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敬梁素改黄 颐符雪垠朱翠珍杜 娜
都江堰市中学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研究*
闫 敬1#梁素改1#黄 颐1△符雪垠2朱翠珍2杜 娜1
目的了解都江堰市中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流行情况,分析中学生自杀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都江堰市2所高中学校,6所初中学校,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及自杀自伤调查表、Beck抑郁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筛选中学生自杀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在2143名中学生中曾有自杀未遂者70人(3.2%),最常见的自杀方式为割腕(43人)。女性、初中生、抑郁症状、负性生活事件为中学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家庭亲密度高为保护性因素。结论中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检出率较高,应根据中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和防止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发生。
中学生 自杀未遂 相关因素
自杀未遂是个体自愿并主动地结束自己生命但未能成功、获得挽救的行为[1],自杀未遂作为一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和身体发育尚不成熟,自杀未遂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了解青少年自杀未遂的流行情况,探讨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可为今后对青少年自杀行为进行有效预防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
(1)对象:2011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都江堰市中学生进行调查。首先将都江堰市的所有在校中学生分为初中生和高中生,然后分别再进行分层随机抽样,于城市和农村地区各随机抽取三所初中学校,再于每个年级随机抽取2~3个班级。
(2)对自杀未遂的界定及排除标准:本研究对自杀未遂的操作性定义:①个体曾有主动地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的行为;②该行为致死性大,常需要不同形式的医疗干预。排除标准:患有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智力低下或不能理解问卷内容,拒绝参加者。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表2212份,剔除无效问卷(性别等基本信息缺失、量表漏填超过一题以上或填写内容完全相同),收回有效调查表2143份,其中男生1092人(50.9%),女生1051人(49.1%),有效回收率为96.9%。
本研究经过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经学校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征得当事人知情同意后进行调查。
2.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①一般情况调查表:主要了解中学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家庭类型、家庭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等。
②自杀未遂调查表:主要了解中学生过去是否曾有自杀未遂行为,以及自杀未遂者的行为方式与动机等。对于自杀未遂者的筛查,要求参与者回答“你是否曾经为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而伤害自己(如:割腕、喝毒药、跳楼等)?”等问题,对于自杀未遂行为有肯定回答者归为自杀未遂组,无自杀行为者归为对照组。
③贝克抑郁量表(BDI):Beck抑郁量表[2]是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的抑郁自评量表,主要是用来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BDI的每个类别分为四级,按症状严重程度来排列,即无至极重分别计为0~3分。经张雨新等[3]检测BDI的信度系数为0.879,Cronbacha为0.890。BDI的信效度良好,适用于中国人群抑郁水平的评估[3-5]。
④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该量表是由刘贤臣[6]于1997年编制,用于评定青少年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和应激强度。经检验结果显示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重测信度为0.69,该量表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该量表共27个条目,每个条目答案选项分为未发生与发生过两部分,未发生过记为0,如发生过则根据心理感觉分为五级评定,无影响计为1、轻度计为2、中度计为3、重度计为4、极重计为5。
⑤Barratt冲动性量表(BIS):Barratt冲动量表是国内外最常用的评估冲动性的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中文版[7]在中国人群的信效度检验显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80,重测信度为0.81,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共30个条目,根据每个条目发生的频度分为五级评分,即不是、极少、有时、经常、总是分别对应1、2、3、4、5分。量表的评分越高,说明个体的冲动水平越高。
⑥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 II-CV):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是由Olson[8]于1982年编制,国内学者费立鹏[9]根据中国家庭的环境状况与特点对该量表进行修订,经基于中国人群的信效度检验,证实FACES II-CV适用于中国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的评估。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有30个条目,量表为五级评分,主要用于评价两个方面:家庭亲密度,即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家庭适应性,即家庭体系随家庭环境或不同发展阶段出现问题时随之相应改变的能力。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10]:家庭亲密度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84,重测信度为0.85;家庭适应性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0.91,重测信度为0.73。
(2)调查方法:调查成员主要由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的研究生及住院医生组成,征得学校及学生的知情同意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查,用统一的指导语对问卷进行讲解,学生当场完成问卷后由调查员即时收回。
(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双侧)。
1.中学生自杀未遂的检出率及方式:本次研究显示,中学生有自杀未遂行为者的检出率为3.2%(70人),其中女生50人(2.3%)。中学生自杀未遂的方式为:割腕(43例)、服安眠药(9例)、跳楼(8例)、喝农药(3例)、上吊(2例)、其他方法(11例)。70名自杀未遂者中在自杀之前有21例曾向同学或朋友求助、5例曾向心理医生求助、1例曾向亲人求助。
2.自杀未遂的人口学特征:女性自杀未遂率高于男性(χ2=14.544,P<0.05);初中学生的自杀未遂检出率(2.8%)高于高中生(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97,P<0.05)。学校在城市或农村、是否为独生子女在自杀未遂检出率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自杀未遂的人口学特征
表2 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情况比较(±s)
表2 自杀未遂组与对照组各量表得分情况比较(±s)
*:P值<0.05。
t PBDI总分14.36±12.32 9.21±4.15-4.14 0.000量表分 自杀未遂组(N=70)对照组(N=2073)* BIS总分52.63±13.53 50.76±12.97 1.22 0.260 ASLEC总分54.96±21.26 37.93±21.66-6.48 0.000*亲密度得分47.23±11.55 57.99±11.87 7.46 0.000*适应性得分26.70±10.76 33.88±9.83 5.99 0.000*
3.抑郁情绪与自杀未遂:自杀未遂组的抑郁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P<0.05),说明自杀未遂组的抑郁症状较对照组严重(见表2)。
4.冲动特质与自杀未遂:自杀未遂组BIS量表分数较对照组略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26),说明两组的冲动性无统计学差异(见表2)。
5.生活事件与自杀未遂:自杀未遂组的生活事件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8,P<0.05),说明与对照组相比,自杀未遂组存在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见表2)。
