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及水平提升之我见

2014-03-11 17:28:44许鹏奎蔡中宏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观念研究生智慧

许鹏奎,蔡中宏

(兰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不仅应在知识、素质、能力上高一层次,而且更应该在研究与创新能力方面体现优势。但从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看,确实存在诸多现实问题[1],致使人们对研究生教育预期目标的实现心存较多疑虑。鉴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的亲身感受,就制约硕士研究生学术能力及水平提升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浅见,期望能为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尽微薄之力。

一、学习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基础

1.实现三个转变是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点

一是学习观念的转变。无论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内容的选择,还是学习方法的更新,都受制于学习观念的影响。我们既要继承人类学习史上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思想和观念,又要根据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积极吸收,大胆借鉴当今世界先进的学习思想和观念。要从传统过时的学习观念中解放出来,依学习的本质、学习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指导和变革我们的学习。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以已有的知识、新的视野,积极开展基于某种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问题、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的创新学习活动。这需要我们转变功利化的学习观念,树立责任学习的观念;转变片面学习观,树立全面学习观;转变纯知识性的学习观念,树立素质学习的观念;转变被动学习的思想,树立自主性学习观念;转变维持性和重复性学习观念,树立创新学习观念;转变阶段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要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种主体的主要表现为对学习对象的选择性、学习过程的自主能动性和学习成果的创造性。对研究生,其学习主体的建立,就是建立在自主学习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2]。在这种自主能动的心理建构活动中,他们不再是迫于社会和外界的种种压力而学,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有一种强烈的渴望和追求精神,进而转化为增强学习能力的内在力量。要确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学习目标。倡导创新学习,实现从知识注入型学习向创新型学习的变革,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达成创新学习的目标,关键点还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注重创新人格品质的铸塑。需给研究生一个开发潜能的空间,一个开发潜能的选择机会,一个开发潜能的展现机会。要坚持将探究性学习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与“探究”往往密不可分,“学习”中必有“探究”,“探究”中必有“学习”,无“探究”难以创新。探究性学习的内容和时空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过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它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可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问题及手段,依据研究问题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实践、探寻解决问题的路径。对其学习评价要兼顾过程与结果。三是思维习惯的转变。变革以往本科生的“接受—消化—应用”的思维方式,以“吸取—思考—创新”的思维方式取而代之,力求实现前者的“消化”向后者“思考”的质变。还要清除影响我们思考清晰度的一些陈旧习惯,如从众习惯、刻板印象习惯。克服从众现象,首先要有勇于接受所有挑战的心态,无需担忧因与别的学者的观点有冲突而盲目随从,或仅信奉于一些资深学者的思想,致使自己的思考无力解脱于依赖。其次,坚持不固执。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观点提出质疑,别闷闷不乐,耿耿于怀,以大度、柔软的心灵省思质疑所在,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终就能体会到一种通达的境界。在选择一种思考问题的角度时,要注意换位思考,这有助于自己更好地理清思路、创新方法、改进策略。力戒因受看待问题视角的局限性,或解决问题方法的欠缺性,而不知不觉地将自己的想法与通常的看法、熟悉和所期待的想法相契合。刻板印象习惯是指一种过度概括化的偏好,形象地说,刻板印象是关于很多观念的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心理仓库,每种事物都有自己的位置,这里没有比较、分类、选择,仅是储存。任何东西都预先储存、预先决定和预先判断。这就往往会阻碍人的思维活动,剥夺生命的无限多样性,并对开展学术研究有很多不利,这要避免对问题的认识先入为主,以免歪曲对现实的认识。

2.充沛的学识知识是增强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石

一个人的能力虽说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但主要还是必须根据扎实的后天理论习得与实践训练,才能发展出来。例如,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假若他对于基础物理一点都不懂,他绝对不会空穴来风,提出这些科学定律出来;牛顿也认为,自己能够看得远是因为站在伽利略等知识巨人的肩膀上。由此可见,创造力虽然需要某些“灵光乍现”,但充沛的学识知识绝对是创造力的基石,它也是增强研究生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研究生欲丰富自己的学识知识,关键在于对知识的理解上把握好三种概念性知识的关系。因为,学术研究须以各种理论为指导,而对重要理论的理解深刻程度直接会影响到研究的成败,这也是丰富学识知识的必要条件和做好研究的重要基础。概念性知识可按知识概括、组织的程度分为概念、原理、理论三种类型。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3],也是指学习者有关一类事物关键特征的心理表征。有的概念较具体,可通过对概念例证的观察,得到其关键特征的印象,有的仅为定义性则不能。其“观察”的含义是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去感知。原理是表明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知识,各学科中的定理、定律都属于这一类型。理论是由若干原理按一定关系组织而成的基础上形成的知识体系。对于理论能否理解得透彻,关键是在于对概念、原理是否做到真正理解会用。概念性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性和组织性。其概括性主要指这种知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一种心理模板以使我们理解和简化周围世界;组织性主要指知识内部有着相互的紧密联系,如几个不同概念可相互联系构成更复杂的概念或原理,几个概念和原理可构成理论的基础。概念性知识不同于事实性知识,它可与其他的概念、原理发生密切联系并可以概括描述、涵盖许多具体并有共同特征的事实,记住概括性知识可减轻我们记忆的负担;使我们预测未来,解释新现象以应对新颖而不断变化的环境;可作为构成新的更复杂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概念性知识是各学科知识的主体。

