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敏 刘红 黄志宽等
摘 要:对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进行了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20%井冈·蜡芽菌SC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开始进行2次用药,药后24d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显著,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综合药本与产量效益,建议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用20%井冈·蜡芽菌SC80ml。20%井冈霉素DP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一般,增产幅度小,目前在生产上不宜推广使用。
关键词:20%井冈·蜡芽菌SC;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82-02
水稻纹枯病是灌南县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常年达偏重以上程度发生。该病在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严重时可导致水稻死苗或不能抽穗,即使抽穗,秕谷较多,粒重下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较多,为了寻找更有效的防治药剂及最佳用药量,科学指导农民选择药剂,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药量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选择在新安镇闸北村6组一农户责任田,水稻品种为连粳7号,前茬为小麦,6月26日移栽,栽插方式为机插秧,试验田面积1 400m2。土质为中粘土,pH值8.2,肥力中等。试验田施药前水稻纹枯病处在发病初期(丛发病率达5%左右)。
1.2 供试药剂 (1)20%井冈·蜡芽菌SC(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20%井冈霉素DP(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1)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3)20%井冈霉素DP30g/667m2;(4)清水对照(ck)。每处理不设重复,共计4个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33.5m2,各小区随机排列。
1.4 施药时间与方法 试验进行2次用药,7月31日进行第1次用药,隔10d(即8月10日)进行第2次用药,每667m2药剂量对水45kg,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水稻纹枯病进入发病初期。
1.5 天气情况 试验期间以晴天、多云天气为主,仅于第1次施药后1d、3d、9d、16d即8月1日、8月4日、8月23日、8月24日出现降雨天气。
1.6 调查内容和方法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24d(第2次施药后14d)即8月24日调查病情发展情况。每个试验小区分别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情级数,计算防治效果。分级方法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3级:第三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1.7 药效计算公式
1.7.1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株数×最高发病级数)。
1.7.2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指增长率-处理区病指增长率)×100/对照区病指增长率。
1.8 产量调查
收获期测产,测定每处理区的稻谷千粒重及产量,分析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1.8.1 取样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667m2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3~5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
1.8.2 产量计算公式 单产(kg/667m2)=每667m2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106。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观察 药后对各处理小区进行安全性观察,未出现药害症状,水稻长势良好。
2.2 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试验表明:药后2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最好,防效达80.54%;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次之,防效为78.35%;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较差,防效为62.34%(见表1)。
2.3 产量比较 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这3个处理区每667m2稻谷产量分别为719.22kg、711.86kg、693.38kg,与ck667m2产量671.56kg相比,分别增产47.66、40.3、21.82kg,增产率分别为7.1%、6.0%、3.3%(见表2)。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井冈·蜡芽菌SC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用药,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增产显著,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对纹枯病防治效果相当、产量相近。综合施药成本与产量效益,建议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用20%井冈·蜡芽菌SC80ml。20%井冈霉素DP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一般,增产幅度较小,可能与多年长期使用该药导致水稻纹枯病菌产生抗药性有关,目前在生产上不宜推广使用。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对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进行了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20%井冈·蜡芽菌SC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开始进行2次用药,药后24d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显著,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综合药本与产量效益,建议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用20%井冈·蜡芽菌SC80ml。20%井冈霉素DP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一般,增产幅度小,目前在生产上不宜推广使用。
关键词:20%井冈·蜡芽菌SC;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82-02
水稻纹枯病是灌南县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常年达偏重以上程度发生。该病在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严重时可导致水稻死苗或不能抽穗,即使抽穗,秕谷较多,粒重下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较多,为了寻找更有效的防治药剂及最佳用药量,科学指导农民选择药剂,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药量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选择在新安镇闸北村6组一农户责任田,水稻品种为连粳7号,前茬为小麦,6月26日移栽,栽插方式为机插秧,试验田面积1 400m2。土质为中粘土,pH值8.2,肥力中等。试验田施药前水稻纹枯病处在发病初期(丛发病率达5%左右)。
1.2 供试药剂 (1)20%井冈·蜡芽菌SC(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20%井冈霉素DP(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1)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3)20%井冈霉素DP30g/667m2;(4)清水对照(ck)。每处理不设重复,共计4个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33.5m2,各小区随机排列。
1.4 施药时间与方法 试验进行2次用药,7月31日进行第1次用药,隔10d(即8月10日)进行第2次用药,每667m2药剂量对水45kg,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水稻纹枯病进入发病初期。
1.5 天气情况 试验期间以晴天、多云天气为主,仅于第1次施药后1d、3d、9d、16d即8月1日、8月4日、8月23日、8月24日出现降雨天气。
1.6 调查内容和方法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24d(第2次施药后14d)即8月24日调查病情发展情况。每个试验小区分别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情级数,计算防治效果。分级方法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3级:第三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1.7 药效计算公式
