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
——以射阳县黄沙港镇为例*

2014-03-12 06:05戴斌荣
关键词:流动道德儿童

戴斌荣

(盐城师范学院 江苏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江苏 盐城 224002)

流动儿童教育一般是城市学校所讨论的话题,国家和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城市学校的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最近,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了一个被人们所忽视而又值得关注的问题——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教育。从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改革目标看,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必须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1]。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江苏沿海地区的一些乡镇企业招募了许多内地工人,随父母迁徙而来的子女则流动到相应的学校就读;沿海地区的一些渔民作为渔船的船主招募了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民工出海捕鱼,这些从远方来的临时渔民工作时把子女留在农村学校,成了农村学校的流动儿童;城镇化的推进吸引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他们往往把临时的家安在城郊结合部,随父母流动来的子女,也随之流入就近的农村学校,成了农村学校新的教育对象。诸如此类的现象,就以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地区为例,在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等县市沿海的乡镇学校,流动儿童现象就比较普遍,他们的到来给本来为当地农村学生服务的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新的研究课题。

黄沙港属于国家一级渔港,黄沙港中学和小学是设在黄沙港镇的渔镇学校,也是盐城市流动儿童比例较高的学校,这些学生大多来自辽宁、山东、安徽、四川、云南等偏僻地区,他们的家长常年在海上打渔,孩子的教育和管理一般托付给房东和学校,有的学生还兼有“留守”和“流动”双重身份。选取这两所学校9个年级的各1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从外地流入的学生就有304名,发现了农村流动儿童教育中的一些突出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学校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现状

道德文化体现了学生精神、品格、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素养,它的培养不仅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而且还受到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缺乏道德文化的认同感

由于农村学校的流动儿童来自具有不同文化传统与背景的区域,其道德文化素养因受到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影响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些年龄较大的学生所受到的这种影响还比较深刻,使得农村学校针对他们而开展的道德文化教育的行动和活动的效果不甚明显。当要求学生回答“当你做错了事,同学向老师报告了,你的态度是怎样”的问题时,“怨恨举报者”的占4.77%,“下次想办法举报他”的占5.81%,虽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可以理解他”和“感谢报告者促使我改正错误”,但是超过10%的学生的违背道德文化认同感的答案是值得重视的。面对“当你经济上有困难,又有特殊的事情特别需要钱时,你是希望”的问题时,有19.77%的学生选择“有人捐款”,有28.67%的学生选择“向别人借”,居然还有6.98%的学生选择“借不到时就求人家”,而选择“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咬牙坚持”的学生还占不到一半。这些与主流的道德文化要求有明显出入的现象,迫使学校的道德文化教育必须考虑这些现实因素。

(二)不适应当地的道德文化实际

每一个地区都有该区域的道德文化传统,受该地区的民族传统、民间文化、风俗民情、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的流动儿童背井离乡,流入到和他们习惯生活的区域完全不同的学校,其道德文化素养可能会出现若干的不适应。因为这方面问题的存在,不仅难以适应新就读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也不能适应当地社区的民俗民情和礼仪习惯,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流动来的学生同本地学生和社区成员的交流。黄沙港当地的学生经过学校教育一般都具备了基本的文明礼貌素养,在询问这些流动儿童“当你早晨第一次见到长辈、老师或学校领导时,你的做法是”的问题时,采取“不好意思打招呼,有意提前避开”的学生占7.16%,采取“不看他,不说话”方式的学生占6.34%,尽管他们与采取“微笑点头示意”“主动上前问好”方式的大多数学生相比,所占比例不高,但是,毕竟反映了一部分学生与学校的文明礼仪要求不相协调的现实。

(三)部分学生和家长的道德文化素养欠佳

家庭作为学生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第一个课堂,家长作为孩子道德文化素养形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道德文化素养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家长长期出海打鱼,很难对子女进行良好的道德文化教育;另一方面有些家长自身的道德文化素养就较差,语言粗俗、赌博、吵架……对孩子的道德文化教育显得力不从心。校长描述了曾在该校出现的一个场面:一位家长身着布马夹、短裤,脚搭拖鞋,袒胸赤膊、嘴叼香烟闯进校园,大嚷大叫,无所顾忌。试想,这样的家长怎么能够要求自己的孩子讲究文明礼貌呢?没有良好的家庭道德文化教育的环境和氛围,直接影响到孩子的道德文化素养的养成。当针对“看到有人做坏事,像盗窃、打架、破坏公物等等,你的做法”的问题时,虽然选择“叫大人或报警”的占大多数,然而,选择“不关我的事”的占6.11%,“口头声援,不行动”的占8.48%,“主动积极地干预”的只占11.52%,这组数据应该是能够看出这些流动来的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的一个侧面。

