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261053) 罗 盛 郭继志胡善菊 庄立辉 王洪婧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潍坊医学院管理学院(261053) 罗 盛 郭继志△胡善菊 庄立辉 王洪婧
目的了解山东省大学生网络成瘾者上网行为特点并探讨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4所高校大一到大五的10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成瘾量表等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评。结果山东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4.48%,男生网络成瘾率(8.07%)明显高于女生(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64,P<0.001),IAD组与非IAD组大学生在月均上网费用、上网途径、是否玩网络游戏、对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认识上有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学习成绩差、玩网络游戏、认为网络游戏对学习和生活有负面影响等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女性、上网目的是娱乐和浏览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状况值得重视,应根据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干预措施。
上网行为 网络成瘾 logistic模型 大学生
网络成瘾障碍(IAD,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是指个体因上网行为失控、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不同程度损害的一种心理障碍[1]。网络成瘾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在与网络接触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中最大的一个,并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给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因而大学生网络成瘾引起了整个社会,包括家庭、学校、青少年组织等的高度关注。近年来,国内此类研究并不少见,但大多以描述性研究为主。本研究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我省高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为了解我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网瘾者上网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 2012年7月,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4所高校,然后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4所高校大一至大五的1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以委托辅导员(或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分发给学生。回收问卷1126份,其中有效问卷1026份,有效率为91.12%。男384人,女642人,平均年龄(21.16±1.25)岁。一年级314名,二年级320名,三年级316名,四年级及其以上76名;理科533名,文科493名。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1)自制的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上网历史、上网频率、上网地点、上网方式、上网目的等项目。(2)网络成瘾诊断量表[2]:该量表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Kmberly Young教授所设计的一种对上网行为进行测评的方法,由8个条目组成。被试者回答“是”或“否”,回答“是”,得1分,“否”不得分,8个条目得分相加得到总分。IAD分数越高说明网络行为越多,总分5分及其以上为有网络成瘾,5分以下为无网瘾。该量表参照《美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手册》(DSM-Ⅳ)中赌博成瘾鉴别标准,并结合网络成瘾的在线调查和临床实践编制而成,已成为国内网络成瘾评定的常用量表。本次调查中此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10,Cronbach′sα系数为0.895。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统计方法为统计描述、χ2检验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1.网络成瘾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有效总人数1026人(男384人,女642人),成瘾者46人(男31人,女15人)占4.48%。IAD组和非IAD组在专业上的成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被试者性别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网络成瘾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两组被试者学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IAD组和非IAD组上网行为比较
IAD组和非IAD组在月均上网费用、上网途径、是否玩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对学习成绩有无负面影响的认知、网络游戏对人际交往有无负面影响的认知、网络游戏对日常生活有无负面影响的认知上的成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AD组月均上网费用以21-50元为主,100元以上占6.5%;非IAD组上网费用以0~20元为主;网络成瘾者中有76.1%使用电脑上网,23.9%的学生用手机上网;网络成瘾者中有82.6%的学生玩网络游戏;网络成瘾者中有63.0%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有很大负面影响;网络成瘾者中有67.4%的学生认为上网对人际交往有很大负面影响;网络成瘾者中有73.9%的学生认为上网对日常生活有很大负面影响。
两组被试者在专业、学龄、上网频率、每次连续上网时间、网龄上的成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3.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变量的赋值见表2。
表1 IAD组和非IAD组在各影响因素上的比较结果
表2 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赋值说明
对调查表中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各种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按照α=0.05的水平,选择有统计学意义因素,主要有性别(P= 0.000)、上学期学习成绩(P=0.02)、月上网费用(P=0.001)、上网途径(P=0.002)、网龄(P=0.029)、上网目的是否为娱乐(P=0.052)、上网目的是否为购物(P=0.066)、上网目的是否为交友(P=0.018)、上网目的是否为学习(P=0.02)、上网目的是否为浏览(P=0.003)、上网目的是否为游戏(P=0.007)、是否玩过网络游戏(P=0.000)、认为上网对学习有无负面影响(P=0.000)、认为上网对人际交往有无负面影响(P=0.000)、认为上网对日常生活有无负面影响(P=0.000)等15个因素。
以成瘾与否作为因变量,成瘾赋值为1,未成瘾赋值为0,以有统计学意义的15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前进法,sle=0.05,sls=0.10),结果显示性别、学习成绩等7个因素进入最终模型(表3)。
表3 进入方程中的自变量及有关参数的估计值
本研究显示山东省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4.48%,低于有关研究[3],这可能与山东省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监督控制情况有关。大学生成瘾者以男性(占67.4%)居多,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外大多数的研究一致。网络成瘾性别差异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男生在遇到应激性生活事件时,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不够,常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如通过上网来缓解心理冲突等,因而更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另外男性对网络的敏感性也相对高于女性。此外,大学生文科、理科专业网络成瘾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各年级间网络成瘾程度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与有关研究结论不一致[4]。
在上网行为方面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上网频率、连续上网时间、网龄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成瘾者每月上网费用显著高于非成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被试者上网途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者中有76.1%使用电脑上网。两组被试者在是否玩过网络游戏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成瘾者中有82.6%玩网络游戏。说明大多数成瘾者经常用电脑上网玩网络游戏,因而电脑玩网络游戏是造成网络成瘾的重要网络活动之一。
在认为上网对学习、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有无负面影响方面,成瘾者认为网络给他们来了负面影响的比例高于非成瘾者,这些都和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相一致[2,5],也间接反映了成瘾行为的特点,主要有:①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②上网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而已,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和满足,但下网后感觉不快。③在现实生活中花很少的时间参与社会活动,很少与他人交往。④以上网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情绪问题。
logistic回归显示女性为保护因素,男性更容易成瘾,与周郁秋[6]的研究一致,可能的解释是大多数的男性生活压力较女性大,在生活中也更易遭受挫折,寄托于网络寻求解脱的可能性也就更大。另外上网目的为娱乐和浏览也为保护因素,说明上网目的是娱乐和浏览的学生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较小。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学习成绩差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最大危险因素。因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会面临相对较大的压力,他们迫切需要缓解这种压力,网络以其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提供了实现他们需求的空间。刘长娜等[7]的研究显示,学习成绩好是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另外认为上网对学习和对日常生活有无负面影响也为影响因素,网络成瘾者更倾向于认为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网络成瘾的形成涉及个体特征、网络特点及外部环境因素等。在进行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工作中,应该采取有重点的、针对性较强的措施。从学校、教师、家庭方面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和监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此外,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进行干预活动时,应对男生多加注意,特别是要关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降低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互联网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1.胡姗姗,朱毅.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特点及心理干预对策.当代教育论坛,2008,12:69-71.
2.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8,1(3):237-244.
3.吴小霞.大学生网络成瘾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高校研究,2010,282:139-140.
4.张志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对策分析.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125-127.
5.姜艳华.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探研.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5):141-142.
6.周郁秋,曹建琴,王鑫龙,等.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1):3528-3529.
7.刘长娜,李芮,宋桂德,等.天津市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2):159-161.
(责任编辑:刘 壮)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2011GG295)
△通信作者:郭继志,E-mail:gjz-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