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救”须考量污染成本

2014-03-11 09:40张华强
中华环境 2014年9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页岩污染

“企业自救”须考量污染成本

企业不能把为社会创造财富作为可以污染环境的理由,只有有远见的企业家能够在环境责任的担当中不断解决问题,才可能破解生产和环境不兼容的难题。

■专家名片

张华强

中国管理科学院研究员

世界能源研究所(WRI)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中国页岩气储量高达30万亿立方米以上,居世界第一,几乎是美国的两倍。然而该机构在公布这个好消息的同时,也预言这些页岩气全部开采会成为一场灾难,似乎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不可避免。这就引发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企业在资源开发中所创造的价值是否弊大于利?可以肯定,只要有远见的企业家能够在环境责任的担当中不断解决问题,一定能够打破类似预言的魔咒。

切勿被错位的假设所误

其实,我国早有专家称页岩气开发不过关或酿灾难,有关对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的警告的确值得警惕。作为局部与全局、眼前与暂时等时空利差的存在,企业始终处于产值增长率与环境污染度矛盾的核心。但是,该预言隐含着上述矛盾无解的假定不足为凭,其错误在于把可能出现的污染当成了必然会出现的后果。

8月底央视《对话》栏目的一期节目中,已经对页岩气开采中污染的可能与必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压裂式开采作业中,压裂液的确有可能渗入到地下水,渗到饮用水当中去,而且在美国确实发生过。但类似的事故并非页岩气开采所独有,在别的钻井开采中也会发生。从技术角度讲,可能出现的环保事故每一种都是可控的。况且在美国出现的页岩气开采事故,并不代表整个页岩气开发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假如上述假设成立,为了避免污染环境,我们只好停止页岩气产业的开拓。其正当理由之一就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果真如此,美国等技术先进国家的大佬们正可以偷着乐。由于页岩气迄今为止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资源,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没完没了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技术日趋成熟,正可以形成领先、垄断优势。换句话说,当所有国家都力图立足于以自己脚下的资源维系经济发展,尤其是清洁发展时,中国企业当然不能坐视。

告别匆忙增长的过去

当然,上述预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中国企业在处理发展与环境责任之间的关系中确实走过一段弯路,发生过诸多污染环境的恶劣案例。2009年我国首份上市公司环境绩效的评估报告表明,火电、钢铁、化工、造纸、纺织、食品饮料和建材成为7大重污染行业,其中有161家上市公司因为环境绩效评估不合格被列入“黑名单”。环境污染的重灾区有色金属行业几个月内连续出现紫金矿业、中金岭南等严重污染事件。紫金矿业采用的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低成本采矿模式,将含铜酸性污水倒进汀江,导致汀江死鱼及水质变绿,直接经济损失达3187万余元。

环境污染度与产值增长率之间之所以在过去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主要与经济增长方式有关。在被哈佛大学经济学荣休教授科尔奈称为“匆忙”的增长中,较长时间的高速增长背后难免鱼龙混杂。然而即使在“匆忙”的增长方式下,掠夺式、野蛮式的生产也为道义、法律所不容。在企业方面,那是在不正当管理中心存侥幸。紫金矿业虽然按照有关规定设置了循环利用废水的环保设施,但积累到一定时间之后,处置不能再循环利用的废水需要较高的成本时,就铤而走险,不定期通过排洪道直接排泄废水。时任紫金山金铜矿矿长的陈家洪等直接责任人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监管方面,尽管在GDP驱动下有地方保护作祟;但对违法经营的放任主要还是出于权钱交易下的渎职。在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中,复杂的官商关系使监管很难到位,时任上杭环保局局长的陈军安因此获刑19年半。

迎接解决问题的时代

随着市场建设的规范和科技的进步,更多的事实证明,企业发展与环境责任之间的矛盾并非无解;相反,在零和关系的消除中正可以催生一些新的经济形态,如生态农业、绿色产业等等,使得一些真正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它们在优化了环境的同时,也为自己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社会美誉。当发展模式从“匆忙”增长向和谐增长方式转变时,走出同质化竞争的“红海”更是如此。

应当承认,在企业发展中承担应有的环境责任会加大成本,使得企业转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因为如此,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机制才具有积极的意义,才能有效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逆选择。正如马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指出的那样:“过去,一个企业抓住一次机会就发达了,再抓住一次机会就伟大了,现在不是,不能为社会解决问题的企业称不上伟大。”从抓机会的时代进入解决问题的时代,正是打破上述预言魔咒的重要途径。

从中石化此前在页岩气引发的能源革命中的开拓性工作来看,世界能源研究所预言的魔咒已经开始被打破。

强化环境保护的理念,在破釜沉舟中倒逼各种瓶颈问题的解决。在组织对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的工作中,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反复强调,作为企业来讲,环保的意识或者采取环保的措施,不要等着公众去监督你,也不要等着媒体去监督你,也不用等着政府去检查你,要发自内心的把环保、把对环境负责任,作为公司的一个本意或者是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显然,环保意识需要通过环保措施的到位来体现。假如不厘清走捷径的心态,不可能直面问题的解决。

坚持不懈地进行技术创新,在真正解决环境瓶颈中形成核心竞争力。世界能源研究所上述预言的一个根据是,页岩气开采是将数以百万升计的水、沙子和化学药剂一起注入页岩井下。如果回流水没有被妥当处理,就会污染地下水。中石化传来的消息表明,这个问题已经通过技术创新被解决。他们在施工中采用几层套管隔离,外边用水泥封死,与地表水完全隔开;废水回采后100%重复利用,同时解决了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严格自律,在努力兼顾相关主体利益中合作共赢。包括新能源在内的环境友好产业技术比较繁杂,即使管理层对环保指标要求的很严,也不等于在执行层面不出纰漏。任何一个细微环节的失察,都有可能造成重大环境事故。因此在企业内部必须形成严格的自律机制和良好的企业文化,即使在微观层面也不能仅仅以绩效论英雄。否则,那就会导致本位主义泛滥,相互博弈,很容易丢掉环境保护必须具备的协作精神。

■延伸阅读:

《社会问题成本》中的相互性解释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科斯曾在1960年发表过《社会成本问题》的著作。他指出,制度的变革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成本的分摊机制而且让市场来实现”。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企业生产产品实际上包含了两种类型的成本,一种是企业组织生产的内部成本,另一类是生产过程中产生“负外部性”带来的公共成本,两种成本相加就是社会总成本。在社会总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内部成本越低,造成的环境代价就越大,公共成本也越高。

过去的市场准则对于企业生产行为造成的公共成本视而不见,对于企业而言,通过尽量低的内部成本控制追求效益最大化,这种行为是市场准则所允许的,也更加符合自身利益,因此企业缺乏改进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造成污染的动力。未来政府要全面推动环境整治,除了行政手段外,还需要从改变市场的游戏准则着手,通过市场手段把“外部性”内部化,把公共成本转嫁到企业头上,让企业为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埋单。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页岩污染
未来30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发展趋势预测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种页岩封堵性评价测试方法
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对策
美页岩油业很受伤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页岩气新矿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