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国利,王忠诚
医用联合舱群的质控和安全管理
邢国利,王忠诚
介绍了医用联合舱群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指出了医用联合舱群的质控和安全管理存在规章制度不健全、缺少专业操舱和维修人员、日常维护保养缺失等问题,提出了建立质控安全管理体制、培养高素质操舱和维修人员、做好日常维护保养等对策,以期确保舱群的安全性、有效性。
联合舱群;维护保养;检测检定;质量控制
加压氧舱专门用于治疗大面积发生的潜水减压病和有毒气体中毒以及脑外伤后遗症等诸多适应性疾病。我院的联合舱群包括空气加压舱、潜水减压舱、负压舱、过渡舱,具有3种功能:(1)进行航空、航天和赴高原工作人员的适应性训练;(2)对航空疾病和高原病患者进行治疗;(3)可作为高压氧舱,对大面积中毒人员进行急救治疗。由于是舱群高压容器,拥有气路、水路、电路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重大事故,危及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抓好舱群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舱群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
1.1 规章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虽然国家对于氧舱的管理制定了各种标准、规定、规程(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医用氧舱的安全规定》)[1],但对于各使用单位而言,仍然不够具体,缺乏系统的安全规定,尤其是联合舱群属于新型设备,很难找到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容易出现问题。
1.2 缺少专业的操舱和维修人员
联合舱群比起单一的高压氧舱更为复杂,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要求更高,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医护人员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和考核,只是在听取了厂家的简单培训示范后就仓促上岗;没有配备专职的维修人员,工作人员也没有取得相应的高压容器上岗证就进行日常维修等活动;有的工作人员对应急排气装置、测氧仪、空气储气罐、氧气流量计等不熟悉以及对消防设施不了解等,因此安全得不到保障。
1.3 日常维护保养缺失,导致大的故障发生
联合舱群包括电路、气路、水路,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试运行,设备运行中也要进行巡回检查,但有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未能认真执行。有的平时没有对磨损件、腐蚀部位、松动的线路及时进行处理,导致短路、介质泄漏、噪音增大等故障发生。有的部件没有定期更换,导致出现更大的故障,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而且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4 对舱群缺少定期检测和计量
根据《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所有在用的医用氧舱都要实行定期检验,但不少单位忽略了这个环节,既没有对测氧仪、安全阀、压力表进行计量,也未对应急排气阀等的可靠性进行检测[2],最终未获得检验资格证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1 建立质控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工作制度
医用联合舱群是一种特殊用途的载人压力容器,属于一类压力容器,国家对这类容器的安全管理要求特别严格[1]。我院成立了联合舱群管理委员会,由主管设备的副院长担任主任、使用科室和职能管理部门的主任担任副主任,健全了组织,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在卫生部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医用氧舱使用安全技术规定》、《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医用氧舱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联合舱群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入舱前的检查制度》、《持证上岗制度》、《舱群维修检查保养制度》、《舱群消毒制度》、《舱群定期计量制度》、《舱群资料管理制度》。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组织所有相关人员参与其中,加深对制度的理解,提升制度执行的自觉性[3-4]。在此基础上,狠抓质控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形成一整套监督机制。机关不定期进行规章制度的考核和实际操作考试,派专人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有无违规操作。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维护保养记录,跟踪检修过程,所有这些都留有记录,以备将来查询。
2.2 培养高素质的操舱和维修人员
由于军队医院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大,在选取舱群操作和维护保养人员时,要选择“三基”扎实、事业心强、能坚守岗位、工作尽心尽责、遇到突发事件能及时处理的文职人员或职工。
对舱群操作人员要进行全面培训,要求其掌握舱群的原理、基本结构、操作方法、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案;能够和患者及家属很好地沟通协调;能够进行日常保养,掌握简单故障的排除方法;遇到紧急情况能妥善处理,保护患者免受伤害。此外,还要参加卫生部举办的培训班,考试合格获得上岗证后才能开始工作。对于专职舱群维护保养技师,首先,必须通过舱群工程培训,待掌握维护保养知识技能,取得卫生部下发的上岗证后才能从事舱群设备的维修工作[5];其次,需要到地方的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特殊行业培训,获得高压容器使用证后才能上岗。有条件的话,要争取到舱群的生产厂家实地培训,掌握操作流程和具体的保养维护事宜。由于舱群是多个系统并存,因此,还要掌握整个舱群的运转情况,定期对水、电、气进行维护保养维修,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不能自行处理的要逐级上报[6]。
2.3 做好日常维护保养
