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睿,郭 强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新乡 453000)
“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要求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要与社会需求有全方位的对接,即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到能力水平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恰当的呼应与衔接。2011年,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高等职业教育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战略研讨班上明确指出:“要重点做好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衔接’。”
其对应关系如表1。
表1 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与社会需求对应关系
目前,各界在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已经形成统一认识,而在其他3个方面的研究是百花齐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原则下的“2+1”“订单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方面,形成了“模块化”等开放式课程体系;在能力评估方面,形成了双证书“制度”等职业能力评估办法。
虽然以上研究成果丰富,但许多方面离教育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新机制”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行业指导几乎没有,企业参与基本停留在表面。例如,近年来各地开展的“订单班”模式很多只是在就业前的很短时间内组成临时班级,情况好的是开设了企业的课程,由企业人员来讲授,情况差的只是挂个名,企业人员和订单班学生都不到位。
我们认为造成目前现状的原因在于,“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新机制”和对“新机制”深层次的研究滞后于实践,从而没有能够较好地指导实践。
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必须对应、适应社会全方位需求,现代社会从对毕业生岗位技能类浅层次要求到对毕业生学习能力、能力结构、责任感、思想品德等深层次需求,意味着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的、多层次的、逐步深入的渐进过程。这就要求高校要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方面有层次、有思考、有作为。通过分析我们就可以得到对应关系,如表2。
表2 高职院校建设发展与行业、企业参与度对应关系
区域经济圈的行业力量在校企合作中应发挥突出作用。国外先进经济体的研究和经验已经表明,行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大力推进行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
在英国,行业技能委员会承担着建立与行业雇主联系和合作的任务,解决技能缺乏以及培训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在法国,合作的行业企业负责向职业学校提供有关行业和职业文凭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源中心,参与学生获取文凭过程的评估,与学校共同设计培训项目,参与开发教学工具,与学校开展技术合作,落实教师在企业内长期实习[1]。
我国也开始积极推动行业与高职院校的对话。2010年以来,教育部专门制定职业与产业对话活动计划,截至目前已经组织了数十次相关行业与高职院校的对话活动,例如“第一届中国职业教育与国际贸易行业对话活动”于2013年11月在天津召开。
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产业升级新时期的初期,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对于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应该有个提前量,这要求高职院校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研究在前、充分准备,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动力,同时也为院校自身的发展抢得先机。
另一方面,在去行政化背景下,我国绝大多数行业组织的管理与指导力量较为薄弱,行业组织尚未找准自身位置,对自身的性质、功能等认识不到位,新兴区域经济圈内的行业管理与指导力量还处于萌芽状态,国家也没有及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赋予行业组织应有的协调服务职能,这是我国发展中的特殊情况。因此,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受限[1]。而新兴的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的研究力量相对薄弱,而一些新兴区域经济圈内行业协会对行业发展的研究更基本是空白。
将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作为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突破点和新载体,为工学结合实施提供课程、师资、基地和管理支撑,是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2]。我们认为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圈内行业协会联手共建可以形成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高职院校在这种形势下,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与区域经济圈内的行业协会协同发展,共同研究本地区行业发展的新问题。高职院校可以在场所、研究人员等方面提供支持,行业提供企业资源等,双方形成有效合作,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的三方共同发展,最终形成高职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学生的四方共赢。
课程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单位[3]。课程是对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案的执行,所以研究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是研究校企合作的重点。
