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冰,冯伟桦,黄海燕(综述),包玲燕(审校)
(广西钦州中医医院妇产科,广西 钦州 535000)
妇科慢性盆腔疼痛(chronic pelvic pain,CPP)是指病程超过6个月的非周期性盆腔疼痛[1]。CPP的原因包括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瘀血综合征、盆腔脏器术后粘连、精神心理因素等。本病以疼痛为主症,可伴不孕、盆腔包块、疲乏、性交痛等,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且反复发作造成的盆腔组织损坏,又可加重CPP[2]。本病属中医的妇人腹痛、带下、痛经、崩漏、癥瘕、不孕等范畴。单纯西医药物或手术治疗的疗效不佳或容易复发。中医治疗则有明显的优势,现就近年来中医综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研究综述如下。
古籍中无CPP病名记载,其症候表现、病因病机可与妇人腹痛、经病疼痛、癥瘕、不孕、月经不调等病互参。血瘀、湿热、肾虚、寒凝、气滞等均可导致本病,“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以实证居多,或虚实夹杂而以实为主。《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用红蓝花酒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治疗风血相搏、腹中血气刺痛;当归芍药散调养肝血、健脾除湿,治疗肝脾失调、水血内停腹痛;小建中汤温中健脾、补气生血,治疗脾胃虚寒腹痛,奠定了妇人腹痛治疗的基础[3]。
“瘀血内阻”为CPP病机已得到众多医家共识[4-5]。根据女性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CPP的中西医病因病理、临床及实验研究结果,认为“湿热瘀结”是本病的特色病机,也是病情缠绵、反复发作的关键所在[6]。
2.1生活习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注重膏粱厚味饮食,过食肥甘者多,而忽视了饮食有节、注意清淡。过食膏粱厚味,久则阻滞气机,损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水湿、升清降浊之枢纽功能受损,则湿邪停滞,湿热内生;又因地域差异,生活习惯之不同,久居沿海地区者,多喜食鱼、虾、蟹等海产品,又有饮食偏咸等习惯。这一习惯对人体的生理及病理均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此,祖先很早就认识到鱼、虾等海味可使人热自内生;嗜咸则易伤血。《素问·异法方宜论 》所云:“东方之域……鱼盐之地,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说明过食膏粱厚味、鱼虾等物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嗜咸,是造成沿海地区CPP多属湿热的主要原因。
2.2地域原因 广西地处南方地区,一年四季气候温暖,降雨偏多,尤其是沿海一带,空气中湿度较高,所以感受外湿侵袭之机会甚多。正如《素问·异法方宣论》所云:“东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因人们所处环境之潮湿闷热,且因地域之差异,沿海人腠理疏松,极易感受湿邪。湿邪重浊黏腻,侵袭人体最易伤人阳气,影响人体气血之运行及气机之升降盆腔居于下焦,易为湿困。正谓“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内湿外湿均易趋于下焦。
湿邪郁久化热,致湿热蕴结。湿热久蕴,阻滞经脉,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淤血内生,湿热与淤血交结,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出现一系列的CPP。湿瘀二邪互为因果,反复难消,又可因果相阻滞气机,加重血瘀气滞、水停湿阻,合而致病则胶难解,缠绵难愈,与本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和难以治愈临床症状相吻合[7]。
CPP湿热瘀结的主要特点是湿热互结,瘀阻冲任。《读医随笔.卷三》谓:“夫血犹舟也,津液水也”。《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云:“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温病条辨》有“热入血室……为热邪陷入,搏结而不行,胸腹少腹必有牵引作痛拒按者。《素问·脏气法时论》又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这是祛湿方剂的立论根据与应用原则。遵从《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久病必瘀”。《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血实者宜决之”。CPP的治则为清利湿热,化瘀止痛。
4.1内治法 根据其病机特点和同病异治的原则,主要从湿热瘀结论治;同时考虑患者的气滞、寒湿、肾虚的特点论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临证加减。湿热瘀结型主要选用四妙散化裁,以四妙散清利湿热,化瘀止痛。符合“湿热瘀结”的病机特点。《成方便读》载方四妙丸,功为清利下焦湿热,舒筋缓急壮骨。《医方考》:“……苍术以燥湿,黄柏以去热,又黄柏有从治之妙,苍术有健脾之功,一正一从,奇正之道也”。牛膝补肝肾,袪风湿,引药下行;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四药合用,正与CPP的病机相切,故运用四妙散加味治疗CPP。汤明慧等[8]予治疗组银蒲四逆四妙散内服加外敷下腹部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红霉素肠溶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P<0.05)。
临症加减:如有气滞,《名医汇粹》曾云:“女人……以肝为先天”“不通则痛”。肝脾失调致水湿下注为临床常见病因。则加用理气类药物,如丹皮、郁金、川楝子等;许映絮等[9]以天丹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CPP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如有肾虚,则加用补剩的药物,如杜仲、熟地、龟板、鹿角胶之类。许家莹等[10]选取3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组盆腔炎性疾病所致CPP的治疗在补肾调周的基础上结合使用清利化疲之品,对照组以清热利湿化疲为主,结果显示,治疗组总疗效、症状、体征及肾虚相关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有寒湿,瘀滞得寒则凝涩益甚,得热则温而行之;是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加干姜、白术、藿香;马军等[11]运用温经散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寒湿瘀结型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局部体征及全身症状。
4.2外治法 由于慢性盆腔炎缠绵难愈,疗程长,用药时间久,口服汤剂使患者难以坚持。外用药尤其直肠给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药外敷、中药熏蒸、中药离子导入、艾灸等特色疗法,能弥补内服药对胃肠道的刺激、生物利用度低、局部药物浓度不高等缺点,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对疼痛、盆腔包块、不孕等有较好的疗效[12-13]。
4.2.1中药保留灌肠 本法是利用盆腔特殊的解剖部位,将药物保留在与之相近的直肠内,经直肠吸收;药物直接浸润、渗透到子宫周围组织,增大盆腔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促进组织血液通畅。李宁[14]通过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不同的灌肠方治疗CPP;方法依据循证医学/医学临床科研设计、衡量与评价原则,运用随机盲法、对照的原则,将96例CP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应用超声药物电导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予以超声药物电导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价表(numeiical rating scale,NRS)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高于对照组。
