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一趟荡气回肠的巴士

2014-03-10 00:05刘荒田
海燕 2014年3期
关键词:巴士白人儿女

刘荒田

午后的旧金山,阳光之好,令人觉得枯坐室内是浪费健康和自然资源的罪恶。出门,坐上29路巴士。穿过金门公园之前,乘客不多不少。这个时刻,上班的上班,学校放了暑假,坐公车的多半是闲人。路旁的细叶桉轻柔地拂扫车顶,过分活泼的阳光,碎金似的撒在车内。心情宁静,没有什么值得忧虑,也没有欣喜。

在加利福尼亚大道换乘开往唐人街的1号电车后,情况却不同。涌上十多位小学生,一色杏黄圆领衬衫,那是制服,裤子则自由化,或长或短。该是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童嗓浏亮,车内马上变为百灵鸟栖息的春天林子。是学校组织的外出活动,可能去美术馆、展览馆参观,可能去养老院、医院探望,可能看表演,参加某项比赛。带队的老师一前一后押阵,领队的中年女士兴冲冲地高声吆喝,英语带点中国口音。在美国,把小学生带到校外一点也不好玩,出芝麻绿豆大的事,摔跤啊,打架啦,损害财物啦,(还没说到失踪和绑架),领队的担上无穷干系,轻则挨警告、炒鱿鱼,重则被检控。

然而“人之患”理所当然地负担的忧患,和孩子们无关。看他们那高兴劲!排队进车厢,四散开来,找到座位,规规矩矩地坐下,好奇地东张西望。坐在我前面的女孩子是华裔,圆圆的脸,两只虎牙,笑起来特别可爱,忙于和坐在对面的同学用手势玩我看不懂的游戏。

我扫视一张张小脸,不同的肤色,相同的语言——英语,尽管父母可能来自别的国家,但在有“大熔炉”之称的国度,这一代将无一例外地被铸造为“美国人”。

左侧双人椅上的两个女孩,一个白种,一个黑种,紧紧地挤在一个座位,说不尽的悄悄话。不是座位不够,而是因为刚刚勾了手指,要做“最好最好的朋友”。我注意到,每个学生胸前,贴着纸做的名牌,上面打印的是校名和学生姓名,以及带队老师的联系电话。这是教务处的细心处,怕有人走散,找不到队伍。Sutro! 校名为什么这么熟?不就是我的儿女上的小学吗?对哩,这队伍就是在第12街和加利福尼亚街交界处上来的。

——Sutro小学,普通的公立学校,于我却有特别的意义。它负载的,不但是儿女的童年,也是家长的黄金岁月。30年了!不满7岁的儿子,每天被妈妈送进学校,妈妈背上,是两岁的女儿。4年以后,从幼儿园毕业的女儿,也进了这所学校。那时,妻子上班,由我送儿女上学。或者牵手,或者紧张地跟在后面,目光追着奔走的身影,路旁是凶猛的车流,粉红的夹竹桃,灿烂的杜鹃花。这日常画面,也许当时一点也不在意,被生活压得喘气不赢时还抱怨。然而,到了垂暮之年,依恋不已的就是它。最近,每天大早出门买报,一个少妇送一儿一女上教会办的暑期班。这迎面而来的三个人,我见一次注视一次,被兄妹的笑闹所吸引。我的驻足,回头,当妈妈的注意到了,投来疑问的眼神。我不好意思地报以微笑。年轻的妈妈当然不理解,我神思恍惚,并非图谋不轨,而是托“人”起兴,一首颂歌从心里飞出。

年轻的家长和幼小的儿女,是人生最华美的乐段。老来未必记住“樱桃树下春衫薄”,未必记住第一首羞怯的情诗;花前月下的絮语,死去活来的爱,这些以“欲”为动力的巨浪,不复在夕照下的心海激起涟漪。被中餐馆厨房的洗洁精腐蚀过的年青的两只手,各牵一个亲生骨肉,三个人霸占整条林荫道,在朝晖里欢快地走向校门,这镜头,却是终生珍藏的至宝。儿子上5年级以后,独立了,自己上学,回家,饿了,打电话到车衣厂请示妈妈:“能不能煮一个公仔面?”我仍得送女儿上学,五六个街区的一程,说了多少“狼外婆”和“大力水手”。雨天,我要抱她跨过街上的水汪,她上一年级上学期不抗拒,往后,得讨价还价,从“没人的地方才能抱”,到“进校门之前必须下来”。我37岁的生日,在日记本记下当天的一幕:儿女在吃晚饭前吵了一架,一个说“祝爸爸生日快乐”,另外一个非要废除老式称呼,叫“爹地”。

想到儿子六年级的语文老师——管教严厉的黑人马林女士,她邀我进教室谈话,离开时,墙角里罚站的黑孩子笑着向我吐舌头。想到操场管理员约翰和汤尼,我和妻子下班晚,是他们替我们照顾儿女。想到租住的小单位,后院中央的冬青树,圣诞节前带刺的叶子裹着红嘟嘟的果子,在学校参加过化妆游行的儿女,把玛瑙般的果子捡起,塞进客厅挂的白袜子里头,当圣诞老人的礼物。想到儿子的书包,女儿的花裙子。想起上初中的女儿在作文上的抱怨:“爸爸从来不拥抱我”。我低头揉揉老眼,怕泪水溢出。

权且移情到眼前,我用尽可能慈祥的眼光,把全巴士的“杏黄衬衫”爱抚一遍,在心里说,孩子们,你们是我的儿女的校友,我爱你们,一如我爱我的儿女;爱你们的学校,那里的教室、操场、黑板,都是我曾熟悉的,尽管马林太太早已退休——

然后,是悲哀。突如其来的伤逝,教心堵得慌。我老在问:为什么好东西都属于过去?随着年华老去,“今天比明天好”,变为和“任何照片都比此刻年轻”一般坚硬的真理。是啊,人生无论多么贫困卑微,只要拥有两样:健康和年轻,而人间并无战事和政治运动一类人为灾难,那么,总归是可恋的。好在,这两个前提不必量化为胆固醇、血糖、肾功能的读数,而可以像聪明人跳高,按照自己的能力降低横杆。可惜,好的都在后面,这一条实在叫人沮丧。即如今天,死死抓住以“Sutro”小学为名的救生圈,在回忆之海里载浮载沉,难以言状的今昔之慨;这样的日子,在将来依然被贴上“好”的标签,供我低回。问题在无休无止的“今非昔比”之后:前面怎么对付?一路给自己的生命做减法,减到临终,岂非负数?