6.家庭环境与自杀未遂:由表2可以看出,曾有自杀未遂行为者其家庭亲密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7.46,P<0.01),其家庭适应性得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t=5.99,P<0.01)。自杀未遂组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自杀未遂组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较对照组差,中学生有自杀未遂行为其家庭也存在明显的家庭功能不良。
7.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将各研究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见表3),结果显示女性、初中生、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抑郁症状是中学生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而家庭亲密度是自杀未遂的保护性因素(OR=0.942,95%CI0.912~0.974)。
表3 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报告率为3.2%。自杀未遂者中有27例曾在自杀前向亲人、朋友或医生求助,提示有相当一部分自杀者会主动向周围的人传达出想要自杀的信息,大部分自杀未遂者在自杀行为发生前未主动寻求帮助,及时发现中学生是否存在自杀意念,是早期干预、预防自杀行为的关键环节。
在中学生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分析中,结果显示女性是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与以往的研究[11-12]结果是一致的,提示女性较男性更易采取自杀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与女性人格特质有关,而且女性更易受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的影响[13-14],因此女性中学生应作为自杀预防关注的重点。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初中生较高中生更易产生自杀行为,可能与初中生正是刚迈入青春期的年龄段,面临性发育、恋爱、学习压力等各方面问题的应对能力有关。
青少年生活事件总分、抑郁量表分高是中学生自杀未遂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的生活事件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等,这些不良事件会对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产生消极影响,促使自杀行为的发生,因此应关注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引导青少年培养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减小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抑郁与自杀的密切关系已被国内外多项研究证实[15-17],各种因素导致的抑郁情绪,令个体感觉生活没意思,进而产生绝望感,最终选择自杀的方式逃避,因此对自杀未遂者应重点关注其情绪问题,进行积极的干预和治疗才能有效的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本研究显示家庭亲密度得分高是自杀未遂的保护因素,良好的家庭亲密感可减少中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这与国外相关研究[18-19]结果也较一致,家庭功能良好可整体上降低中学生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在对自杀者进行治疗和干预时应深入了解其家庭环境,根据情况采取家庭访谈及家庭治疗,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①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今后需与纵向研究相结合,进一步研究青少年自杀未遂的危险因素;②本研究通过参与者填写相关量表筛选自杀未遂者,今后需与专业人员的结构访谈相结合,进一步筛选青少年中有自杀风险的高危者;③除研究中所调查的相关因素外,由于都江堰市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地震所带来的创伤与中学生自杀未遂行为的关系,本调查中未涉及到,是今后研究应关注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中学生自杀未遂的检出率较高,应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并根据其相关因素进行积极的预防及干预,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及医疗环境。
1.郭田生,阎翰.自杀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医学干预.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1999,26(4):213-217.
2.Beck.AT,Kovacs M.Assessment of suicidal intention:The Scale for Suicidal Ideation.JConsult Clin Psychol,1979,47(2):343-352.
3.张雨新,王燕,钱铭怡.Beck抑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4(4):164-168.
4.王克勤,杜召云,杨洪峰.Beck抑郁问卷的评价及抑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6):568-570.
5.张志群,郭兰婷.Beck抑郁问卷在成都市中学生中的试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7):486-487.
6.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山东精神医学,1997,10(1):34-36.
7.杨会芹,姚树桥,朱熊兆.Barratt冲动量表中文版用于中学生的信度、效度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4-6.
8.Olson DH,Bell R,Portner J.Fam ily Adaptability and Cohesion Evaluation Scales II.1982.Available from:Life Innovations,Family Inventories Project,PO Box 190,M inneapolis,MN 55440-0190.St.Paul:University of M innesota.
9.Phillips MR,West CL,Shen Q,et al.Comparison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families and normal families in China,using Chinese versions of FACES IIand the Fam ily Environment Scales.Fam ily Process,1998,37(1):95-1061.
10.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Ⅱ-CV)[EB/OL].http://www.21 rcw.com/show_information34811.htm l.
11.孙秀丽,栗克清,崔利军,等.河北省18岁及以上人群自杀未遂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5):362-365.
12.贾存显,赵仲堂,等.150例自杀未遂者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4,20(6):678-679.
13.范珊荣,刘筱娴.女性自杀的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统计,1997,14(6):27-29.
14.安琳,贾会学.中国不同地区女性自杀死亡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7,24(1):29-32.
15.陶芳标,张洪波,曾广玉,等.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公共卫生,1999,15(3):247-248.
16.高鸿云,吴增强,邓伟,等.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物证儿科杂志,2007,2(1):32-37.
1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 Prevention of suicidal behaviours:A task for allMental and Behavioural Disorders Departmentof Mental Health.1999.
18.King CA,Segal HG,Naylor M,et al.Fam ily functioning 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adolescent inpatientsw ithmood disord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1993,32(6):1198-1206.
19.Martin G,Rozanes P,Pearce C,et al.Adolescent suicide,depression,and fam ily dysfunction.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1995,92(5):336-344.
(责任编辑:丁海龙)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青少年行为相关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干预研究(2007BAI17B03);青少年危险行为的评估预警与干预示范研究(2009BAI77B02)
1.四川大学华西心理卫生中心(610041)
2.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
#共同第一作者
△通信作者:黄颐,E-mail:huangyi04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