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峥
(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开平529300)
螺旋CT诊断肝炎性肝局灶结节及其与肝病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陈峥
(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开平529300)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肝炎性肝局灶结节及其肝病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71例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对其实行螺旋CT诊断,并与肝病实验室指标对比分析,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T诊断能够明确患者的病灶性质及大小,实验室检查能够判断患者的病灶病毒性特征,两者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论:CT诊断与实验室检查结合对于患者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肝炎性肝局灶结节;螺旋CT;实验室指标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发生在肝细胞上的一种良性占位性病变,任何年龄段的人群均可发生此种疾病,尤其是女性较为常见,虽然对患者无生命威胁,但仍旧对生活有较大影响,需要及时给予患者诊断和治疗,以改善病情,而准确诊断则是给予患者有效治疗的前提[1]。本文通过对肝炎性肝局灶结节实施螺旋CT诊断,将其与肝病实验室指标对比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71例肝局灶性结节状增生患者,其中,男性32例,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3.4)岁,女性39例,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1±4.0)岁,搜集所有患者的详细病历资料,以便于后续统计学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CT检查
采用美国GE公司的Lightspeed 4层螺旋扫描机,120kV,220mA,512×512,螺距(pitch)3∶1-3.5∶1,采集层厚2-4mm,重建层厚5-7mm;对比剂为碘海醇,浓度300mgI/ml,对比剂用量100m l,注射速率3.5ml/s,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延迟时间第一期25秒、第二期50秒、第三期90秒、第四期180秒,对病灶进行扫描,必要时行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以了解其部位、轮廓、性状、血管情况、密度等信息[2]。
1.2.2 肝病实验室检查
包括:①两对半系列;②丙型肝炎抗体(HCVRNA);③肝功能系列:包括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④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等;⑤HBV-DNA数量检测;⑥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CEA等)[3]。
1.3 统计学分析
定量资料故首先进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条件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均数比较,组间两两比较采用SNK法;不符合方差分析条件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均数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非参数Spearman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13.0,将患者的资料录入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T诊断结果
71例患者共诊断出74个病灶,其中3例有2个病灶,最大的为7.4cm×5.8cm×6.9cm,最小的为0.9cm× 1.4cm×1.3cm,全部呈现球形或者类球形的肿物。
2.2 实验室检查
71例患者中,35例表现为略低密度,边界模糊,36例患者表现为等密度,较为均匀,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明显强化,所有病灶均未发现包膜。
2.3 相关性分析
CT诊断能够明确病灶性质、大小等,而实验室检查主要能够确定病灶的病毒学特征,两者结合对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丙型肝炎患者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而且此种疾病引发的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由此对患者病情的改善造成了较大影响,临床研究表明,部分肝炎患者还同时伴有FNH,这对于患者治疗产生了一定制约。
当前,对于肝病的检查,实验室检查仍是主要手段,能够确定患者的病灶性质,并确定密度和边界,但是其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查方面有较大欠缺,识别率较低,而且直观性也不明显,这对于患者的准确诊断有不利影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CT诊断技术逐渐普及,能够在更薄的层面上发现更隐匿、细微的病灶;尤其结合血管造影增强扫描,很多微小病变得以明确诊断[4]。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所有患者均实施螺旋CT诊断,并进行实验室检查,CT诊断主要确定患者病灶的性质及大小,而实验室检查主要确定患者的病毒学特征及肝细胞功能,两者各有优势,通过对所有患者采用螺旋CT诊断,同时实施实验室检查,能够进行互补,从功能学及形态学双重角度进行探讨,并进行相关性等统计学处理,将可能在一定程度提高肝炎性肝局灶结节的确诊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阐述FNH的病因,值得推广应用。
[1]丁可,杨新官,吴嘉兴,曾阳东.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J].华夏医学,2012,21(02):45-46.
[2]张裕超.多层螺旋CT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学,2012,30(02):154-155.
[3]李湘竑,杨定华,张澍,周杰.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32例诊治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30(01):78-79.
[4]马立岩,潘广,杜志泉,袁如威.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5(31):66-67.
Spiral CT Diagnosis of Hepatic Focal Nodular Hepatitis and Liver Laboratory Parameter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Chen Zheng
(Guangdong Kaiping Central Hospital,Kaiping 529300,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focal nodular laboratory indexes and liver disease hepatitis.Methods:Our hospital in 2011-April 2013 and march of 71 patients with hepatic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the spiral CT diagnosis,and compared with liver disease laboratory index analysis,determin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Results:CT can clear nature and size of the focus of the patients,laboratory tests to determine lesion in patients with viral characteristics,a combination of these can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patients.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CT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curate diagnosis of patients,is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Hepatitis Liver Focal Nodules;Spiral CT;Laboratory Indicators
R445.3;R575
B
10.3969/j.issn.1001-0270.2014.02.10
201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