1.7.1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株数×最高发病级数)。
1.7.2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指增长率-处理区病指增长率)×100/对照区病指增长率。
1.8 产量调查
收获期测产,测定每处理区的稻谷千粒重及产量,分析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1.8.1 取样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667m2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3~5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
1.8.2 产量计算公式 单产(kg/667m2)=每667m2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106。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观察 药后对各处理小区进行安全性观察,未出现药害症状,水稻长势良好。
2.2 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试验表明:药后2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最好,防效达80.54%;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次之,防效为78.35%;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较差,防效为62.34%(见表1)。
2.3 产量比较 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这3个处理区每667m2稻谷产量分别为719.22kg、711.86kg、693.38kg,与ck667m2产量671.56kg相比,分别增产47.66、40.3、21.82kg,增产率分别为7.1%、6.0%、3.3%(见表2)。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井冈·蜡芽菌SC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用药,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增产显著,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对纹枯病防治效果相当、产量相近。综合施药成本与产量效益,建议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用20%井冈·蜡芽菌SC80ml。20%井冈霉素DP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一般,增产幅度较小,可能与多年长期使用该药导致水稻纹枯病菌产生抗药性有关,目前在生产上不宜推广使用。 (责编:张宏民)endprint
摘 要:对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进行了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20%井冈·蜡芽菌SC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开始进行2次用药,药后24d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较好,增产效果显著,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综合药本与产量效益,建议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用20%井冈·蜡芽菌SC80ml。20%井冈霉素DP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一般,增产幅度小,目前在生产上不宜推广使用。
关键词:20%井冈·蜡芽菌SC;水稻纹枯病;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1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82-02
水稻纹枯病是灌南县水稻上的常发性病害,常年达偏重以上程度发生。该病在水稻苗期至穗期均可发生,严重时可导致水稻死苗或不能抽穗,即使抽穗,秕谷较多,粒重下降,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目前市场上防治水稻纹枯病的药剂较多,为了寻找更有效的防治药剂及最佳用药量,科学指导农民选择药剂,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不同药剂、不同药量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田基本情况 试验田选择在新安镇闸北村6组一农户责任田,水稻品种为连粳7号,前茬为小麦,6月26日移栽,栽插方式为机插秧,试验田面积1 400m2。土质为中粘土,pH值8.2,肥力中等。试验田施药前水稻纹枯病处在发病初期(丛发病率达5%左右)。
1.2 供试药剂 (1)20%井冈·蜡芽菌SC(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20%井冈霉素DP(江苏绿叶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1)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3)20%井冈霉素DP30g/667m2;(4)清水对照(ck)。每处理不设重复,共计4个试验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33.5m2,各小区随机排列。
1.4 施药时间与方法 试验进行2次用药,7月31日进行第1次用药,隔10d(即8月10日)进行第2次用药,每667m2药剂量对水45kg,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水稻纹枯病进入发病初期。
1.5 天气情况 试验期间以晴天、多云天气为主,仅于第1次施药后1d、3d、9d、16d即8月1日、8月4日、8月23日、8月24日出现降雨天气。
1.6 调查内容和方法 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施药后24d(第2次施药后14d)即8月24日调查病情发展情况。每个试验小区分别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情级数,计算防治效果。分级方法如下:0级:全株无病;1级:第四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一叶片);3级:第三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二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叶片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1.7 药效计算公式
1.7.1 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对级数值)×100/(调查总株数×最高发病级数)。
1.7.2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指增长率-处理区病指增长率)×100/对照区病指增长率。
1.8 产量调查
收获期测产,测定每处理区的稻谷千粒重及产量,分析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
1.8.1 取样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3点取样。每点量取21行,测量行距;量取21株,测定株距,计算每667m2穴数;顺序选取20穴计算穗数。取平均穗数左右的稻株3~5穴(不少于50穗),调查穗粒数、结实粒、千粒重。
1.8.2 产量计算公式 单产(kg/667m2)=每667m2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g)/106。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观察 药后对各处理小区进行安全性观察,未出现药害症状,水稻长势良好。
2.2 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 试验表明:药后2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以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最好,防效达80.54%;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次之,防效为78.35%;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较差,防效为62.34%(见表1)。
2.3 产量比较 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20%井冈霉素DP30g/667m2这3个处理区每667m2稻谷产量分别为719.22kg、711.86kg、693.38kg,与ck667m2产量671.56kg相比,分别增产47.66、40.3、21.82kg,增产率分别为7.1%、6.0%、3.3%(见表2)。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井冈·蜡芽菌SC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用药,对纹枯病防治效果好,增产显著,宜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20%井冈·蜡芽菌SC100ml/667m2、20%井冈·蜡芽菌SC80ml/667m2对纹枯病防治效果相当、产量相近。综合施药成本与产量效益,建议防治水稻纹枯病每667m2用20%井冈·蜡芽菌SC80ml。20%井冈霉素DP对水稻纹枯病防治效果一般,增产幅度较小,可能与多年长期使用该药导致水稻纹枯病菌产生抗药性有关,目前在生产上不宜推广使用。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