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发坚 韦晓星 张鹏
在临床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对于患者的视力影响并不大,但是因其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十分大,严重时可能出现失明现象,因此及时对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治疗非常重要[1]。笔者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00例眼外伤合并前方积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2年7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男24例,女21例)眼外伤和并前方积血患者,年龄4~82岁,平均(42.3±2.7)岁,经过初步探究分析,患者外伤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弹弓、鞭炮、铅笔等损伤;酒后驾驶、打架、拳头打伤等;弹簧、铁钉打伤等;摔伤、碰伤等。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经过初步诊断发现,患者的临床表现因受伤原因不同也是各不相同,前房积血情况也有所差异。角膜外伤、虹膜断裂或出现粘连情况;玻璃体出现积血或脱位情况;晶状体出现脱位或混浊现象。患者出现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
1.2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利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眼外伤以及其它合并症。利用B超检查患者的视网膜和玻璃体情况,判断有无脱离或者积血情况;利用CT检查患者是否出现眶骨骨折情况。
另外,在临床上,按照Oksala分类法,前房积血大体上可课可以分成三级,主要症状见表1。
表1 前房积血分级
1.3 治疗方法 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双眼包扎,给予止血敏、维生素C、云南白药、缩瞳剂或者是散瞳剂等药物,且医生定期给患者进行皮质类固醇类眼液点眼。在患者服用止血类药物3 d之后,给予活血化瘀药物。对于前房积血出现吸收后,医生给予患者抗生素滴眼液进行点眼。手术治疗:对于前房大量出血患者、药物无法治疗患者,医生实施手术治疗:前房穿刺冲洗术。
经过治疗之后,前房出血患者在15 d之内全部吸收。且外伤性前房出血治疗成功,患者视力均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例继发性青光眼患者,采取保守治疗的方式,患者眼压最终降至平常。患者视力情况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视力情况(n)
眼外伤可以对多种眼部并发症进行引起,其中在眼外伤之后,导致眼压升高的原因比较多,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那么也就会对患者的视力产生严重的影响在临床上,对于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患者来说,因为眼球外伤引发患者出现巩膜扩张,导致患者晶状体虹膜后移,且出现破裂、出血等症状,患者眼压升高,最终形成前房积血[2]。一般情况下,积血量的多少和患者血管破裂程度相关;患者视力恢复程度和患者受到损伤程度相关。在患者早期,医生均要求其半卧位安静休息,便于患者前房积血被吸收,也能够有效避免积血进入后房或者是玻璃体,降低治疗效果。同时利用双眼包扎来避免一些外因对眼球的压力,有效的降低了在再出血和角膜血染的发生率[3]。
在本次的药物治疗中,医生对于三级前房积血患者,实施了甘露醇静脉滴注,其能够引起眼内组织脱水,缩小玻璃体,降低患者后房压力,加大房角开放,强化患者积血的吸收。而且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眼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遇到1例患者因为前房凝血块被较厚的纤维素包括,在实施甘露醇静脉滴注后,没有明显的效果,医生对其实施手术治疗,利用神经阻滞麻醉,经患者角膜缘内前房进行穿刺,实施前房冲洗并取出凝血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次的手术治疗中,医生主要采用了前房冲刺术,主要的操作方法是,医生经患者角膜缘内前房进行穿刺,然后同时运用眼内冲洗灌注液进行冲洗,去除前房和后房内的游动血细胞[4]。且有研究资料表明[5-6],在手术进行中,一定要注意控制眼压。如果出现无法控制的特殊情况,可以考虑行滤过性手术。另外,医生对患者实施皮质类固醇类眼液,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如地塞米松能够有效降低炎症,消除患者眼内肿胀,强化引流,增大患者积血的吸收速率。
综上所述,只要经过合理科学的治疗,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对于患者的视力影响并不大,但是并发症却可以严重影响患者视力,因此,临床上一定要强化并发症的处理。
[1] 冯红彩.综合疗法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4):178-179.
[2] 冯雨,赵庆新,贾新萍.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球后血管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研究,2012,25(3):111-112.
[3] 苟胜文,高菊荣,杨莉.眼外伤合并前房积血的治疗[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8,30(5):1045-1046.
[4] 黄燕然,周琳,王立.钝挫伤性前房出血继发青光眼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选择[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28(3):29-31.
[5] 宋利利.外伤性前房积血148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83.
[6] 于丽,宋修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39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0,17(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