(四)学生缺少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动力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特别是在不少的教育行政部门多以统考作为评价依据的前提下,学生关注点往往是课程的考试成绩。而这些从其他地区流动到农村中小学来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动力本来就不强,一方面他们的家长把孩子送进这些农村学校就没有想让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孩子能够学点知识,不出事,他们也就满足了;另一方面他们随家长一起经常流动(有一个学生随父亲辗转三省,就读过三所学校),在这所学校就读时,还可能想着什么时候又会到哪一所学校读书,在这种临时观念的作用下,自然不会把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当回事。此外,部分学生和家长还会有一些功利性思想,认为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个软任务,就是花多大的功夫也不一定产生明显的成效,而把所教学的知识学好是立竿见影的。由于缺少了动力,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的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

(五)学校缺乏相互影响的积极氛围

尽管学校曾在消除本地生和外来生之间差距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是在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歧视、冲突的情况下,离本地生和外来生在道德文化层面上能够相互理解、宽容并帮助对方的要求仍有距离。在黄沙港的这两所学校调研时,我们还了解到这样一个在其他流动儿童就读的学校不容易看到的现象:从外地流动到黄沙港中学或小学来的学生抱成团,只要见到有流动来的学生与当地的学生发生矛盾,不管青红皂白,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就直接冲上去大打出手。曾有一个从外地流动来的学生看到一起来的学生与当地学生争吵,顺手操起一根木棍把当地的学生头打破。事后班主任问他是否知道两个人为何争吵,对方叫什么名字,他却什么都不知道。这种在外来生中间形成的人际交往圈,不仅不能促进外来生融入本地学生的群体,而且使外来生对学校的道德文化教育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学校老师也被划入本地生的圈子,从而影响学校道德文化教育的效果。

农村学校流动儿童在道德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所处区域的经济、文化、社区的特点的不同,还会呈现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像有些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有些学生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

二、农村学校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问题的成因

流动儿童问题的突出,使得流动从根本上超越了“劳动力流动”的意义: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相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它是一个派生部分[2],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的问题也大多是由此派生的。

(一)临时观念的作用

因为流动儿童是随着不断流动的父母而随时处于流动之中,即使像文化课程学习这样的硬任务都有可能存在临时观念,更不用说道德文化素养培养这样的软任务了。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生活不稳定的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有时也会有临时的想法,在道德文化教育方面得过且过。在这些临时观念的综合作用下,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的效果自然要大打折扣。

(二)没有科学评价体系保证

学校的道德文化教育工作无法进行量化,所以难以客观评价。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问题也不是所有学校都存在,只存在于特定区域的一些特定学校,用统一的评价体系可能也不一定适合。也正是由于评价体系上的不足,对流动儿童就读的农村学校的道德文化教育工作缺乏制约,也让这些学校少了一些压力和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质量。

(三)学校缺乏专题的研究和探索

有些接收流动儿童就读的农村学校的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工作就开展得较好,但更多的学校陷于千头万绪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因流动儿童的加入而新出现的道德文化教育问题,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既无成例可循,也未进行专题研讨,有些问题的处理只是跟着感觉走。学校层面上也缺少统一组织的专题校本教研,更没有对一些具体问题明确专人探索、实验,从而总结出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做法在全校推广。

(四)流动儿童自身没有积极性

农村学校的道德文化教育只是一种外部推力,流动儿童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流动儿童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学生来自家庭的约束力有限,学校也没有针对他们的专门的教育措施,即使知道自己在道德文化方面与本地同学相比有一定差距,也自己原谅自己。甚至有些流动的学生还把自己的那些不符合道德文化要求的江湖义气当成值得吹嘘的东西,在同学面前加以炫耀。

(五)流动家长难以实施教育

处于流动状态的家长常年忙于自己的工作,在这家干活的同时,还要考虑下一步去哪里,家长在这种工作流动性极大的状态下,对孩子的道德文化教育自然力不从心。有些家长也想把孩子的道德文化素养的培养放在心上,可是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在海上,干的是脏苦累重的体力活,回到家早已疲惫不堪,再去关注孩子的道德文化方面的问题,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有些带着孩子流动打工的父母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即使有时间对孩子进行道德文化教育,也没有能力实施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类似上述的诸多原因,还有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所在社区、学生所在的班级等,它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

三、农村学校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对策

农村流动儿童的道德成长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与和谐社会构建提出了新的问题,也为道德教育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3]。农村学校的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是农村学校责无旁贷的工作,研究和探索解决农村学校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的问题是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一)坚持公平公正教育原则

作为从外地流动到农村学校读书的孩子,从心底里最怕的就是在新的学校受到歧视。对已接收流动儿童的学校来说,应该格外地把这些远离家乡的学生放在心上。事实上,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本身就是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追求公平正义也是我们整个社会追求的道德文化目标。从学校层面考虑,要在制定和实施各项规章制度上,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地对待从外地流动来的学生,宽容流动儿童。在班主任工作层面上,坚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在当地学生和流动儿童出现矛盾时,应排除本地学生的各种关系的干扰,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正确处理,善待流动儿童。在任课教师教学工作层面上,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参与教学活动、实践训练的机会,让流动儿童真正感受到道德文化教育的魅力。