二、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1.实现三大跃迁是提升研究能力的有效路径

研究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探究,研究创造价值已成为学术界广泛的共识。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建立在坚实的研究基础之上。目前较为常见的现象是,硕士生对于记忆性、显性知识的提问通常作答比较好,但对于带有思考性的提问作答显得乏力。如文献综述习惯于以作者为线索进行简单罗列,少有按一个适当的思考逻辑线索展开综述,不太懂得对相关文献怎样 “加工”,不清楚如何对各个研究的核心观点和研究之间的关联进行提炼。要追其因,并非在他们肚里无道理、脑里无理论,是心里无问题。无问题就难以产生思想,无思想就难以达到智慧的境界。就其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提升路径来讲,主要通过创新学习使其按照“知识、思想、智慧”三大递进跃迁之路径更为有效,另外要重视其他一些关键细节。

知识、思想与智慧间存在着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知识不等同于思想,更不等同于智慧,但思想、智慧绝非无根之源的 “虚构”,均须一定的知识作支撑。知识是处于对某种现象具体的、有限的把握,要实现其超越有待于知识的进一步提升或升华,即思想。虽然它超越知识且高于知识,但不是最理想的结果。世间存在着繁多乃至彼此对立的“思想”,其间本身不很通透或圆满,因看待问题视角不同各有其理,时常难以定论而做出选择,这就须依靠智慧力量。智慧需通过思想的提升得以生成,当做到不同思想融会贯通、圆融无碍时即意味着智慧的显现,智慧乃为消除思想藩篱的“大思想”,说的是“一”而非杂多,讲究的是圆融而“通”。知识、思想与智慧的使用范围呈渐次拓展之势,知识往往针对具体对象展开,使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思想是对具体知识的某种抽象和概括,虽具一定普遍性,可在面对思想派别林立乃至对立之情,也会存在视野的局限性;智慧可融合不同思想边界,将彼此对立的各种“小思想”吸收、融合为大思想、大智慧,视野亦随之广阔无限。三者各有其重要性,知识有“小”用,思想有“近”用,智慧有大用、远用。对简单的具体问题,知识更有效,思想远之,智慧则更远。要使学术研究很有水平,必须学得精深,思得精微,一丝不苟;学、思结合,思、研结合,研、写结合,融会贯通、相互促进,升华为个性的判断和思想,形成个人化的智慧。化“识”为“智”,必须以学习为根基,厚积底蕴;反思是关键,吐故纳新;实践是动力,蓄势待发;写作是突破,孕育思想。智慧要立足于学习,着力于思考,实践中检验,写作中生成,四方面相辅相成、环环相扣。若能持之以恒的这“四项修炼”,定会由一名“知”者变成“智”者。