舱群的专职技师要经常检查舱内吸氧调节器的旋钮,如果阀芯磨损、膜片老化,应及时调整更换;检查清理空压机通道;定期更新阀片、弹簧、密封垫、瓦轴等;疏通过滤器和管路;清洗润滑油系统和冷却器;对压缩空气管路、储气罐要除锈、刷漆[7];检查各连接处的弯头阀门是否漏气;空气过滤器要定期更换内充材料;检查舱外空调是否泄漏、制冷制热是否满足患者需求;定期清洗舱内过滤网;定期排污,包括汽水分离器和储气罐的排污;检查观察窗、照明窗,出现裂纹及时更换;检查水喷淋装置是否畅通;检查舱内电缆接头是否松动、脱焊等;检查加湿器湿化水是否符合标准;检查减压、增压阀的开关状态;调整气动阀的零点、舱门的密闭性;经常检查操作控制台的电源、音频视频部分,检查自动、半自动、手动部分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各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平时还需要准备一些配件,维护保养完毕后一定要有专职操舱人员在场试机,维修空压机要进行磨合运行[8]。
2.4 定期进行检测和计量检定
舱群操作台上的仪表仪器、高压容器、供排氧系统、电器系统、空调系统、消防系统都需要定期检测或者计量;技术监督局每3 a对舱群进行鉴定下发使用证,主要检测舱体是否变化,地线是否小于4Ω,喷淋装置遇见烟火能否启动,各种电路、管路是否达到安全标准,安全阀、氧气表、压力表是否定期检定;还需要气象局检测防雷是否达到要求,并出具相应的合格证。除此之外,舱群上的安全阀、操作台、液氧罐、氧流排、储气罐以及管路上的氧气表、压力表每年都要到计量部门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9]。
每个季度都要检测测氧仪的可靠性,紧急排放阀门开关是否灵活,应急电源、应急灯是否处于完好状态,供电线路、空开漏电保护能否正常工作,液氧、瓶装氧管路是否畅通,阀门、密封垫是否正常,此外还要对照舱群的使用说明、行业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
联合舱群使用5 a来,严格制定并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了工作有依据、考核有根据、检查有数据,规程上墙、入脑入心,把死的制度变成遵守的铁律,严格执行。操舱人员和维修人员都是专人专岗,并经过严格的国家培训,持证上岗,职能部门定期检查资格证书的有效期,保证了操作和维修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每月一维护保养,一季度一巡检,半年一计量检测,一年一小修,三年一中修,五年一大修”的原则[10],聘请厂家维修人员对舱群的质量进行彻底估评,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并让技术监督局来检验发证,保障联合舱群的停机率维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保证了运行平稳。半年一次的演练实战真正检验了水平,从操舱、维修保养到检测均达到规定要求,没有出现一次意外,也没有发生任何事故,保证了舱群的安全性、有效性。
[1] 徐新南.浅谈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2):167-168.
[2] 聂卓君.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及维护[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2,36(2):151-152.
[3] 秦军,祝子鹏,秦红燕.高压氧舱安全型排氧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8):99-100.
[4] 张玉洁.高压氧舱的安全使用及管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8,20(1):75-76.
[5] 麦耀鸿.医用氧舱检验与安全[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1):44-46.
[6] 任玉娥,孙梅菊.严格操作程序确保高压氧舱安全使用[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7,5(3):190.
[7] 李孟,方江涛.医用氧舱定期检验方法及工作模式的探讨[J].化工工程和装备,2013(2):181-183.
[8] 毛方琯.高压氧舱技术与安全[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9]GB/T 12130—2005 医用空气加压氧舱[S].
[10]杨威.医用高压舱的安全管理与日常维护[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5):552.
(收稿:2014-01-17 修回:2014-04-10)
(栏目责任编校:李 影 傅 雳)
Quality control and safety management of jointmedical shelter group
XINGGuo-li,WANG Zhong-cheng
(The 406th Hospital of the PLA,Dalian 116041,Liaoning Province,China)
The quality control and safety management have their positions for the joint medical shelter group is introduced,and the problems a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gulation,personnel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daily maintenance and etc,and the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ly,including establishing quality control and safetymanagement system,training personnel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enhancing dailymaintenance and etc.[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4,35(8):147-148,152]
joint shelter group;maintenance;inspection and calibration;quality control
R318.6;R197.39
A
1003-8868(2014)08-0147-03
10.7687/J.ISSN1003-8868.2014.08.147
刑国利(1968—),男,院长,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院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116041辽宁大连,解放军406医院(邢国利,王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