(二)营造道德文化教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平台,而道德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要对学生,特别是从外地流动到农村学校的学生进行道德文化教育,重要的是营造道德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要在学校的各个层面有意识地渗透道德文化教育的元素,像学校的发展目标、学校的管理制度、学校会议讲话、学校的考核评价等方面,让全校的师生员工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道德文化。其次要通过宣传工具主动营造这种气氛,像宣传标语、景点雕塑、墙报板报、电视广播、校园报纸等媒介,利用这些宣传阵地报道学校道德文化建设的情况,尤其要更多地关注从外地流动来的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培养情况,树立典型,以正能量引导他们摒弃那些有违道德文化的陋习。第三是以文明礼仪教育为载体,倡导校园道德文化风气,纠正学生身上存在的那些不讲文明、不讲礼仪的行为习惯,以此增强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认同感。

(三)开展道德文化教育活动

道德文化教育不同于文化课教学,单纯地大小会议讲话、苦口婆心阐述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即使有些学生能够背诵若干道德文化方面的经典语录,大道理头头是道,但在生活实践中,其道德文化素养的表现则是另一回事。在这方面,那些从外地流动到农村学校来的学生的情况则更为明显,因为这些农村学校的领导、老师就没少跟他们讲述道德文化方面的道理和要求,不少的问题没有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没有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摹仿、应用。学校的道德文化教育活动无疑是这些流动儿童接受道德文化教育的最好课堂。一是农村学校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道德文化教育活动,像“文明礼仪伴我行”校园环境建设,强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推荐、评选和学习道德文化标兵,让流动儿童向身边的道德文化标兵学习等等。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道德文化教育活动,像以道德文化为中心的主题班会和主题中队会,以道德文化为内容的班级文娱活动,以道德文化为对象的社会调查活动,还可以专门组织以流动儿童为主体的活动,像地方风俗民情的体验、社区道德文化特点研究等等,都可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三是结合某一时期流动儿童出现的具体问题专门开展一些道德文化活动,像黄沙港中学针对流动儿童生活散漫、纪律观念淡薄的问题,专门和边防派出所的民警联系,请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军训,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问题,还增进了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的融合。

(四)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的主体是其自身,农村学校的任何针对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活动,最终都要在这些流动儿童身上起作用。因此,调动这些流动儿童的积极性就显得相当重要。既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道德文化在今天的学习和日后的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他们自发接收道德文化教育;又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班级、当地社区所组织的各种道德文化活动,让他们在形形色色的道德文化活动中感受到道德文化的力量,从而产生培养自身道德文化素养的紧迫感。此外,需要班主任、人文课程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选取相关道德文化的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让流动儿童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确立他们正确的观念。只有流动儿童接受道德文化教育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学校流动儿童道德文化素养培养的目标才能实现。

(五)开展流动儿童教育研讨

专门针对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对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在开展道德文化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也在情理之中。然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无成例可循,也没有人做过专门的实验,摸索出可供参考的方法,因此需要农村学校从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开展专门的校本教研。可以召开专题研讨会,通过亲身参与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的领导、教师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研讨,集思广益,以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案;可以专门选择问题出现的班级或年级定向开展实验研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定期组织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问题的研究沙龙,在自由的氛围中各抒己见,以求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共识;还可以采取课题研究、明确任务的方式,把相应的问题以课题或任务的形式,交给专门人员开展研究,定期完成研究任务,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实践。

(六)重视发挥家长教育作用

家长在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而流动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道德文化教育又有着许多的先天不足。要发挥流动儿童的家长在孩子道德文化教育中的作用,学校需要有目的地对家长进行辅导与引导。一是通过家长会宣传道德文化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以求得家长对学校道德文化教育的认同,从而支持学校对其子女的教育工作。二是通过家长学校培养和提高家长对流动儿童道德文化教育的水平,在传授他们教育方法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家庭道德文化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三是组织在家庭道德文化教育做得较好的家长,对其他家长进行现身说法,让听介绍的家长接受到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此外,学校还要定期收集流动儿童家庭道德文化教育的正面典型案例,提供给其他家长在对孩子道德文化教育时参考。为了提高家庭的道德文化教育效果,可以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以流动儿童对道德文化的期待促进家长对子女的道德文化教育。

农村学校流动儿童的道德文化教育看上去是一个软任务,不像考试成绩那样有看得见的成效,但是,对农村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流动儿童的成长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农村学校的领导、教师、流动儿童的家长必须全力以赴,而且教育行政部门、乡镇领导以及全社会都应该十分关注。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 宋艳.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从教育公平的视角[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5-7.

[3] 郑富兴.农村流动儿童道德成长的特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9):7-8.

猜你喜欢
流动道德儿童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流动的光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