2.遵循三个步骤是提升研究水平的关键细节

写论文是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的必经之路,这可遵循三个重要步骤。一要追寻研究论题是否新颖而独到。这是研究的起点。审视研究论题可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广泛地去阅读跟自己领域有关的论著,这非常重要。可使我们搞清研究论题的来弄去脉、论题的立论依据与事实根据、论题的利弊与开拓空间。其次,跨领域的思维。以自己原本的学科背景知识,去诠释新的领域研究。这需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知识的再生点,转而以新的视角形成问题焦点,提出一个新颖而独到的论题。此外,也可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去审视。若无法在论题与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也可在资料分析结果的诠释上发挥创意,产生一些新的想法,或者采取不同的角度,呈现异于他人的创意。二要考问研究的逻辑思路是否严谨清晰。这是创新的关键。逻辑思路在结论的推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叶圣陶对思路有一个比喻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4]某种“思想”的表达有其表达过程及一定的内在逻辑,或为研究指向所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要通过语言表达形式,理清从属中心论点各分论点的关系,以整体形式体现研究主旨。其中是否体现有闪光的思想相当重要,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学术研究要思想领先的意义所在。当然也要讲究结构的精巧力求神形相依。因此,论题定后,要再次思考写作思路,策划研究框架,不断考问我的论题及论点是什么?对其论点是否有足够的论证?论点与论据是否形成了清晰的思维链条,这一过程,有认知,有选择,有扬弃,有坚持。这样就可以避免论题一定就信笔写来造成文不对题的弊端。三是懂得如何揭示创新点的一些方法。这是创新的重点。它有层次性,提出新观点、观念或理论体系;提出有价值、有科学意义的新题;开拓前人尚未涉及的研究领域;以新视角发掘研究客体蕰含的思想意义和潜在内容;以被忽视、或他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本学科的课题;以新材料去证明、弥补原有研究成果的欠缺。创新点的论证要立足于确凿的事理依据与事实证据进行阐述,事理依据包括已被时间与实践证明了的公理、法则和其他人的名言、结论。事实证据通常是一种单独出现、存在于过去和当前的、不具有预测价值并且只能通过观察而获得的内容类型,具有点滴形或孤立性、抽象概括水平较低等特点,要平时积累。创新点的揭示往往需要事理与事实的论证紧密结合,逻辑关联,推导合理和自圆其说。

三、创新能力:学术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

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着力于三点:一是洞察新问题的能力。就是能够发现或找到真问题,进而找准问题的内核,使研究向问题靠近。然后理清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这是学术研究中根本性、稳定性、纲领性的灵魂,再围绕基本问题确定研究范畴(内容轮廓)。若把基本问题和范畴以类似于写出的汉字“丰”作比喻,中间那一竖画可代表基本问题,表示研究中要一以贯之,横画就代表范畴。“丰”的横画始终与竖画相连,意味着范畴由基本问题而定。二是寻求新思路的能力。研究能力,实际体现的是寻求新思路的能力。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研究者对解决该问题的思路迥异,这一现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思维决定视野,进而决定思路,这实际体现着一种方法论的意识和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不同,但分析问题的逻辑路线大致相同,对问题要作具体分析,再以作出的分析结论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或视觉。三是产生新观点的能力。这既依赖于研究者平时长期的实践积累与反思,还须清晰地理解形成观点的因果关系。这之中,常存在很多易混淆的东西导致大量错误产生。如本来无因果关系而误认为存在因果关系;仅仅看到了简单、明显的因果关系而未看到复杂和细微的因果关系;相信因果关系和物质力量有关,和人类事物无关。摆脱这种混淆要理解四种事实:一个事件可先于另一事件发生,但未必是另一事件产生原因;并不是所有因果关系都是有力和必要的;人类事务中存在不确定因素——自由意志[5]。对研究的问题要从大处着眼细微处着手,往往这里能引发对大问题的突破性思考,小中见大的意义不可忽视。懂得所有的创新在一开始都未必那么完善、成体系、震撼人心,很可能还有较多不完善之处。细微处着手就有可能发现原有的缺点和问题而采取新思想新方法的成功应用[6],通过自己的想法和实践,就有可能超越和取得新的实效。另外,新观点的语言表述力求准确、精炼,否则难于在理论上凸显创新。

总之,要使硕士研究生真正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必须要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学术研究创新举动即“问题”意识;要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只有形成具有独立的精神,才能“自由地思想”,才能得到自由的思想;在思想上要有这样的认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是学生自己构建的。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以不变的“自学”来应付生活中的万变。在知识“构建”中,外在知识内化时,能经过反复思考、质疑,不断生发创造。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兴趣、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学生能力的提升还有待于亲身实践。如今我国高校学生的实践条件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尤其大学的开放办学,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比过去大幅增加。从高校内部看,实践教学设施不断增加,学生实践机会更多更好。在校研究生要主动投身于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去,使所学理论得到升华,使思想境界有新的提升。

[1]王嘉毅,陈富,郭思含.甘肃省属高等院校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过程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4):24-30.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N].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78-83.

[3]汪瑞林.访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学校教育需要微创新[N].中国教育报,2013-12-14(3).

[4]黄总明.谈思路教学[J].语文学刊,2010,(12):170-171.

[5]拉吉罗.思考的艺术(第10版)[M].金盛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41-44.

[6]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逻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

猜你喜欢
观念研究生智慧
维生素的新观念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有智慧的羊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教育与职业(2014年1期)2014-01-14 02:56:32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中国火炬(2009年8期)2009-07-24 14: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