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扬
高等音乐院校的艺术实践是与教学、科研、创作工作同等重要的工作内容。艺术实践既包括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如专业基础课的课堂教学、课后练习、小组观摩,还包括教学实践环节之外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更为广阔的实践形式。
学生艺术实践是高等音乐院校艺术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课程实践、集中实践、自主实践以及社会实践四种主要形式。学生的艺术实践具有以下七个显著特点:
一是全员覆盖,所有的高等音乐院校的学生在修业期间都必须参加艺术实践活动,一般来说高等音乐院校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实践学分的形式从制度上加以保障;二是内容多样,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在空间上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在形式上可以是常见的音乐会、专业比赛,也可以是采风、大师课等;三是活动的递进性,根据专业教学特点的不同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不同院系和专业会安排循序渐进的实践活动,如音乐学专业在低年级一般采用采风的形式,高年级则可以撰写专业学术评论;四是全程体验,这一点在表演专业表现得最为明显,学生要体验从排练、演出再到舞美、道具、音响、剧务等一切可能实践的角色;五是实践的示范性,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一般都会把专业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的实践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利用他们的专业示范性,更好地带动相关专业师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六是组织的有效性,高等音乐院校一般都成立专门负责学生艺术实践工作的艺术实践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学生处、团委、教务处以及各教学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构成;七是社会服务性,学生艺术实践一般与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等发挥高等音乐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活动紧密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又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教育评价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大约是在1973年。其标志是大量的教育评价方面的杂志、专著的出版。大学里开设了评价课程,有的还成立了专门的教育评价研究机构。“在这个时候,评价者越发认识到评价的技术必须把先前取得的结果看做重大研究的前提,满足评价委托人的信息的需要,提出重要的价值问题;处理现实的环境;符合诚实的基本要求,满足精确性的要求。”我国教育评价走入正轨化大致是在1990年。原国家教委于1990年11月和1991年4月分别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和《教育督导暂行规定》,使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逐步正规地开展教育评价工作,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在这个阶段初步建立了教育评价制度,建立了全国性的教育评价研究组织。
国内外有关高等教育的评价研究并不鲜见,研究领域也涉及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等。但是对于高等教育子系统之一的高等艺术院校的评价研究并不多见。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类专业教学评价,如美术教学评价、音乐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评价,况且这些评价研究更多的是指向于与基础教育密切相关的师范专业或者是普通高等院校中的艺术专业,因此其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有待商榷。
同样,由于上述研究现状的存在,对高等艺术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音乐院校的相关评价研究更是相应薄弱,对艺术实践这一高等音乐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的研究尤其是评价几乎是空白,相关研究仅仅限于对普通高校开展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和对高等师范教育音乐教育专业实习的改革与实践研究,与高等音乐院校这一最重要的艺术实践工作主体比起来,理论研究的侏儒与教育实践的强大之间形成巨大落差使大多数高等音乐教育工作者深感研究急迫。正如西安音乐学院院长赵季平所指出的:应分别建立艺术学科的人才评价标准,把严格评价与模糊评价,艺术水平与文化水平,专家意见与群众意见,获奖情况与社会效益结合起来。
因此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入手深入研究高等音乐院校的艺术实践,构建高等音乐院校艺术实践评价体系不仅是理论研究所需,更是现实发展所迫。
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应从教育评价的学科视角出发,对艺术实践的内涵、特征、实现路径、运行机制等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这一研究应采用横向的比较研究和纵向的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比较国内外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经验与模式,梳理高等音乐教育艺术实践改革发展脉络,探索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艺术实践发展走向。可以通过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艺术实践评价体系的个案研究,归纳、整理出适合构建我国高等音乐院校艺术实践评价体系的理论模式。
构建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的重点是要建立针对学生艺术实践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评价活动是对评价对象的优缺点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因此首先要掌握真实的评价对象,具体说就是把抽象的教育事务变成具体可测的行为化指标。因此构建一套适用于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不仅是本研究的逻辑起点,更是本研究的重点。同时在每一条指标上附有量化方法、权重系数以及结果的计算方式则可以简化评价的操作规程,增强评价实施的可行性。
与此同时,增强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研究的有效性和适当性也是构建体系需要着重考虑的另一个问题。由于效度比信度更能反映评价的质量,因此对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的研究在外在效度、内在效度和结构效度上都要有很高要求,而正确处理评价体系中各方面相关利益者的相互关系、权利和义务以及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则是增强教育评价研究适当性的重要途径。
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还应该包括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评价主体、实施程序、方法技术的质量保证等等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除了上文提到的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还会涉及到案例分析法和统计测量法等方法。
在理论上,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的研究将从教育评价的角度对高等音乐院校的艺术实践进行系统研究,在理论层面拓宽了教育评价的研究视界,对教育评价学科发展的丰富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一从评价的角度切入而对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展开的研究,将扩展对高等音乐院校这一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群体研究,丰富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音乐教育的研究内容。这一研究有可能会带动起一个高等音乐院校艺术实践和高等音乐院校教育评价的交叉研究群。
在实践上,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的研究可以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的发展脉络,进而为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尤其是艺术实践评价工作提供现实依据,为相关教育政策决策提供参照依据,极大提高艺术实践评价工作的效率。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艺术实践管理体系的实施模式将对高等音乐院校艺术实践工作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提高艺术实践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提升艺术实践自身的品质,进而促进高等音乐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