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在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再次向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发出号召。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第一次齐聚北京,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让改革议题从文件走向落实。
经过36年改革开放的摸索,中国官方的改革目标从1978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确立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称,中国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现在该啃“硬骨头”了,而“要把改革推向前进,必须加强顶层设计”。
发挥牵引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依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题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作了报告。
李克强说,发展要紧紧依靠改革。过去36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和去年成功应对复杂局面、实现良好开局,靠的是改革。今后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仍然要靠改革。当前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触及更多深层次矛盾,必然涉及利益关系深度调整,复杂性和难度前所未有。既要敢于担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又要讲究策略方法,因地制宜、试点先行、积微成著,渐进式推进,努力取得改革新突破。
李克强指出,改革是最大动力,也是最大红利。要始终坚持让人民群众在改革中受益。今后改革的环境条件和重点任务会变,但这个要求不会变,也不能变。要建立更加公平有效的体制机制,注重利用增量带动理顺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今年1月已召开第一次会议并通过工作规划。习近平在会上指出,“随着改革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也要有足够思想准备”
拥有坚定的改革信念,顺应时代潮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直面困难的勇气推进改革,才能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改革,胆大亦须步稳,认准目标、找准道路、果敢前行、勇于反思,改革才能不偏离靶标,真正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正如习近平所言,“光有立场和态度还不行,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举措。行动最有说服力”。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会有哪些制度安排?这将成为马年两会的最大看点。
市场观察2014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