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比如贸易逆差问题、高附加值服务出口较少问题、国际竞争力较弱等,其根源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急需加以扭转和改变。
合理而优化的服务贸易结构才能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新兴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使全球服务业的结构朝着科技型、知识型方向转变,与科技密切相关的服务业、以高科技为手段的服务贸易,在国际服务贸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可是,目前我国在服务贸易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以高附加值为特征的高科技服务相对落后,服务贸易还没有达到较发达的阶段。同样,传统服务业占据服务贸易的大多数,比如运输、旅游、建筑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领域,达到服务贸易量的一半以上,显然与当今服务贸易发展的大趋势相左。2013年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出口额为376.5亿美元,同比下降3.2%,占比为17.9%;运输服务进口额为943.2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占比为28.7%。旅游出口总额516.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在我国服务出口总额中占比为24.5%;旅游进口总额12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6.1%,占比由上年的36.4%提升至39.1%。可是,由于技术、知识等方面的落后,或者由于制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高附加值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保险、金融、咨询、通讯、广告、影音等领域,发展滞后,不能在服务贸易中占有重要份量,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不够合理。
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也有许多不合理的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缺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顺,由于缺乏充分论证和实践检验,服务管理体制的机构设置不能体现高效能,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的政策制度方面不协调,没有统一的推进服务贸易的管理协调机构。有关职能部门在服务贸易行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存在一些中间地带,存在漏洞,不能形成有效的协调的管理效能。有些部门对隶属系统实行垄断,其业务也只限于管理直属系统,有些部门对直属系统实行保护主义,造成了行业垄断经营,比如:邮政、电信、民航等不同程度地存在垄断,不利于促进行业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更不利于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由于规模化程度低,在国际上难以与跨国公司相抗衡。
因为服务业是由许多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国际服务贸易所涉及的领域范围也很广泛,所以服务贸易必须要有统一的整体的协调和管理。
我国虽然近些年建立并颁布了一些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比如《海商法》、《保险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广告法》、《建筑法》、《律师法》等,但是整体来看,与世界上其他商贸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立法还严重滞后。
当前,在全球经贸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还没有一部专业的国家级的服务贸易基本法律,因此应该在其他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我国的国际服务贸易法,为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尽管已经颁布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可是可操作性不强,比较抽象,立法层次低,很多都是行政规章制度。有的甚至与现行法律相冲突,有的与国际法不接轨,有的不能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的现实需要。
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缺乏,特别是专业的高级人才更是缺乏。服务贸易是一种智力密集产业,从全球商贸发展趋势看,服务业正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更需要外向型高级专业人才。
目前在我国,虽然对服务贸易有所重视,学校教育和专业培训都在进行,但是很多教育学习脱离实际,质量不高,技能缺乏,不适应服务贸易专业需要。同时,我国优质人力资源大都聚集在经济发达、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在一些经济落后、教育水平不高的地区,服务贸易的人才更是短缺,服务贸易发展更是滞后,所以我国的东西部服务贸易发展也就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