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3月6日文章,原题:要钱还是要命:煤矿工人的困境折射中国的处境 40年的挖煤生涯让这名矿工患上肺结核,所在村庄水资源枯竭,但像中国一样,他仍依赖这种资源获得经济收入。 “如果我种田,一年的收入才顶现在一个月”,55岁的狄姓矿工一边说,一边摆动着指甲漆黑的双手。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贫困的贵州矿山下作业。他说,他的肺“(受到的)伤害不大”,但一旦出现问题,他没钱治。 中国也一样,尽管煤矿带来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健康和环境的威胁。经常笼罩中国城市的雾霾已引发众怒,在周三开幕的全国人大年度会议上,李克强总理立誓“向污染宣战”。 然而,现实的转变过程将困难重重,因为中国面临不断膨胀的能源需求,并承受着维持经济增长的压力。中国耗费的能源比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其中煤炭消费占全世界一半。去年9月,政府颁布严厉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要求包括首都在内的3个人口稠密地区削减煤炭用量,并承诺到2017年将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65%以下。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中国气候与能源政策主任林明彻说,有些目标“雄心勃勃”,传递出重要信号,“一旦你发出信号,每个人都必须尽力去实现。”但他警告说,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值得关注的是,对污染抱怨最多的沿海富裕城市会将燃煤火电站和工厂迁往贫穷的内陆。“也许这只会将煤炭污染向西推”,华盛顿威尔逊中心中国环境论坛主任吴岚说,“这完全是‘后院主义行为(别在我家后院)。” 贵州已承诺今年年中关闭一半煤矿,但大趋势是关闭挣扎生存的小煤矿,却不削减总产量。该省安顺市周遭村民一直享受煤矿带来的好处,每月收入高达6000元,是种地收入的10倍多。 当然,有些人看到关闭煤矿的好处,即不再受致命爆炸、熏黑的肺、水资源短缺和房屋倒塌威胁。“好处是暂时的”,一名去年辞工的矿工说,“长远看没好处。”▲(作者卡罗尔·黄,甘文凝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