研究高职的人才培养过程,结合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与社会需求有全方位对接的对应关系,我们发现,在高职人才培养的3个阶段,行业、企业有不同程度的介入,如表3。
表3 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行业、企业的介入情况
第一学年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人的基本素养的培养,这里要体现“育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要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企业的职业精神等基本人才要素的培养,人才首先成人,然后成才,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队伍来完成这个过程理所应当,这是高等教育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学年是基础专业能力培养的阶段,高职院校本身有着雄厚的专业教育力量,但是高校师资与行业专业力量的良性交流互动才能保持其活力和先进性。师资人员的交流、研讨、培训等形式的合作是要有行业适度参与才好完成的。
第三学年学生应该进入实用技能培训的阶段,要保证学生能学有所用,企业的先进技术必须同步进入该阶段,所以,开展各种形式灵活的校企合作非常必要,这时需要区域经济圈内的行业协会、优秀企业的深度参与。
在我校与不同订单培养企业合作的订单班中开设有不同的课程,例如:“台达机械班”增设了第三角绘图、专业英语、公差等强化训练;“豫飞班”开设了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等课程[4]。
这三个阶段各有任务目标,不能越俎代庖,例如第一阶段绝对不能由第三阶段直接代替,跳过人基本素养的培养阶段,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是长期的,对社会也是不负责任的,对企业也是只有短期利益,从长期看只有害而没有利。跳过第二阶段将会严重妨碍学生的职业生涯向高级发展,从根本上也将妨碍用人单位的升级,提升其用人成本。
如果第三阶段没有行业协会、优秀企业参与,那么为了跟踪时代新技术,院校势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力量,而且这些投入的时效以及效费比问题将是一个严峻问题。当今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非常频繁,作为高职院校这样一个非一线生产单位,没有办法保持与新技术同步,这会是一个重复性问题。同时,行业、企业的升级发展也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与新设备、新技术同步的新生人才,所以,两者互利合作是非常好的共赢发展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重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5]。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同,培养内容不同,培养主体也不同,决定了对应的课程体系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对应的课程体系的特征如表4。
表4 对应的课程体系特征
第一学年“宽”,指宽口培养,是学生按大类录取,第一学年不分专业,学生按大类学习基础课程,完成价值观认知、专业认知、综合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养等基础性育人任务。教育主体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队伍。本阶段重点解决学生“成人”的问题。
第二学年“稳”,指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根基稳,是学生在前期的基础性学习之后,尤其是形成较为成熟的专业认知后,结合个人愿望选定专业,通过校内遴选后进入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方向。教育主体是高职院校的专有师资和行业精英互动交流形成的混编教学队伍。本阶段重点解决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问题。
第三学年“活”指开放、灵活。
“开放”是指课程体系开。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门的第三学期教务管理科室,打造一个开放的课程平台,依靠区域经济圈内的行业协会和优秀企业的资源,允许具有资质的个人或单位组织,包括本校的教职工在此平台上申请开设课程,校方只需要负责课程的审核、宣传与组织报名、组织学生能力考核和课程评估等教务工作,力争打造出一个课程数量丰富、课程形式多样的开放式体系。
“灵活”是指学生可以根据专业教研室的推荐选择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有余力的还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自修课程进行学习,选择自修课程应不设置专业门槛。本阶段重点解决学生就业所需的技能水平对接社会需求的问题。
汇聚在此平台的课程必须是具有实用性和时代先进性,区域经济圈内的行业协会和优秀企业的深度参与在这里非常重要。课程形式可以多样,其中必须含有实训、顶岗等实操课程,例如将到企业的就业实习活动进行课程化改造,进一步规范化,使之成为学校课程平台中的实习课程。
“以就业为导向”办学要求高职院校的建设发展要与社会需求有全方位的对接,即从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到能力水平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恰当的呼应与衔接。如何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中去,除了需要政府牵线、给政策之外,高职院校自身开门办学、积极主动、多做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可以为行业组织、为企业提供办公场所,提供科研资源,共同科技攻关等等,几方必须看到共赢点,创造共赢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开创新的发展空间,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杨文忠)
[1]张宁锐.发展职业教育: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N].人民政协报,2010-11-03(5).
[2]成军.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判断、困境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2,(2):89-92.
[3]刘建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84-85.
[4]曹秋霞.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0(5):84-85.
[5]李贤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核心要素的思考与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