4.2.2中药热敷 外敷具有疏肝行气,温经活血,祛瘀止痛之功;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盆腔局部血液、淋巴回流,缓解痉挛,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从而促进痊愈。蒋文凤等[15]予消癥散外敷关元,微波治疗仪持续恒温加热治疗CPP,治疗组有效率为65.7%,对照组有效率为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张洪连[16]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抗生素静脉滴注加中药小腹部外敷;对照组只给抗生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
4.2.3针灸治疗 针刺对炎症的病理过程有良好的影响,可抗炎、祛邪引热、理气活血、改善血液循环。穴位注射是按照穴位的治疗和药物的药理作用,将适量的药液注入穴位、压痛点或反应点中,通过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刺激经络、穴位,以充分发挥经穴和药物对疾病与人体的作用。刘蓉等[17]予温针配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致CPP,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李秋莲等[18]为观察鱼腥草封闭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将10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0例,用中药(鱼腥草针20 mL),月经期子宫穴(中极穴向左右旁开3寸)进行封闭治疗;对照组单用抗生素静滴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
4.3内外合治综合疗法 中医强调个体化治疗,针对CPP不同的临床表现以及不同的病变结果,因人因病因果而异,进行辨证施治。长时间用药一般不产生耐药性及不良反应。CPP病情复杂、症状众多、病情缠绵,可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内外合治的综合疗法,包括二联疗法:中药口服配合中药直肠给药;三联疗法:中药口服、中药直肠给药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或配合针灸推拿;四联疗法:三联疗法配合物理治疗。中医药多途径给药综合治疗,各种疗法的协同作用可增强和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19]。李艳玲[20]采用多途径(包含口服汤剂、中药保留灌肠及离子导入)给药法治疗122例患者,随证加减药物,10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经期停用;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加金刚藤糖浆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基本治愈44例,好转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基本治愈32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79%。
湿瘀是CPP的发病机制,祛瘀除湿法是CPP的重要治则之一,可用于CPP的各个病程阶段。治疗CPP需根据患者年龄、婚姻情况和生育要求、症状的轻重、病变部位和范围以及既往的治疗与患者的意愿,实施个体化处理。针对其湿、热、瘀的病理实质,辨证结合辨病,采用多途径的综合疗法[21-22]。由于CCP常常迁延数年,患者常伴有心理健康障碍,也影响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预防发病,即治“未病”,降低复发率,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也是临床研究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朱兰,孙智晶.慢性盆腔疼痛的分类、发病机制及非妇科病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7,23(4):193-194.
[2] 李国芸,祝新丽,毕冬华.沙眼衣原体感染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关系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48-2949.
[3] 张家礼,陈国权.金匮要略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3-255.
[4] 何东杰.许丽绵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经验[J].新中医,2012,44(11):152-153.
[5] 尤庆华.浅述从瘀论治慢性盆腔炎[J].陕西中医,2007,28(3):360-361.
[6] 蒋俊涛,廖贵阳.从湿热瘀论治慢性盆腔炎举隅[J].山东中医杂志,2011,30(1):59-60.
[7] 潘芳.俞瑾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经验[J].四川中医,2012,8(30):4-5.
[8] 汤明慧,郭川,文金明,等.银蒲四逆四妙散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2):78-79.
[9] 许映絮,张龙生.天丹通络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症气滞血瘀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3):84-85.
[10] 许家莹,莫蕙.补肾调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478-479.
[11] 马军,刘冬岩,郭碧涛.温经散结汤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51-52,61.
[12] 李天容,余微,李天真,等.魏绍斌教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病症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1,43(2):171-173.
[13] 魏绍斌,杨心弦,郭蓉晓,等.内异康复栓直肠给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6,24(2):242-243.
[14] 李宁.超声药物电导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疗效评价[J].北京中医药,2012,31(8):591-593.
[15] 蒋文凤,范长秋.腹部药熨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80,87.
[16] 张洪连.抗生素加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2(6):1294.
[17] 刘蓉,苏薇,盛鹏杰.温针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盆腔炎致慢性盆腔痛转归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3-14.
[18] 李秋莲,李红,郭春霞.鱼腥草封闭治疗慢性盆腔炎50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3):3633-3634.
[19] 魏绍斌.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53-255.
[20] 李艳玲.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0):1474.
[21]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任务与展望(之二)[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0):649-651.
[22] 王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治疗的见解[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16(4):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