我彷徨于无地。小学生们众多的迷人笑脸退隐在朦胧之外。我奇怪,邻座的老者,比我老得多,却如此安详。难道只是我自讨苦吃?

我来不及针对“如何活下去”的大哉问,展开深入的思辨,巴士上却发生了新事情。日头变毒之时,上来许多乘客。其中,至少5位是老人。看着拥挤的车厢,老人们安分地站着。一位白人老太太,一手挽白色手袋,一手握着头上的横杠,站在带虎牙的小女孩跟前。我以为孩子会干脆地一蹦,把位子让出来。不料她看了看白人老太太,并无动作。再看前面,没有一个学生给老人让座。这些老人的老,是彰明昭著的,有两个拿着拐杖。为什么可爱的孩子们,没有表现常见的、带点调皮的同情心?endprint

忍不下去,我要行动。简易的做法是自己让座。可是并非良策。我比最靠近我的白人老太太老。我让,于她可能是灾难——她将得出“这个中国老头认为我比他还老”的可怕结论,轻则拒绝,重则反击。那么,只好提醒小女孩。我尽可能慈祥地说:“请你把座位让给人家。”小女孩看看我,再仰看白人老太太,并无动作。白人老太太是彻底的慈祥人,她轻声对小女孩说:“不用,谢谢,我站着蛮舒服的。”女孩子难为情地扭了扭身子。就在这时,车子刹了一下,站立的乘客都晃一晃,哐啷一声,有拐杖倒下。

我开始冒火,哎哟哟,我的儿女的学妹不像话!我尽可能和颜悦色地对小女孩说:“请你读读背后的贴纸。”她扭转脸,读了。那是:“据联邦法律第49章第37条167款,必须给年长者和残障者让座。”“明白吗?”她点点头。“该怎么办?”白人老太太先向我点头致谢,再对女孩说:“不要动,我不坐。”女孩果然没动。唉,你是中国裔,中国人最能领会暗示,就你悟性低!我只好挑明了——“请你站起来,让人家坐”(我不用“老人”这一敏感词汇)。终于,女孩站起来,白人老太太如释重负地落座。

上来的老人更多,除了我“摆平”的一位,别的小学生压根儿没让的想头。我只好向老师求援。大嗓门的领队在巴士后部。我从人缝里找到她,向她打了几次手势,她终于挪到我近前。

我先尽可能礼貌地问好,再指着车的前半部。“请看,有什么不对劲呢!”我微笑着,但不满是抑制不了的。“怎么了?”她反问。“你的学生把老人座位全占了!”我指着车上的贴纸和座位。老师终于看清,一排老人可怜巴巴地罚站。

她如梦初醒,连说对不起,直起脖子吆喝:“孩子们,站起来,快!到后面去!”学生们齐刷刷地离开前面的座位。老人们坐下。车厢回归宁静。我的邻座,从头到尾,没发一声。所有乘客亦然,愤世嫉俗的,只我一人。

一件现实事件,尽管小之又小,但有正面作用——我不复纠缠于形而上的伤感,而专注于眼前。不错,眼前是败兴的。当然,不能就此指美国的年轻一代没有敬老的观念。我坐了这么多年巴士,所见的学生,让座的和不让的,比例约为二对一。中学生放学时,巴士上常常发生怪现象,空座位尽管多,但学生们宁愿站着。后来我才琢磨出,他们不想频繁地起立,所以预先放弃。

那么,为什么我的儿女的校友们成为例外呢?我越往下想,越觉得不宜作轻率的判断。并非说他们不让有理,而是情有可原。可能出于以下原因:一,年纪太小,伸手够不着横杠。站立时遇到车子急刹会摔倒,为安全计,老师要他们“不站”。二,他们上学放学,都坐校车。校车上没有老人,他们的意识中,还缺乏“让”的观念。老师方面,认为为时太早,没有教“敬老课”。三,外出是特例,带队的老师如临大敌,要求学生服从指挥。而座位,是老师上车时分配的,老师没吩咐站起来,他们只能乖乖地不动。

思维一旦细化,大咧咧的“道理”便给颠覆了。也许,较为理性的做法,出自白人老太太,她和颜悦色,让孩子坐着,这里面,充满的是理解,爱护。而我,太粗糙,太没风度了。

这么一来,我也部分地化解了由伤逝而来的沮丧情绪。在“一天不如一天”的岁月,既然“好”不可挽回,那么,就加强反省,努力建立一个“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的人格。自我完成是没有止境的,如此,我的晚年有得忙,庶几可甩掉徒然增加负能量的思绪,直到最后,平静、满足地翘辫子。endprint

猜你喜欢
巴士白人儿女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将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时期争取到的进步变革一手粉碎的 精读
天山儿女
新西兰杀戮事件凸显白人极端主义在全球影响之广
影史上第一个黑人与白人接吻的镜头,是他剪辑的!
江湖儿女
奇客巴士·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