龄为(67.3±4.6)岁,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46~72岁,平均年龄为(66.8±4.5)岁。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血脂水平相当,且年龄、性别、病程无显著性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满足介入治疗指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经积极给予介入治疗。手术后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抗凝、β受体阻滞剂、硝酸脂类、钙离子拮抗剂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1次/d,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12周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评定 参照《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4]进行疗效判定。显效:心绞痛发作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症状改善2级以上;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症状改善1级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有效性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后经积极的对症治疗,效果显著,但是观察组采用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mg/d,其有效率达到85.0%,显著高于对照组采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和LDL-C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CRP和L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观察组降幅远超过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和LDL-C比较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未出现横纹肌溶解以及肌酸激酶升高现象,也未出现严重的肝酶升高,主要为消化道症状,不良反应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炎症和免疫反应是内在和外在危险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各种炎症标志物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5]。早期控制炎症及各种免疫反应,对患者的预后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CRP是介导多向性炎症反应和免疫调节反应的重要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目前大量研究表明,CRP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且CRP在促进斑块形成及不稳定方面起重要作用。
在4 S(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及心脏保护研究(heart p rotection study,HPS)中已明确表明:辛伐他汀能有效地全面调节血脂。临床多种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强化调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6]。除降脂作用之外,阿托伐他汀还具有抑制炎症、抗心室重塑、改善神经体液调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氧化等作用[7]。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由于斑块的形成,存在多种炎症因子,且心血管疾病患者多伴有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现象。故使用阿托伐他汀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具有多重协调作用。
本研究采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辅助治疗发现,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降低CRP水平效果优于常规剂量组(20mg/d)。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类似。
综上所述,高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治疗后的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使用。
[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疾病学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7):409-412.
[2] 杨成,王健.阿托伐他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1):123-124.
[3] 邓明尧,吴国平,冯旭霞,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9):1635-1636.
[4] Kaya EB,Ozer N,Deveci OS,et al.The early predictors of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role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J].Anadolu Kardiyol Derg,2009,9(2):84-90.
[5] Ross R.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a PersPective for the 1990 s[J].Nature,1993,362:801-809.
[6] 吴春风,胡柯,胡小勇,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TNF-α和LDL-C水平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333-336.
[7] 缪世锋,丁继军,周维光,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介入术后血清肌钙蛋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1):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