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刚云
(马龙县大庄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马龙 655107)
2011年以来,在省、市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马龙县人民政府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引进云南马龙双友牧业有限公司,马龙县肉牛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在省内有较高知名度。本文对马龙县肉牛产业发展优势、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今后肉牛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同行及相关人士参考。
马龙县国土总面积1 614 km2,人均8 071 m2。马龙县地势东南高峻,中部隆起向西北倾斜,呈阶梯状下降,海拔1 900~2 100m,具有山区、丘陵、河谷等地形特点。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冬季干旱、夏秋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3.6℃,年均日照时数2 158 h,无霜期247 d,年均降雨量约1 000mm。土壤以红壤、黄壤、紫色土为主,pH值4~7。有金沙江、珠江的7条支系河流,蜿蜒曲折,纵横交错切割全境,形成11个山间小坝子和11个河谷槽子。现有水库坝塘485件,总库容9 880万m3,可谓“面积宽广、地势平缓、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水源丰富、气候温和”。
马龙县位于曲靖市与昆明市两大城市之间,距曲靖市22 km,昆明市113 km,周边与麒麟区、寻甸县、宜良县、陆良县相连,贵昆铁路、320国道、昆曲高速公路穿过县境。县内公路、通信已形成网络化,可谓村村通公路、户户通电话。
马龙县共有草山草坡面积4.7万hm2,有半人工草场1 600 hm2,待开发撩荒地1.3万hm2。草场内可食牧草种类繁多,生长茂盛,产量高、质量好、营养丰富,具有实施划区轮牧的巨大潜力。
马龙县旱地较多,总面积3万hm2,农作物播种面积大,饲粮品种多,秸秆丰富,青贮氨化饲料起步早、推广面大,完全可为优质肉牛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饲料。
全县累计建成标准化牛舍65 800 m2,肉牛冻精改良点11个,年完成冻精改良牛6 700余头;建成永久性青贮窖35 609m3,配置大中型饲料青贮机33台,全面推广农田种草和粮草轮作,突出玉米秸秆青贮,年完成青贮饲料制作7 500余t,氨化饲料2 200余t,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做到人员、设备、方案三到位。大力推广青草+青贮饲料+混合精料的全舍饲、补饲饲养技术,有效提高了出栏率和商品率。实施规范化兽药、饲料、饮水、消毒等制度,保障了畜产品安全。
201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强对肉牛生产的领导,制定出台了《马龙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优质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优惠倾斜政策,明确发展目标,并把肉牛生产任务指标纳入各级干部工作业绩考核内容,严格实行奖惩,为优质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在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马龙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本地独特优势,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吸引大批外地客商到马龙考察落户,从事优质肉牛养殖,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格局,马龙县优质肉牛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预计2013年末,全县肉牛存栏6.5万头,出栏3.5万头,产值达2亿元以上。已建成规模养殖户422户,其中:50 000头以上的1户,500头以上的1户,100头以上的24户,50头以上的13户,20头以上的58户,10头以上的325户。引进曲靖双友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云南马龙双友牧业有限公司;引进湖南商会云南分会,成立了马龙永发牧业有限公司。云南马龙双友牧业有限公司计划5年内完成投资20亿元,建成年存栏5万头,出栏10万头,产值达50亿元的高档肉牛养殖基地。现已投资2.5亿元,完成1号育肥场建设,建成标准化育肥牛舍7栋35 000m2,存栏肉牛2 500头。完成2号牧场的改造升级,4号牧场已开工建设,投资3亿元的屠宰深加工厂已完成土方开挖、回填及职工住宅楼主体建设等工程。马龙永发牧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5 000万元,新建饲养优质能繁母牛500头以上的核心群场,扶持饲养能繁母牛1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200户,成立优质肉牛牛源生产专业合作社,饲养规模达2 000头以上,年出栏优质肉牛1 000头以上,实现产值1 000万元以上。现已征地2 hm2,建成牛舍6幢3 600m2、青贮窖 11 口 2 000 m3、干草棚1 000 m2、办公及生活用房216m2、粪污处理池540m3,硬化、绿化了场区。现饲养肉牛40头,制作青贮饲料250 t,现有员工10人,累计投资816万元。
马龙县存栏肉牛65 000头,出栏35 000头,现饲养能繁母牛25 000头,每年产犊16 500头(按每头能繁母牛18个月生产育成1头犊牛,年均产犊0.66头计算)尚不能满足现有饲养规模,更不可能满足日益扩大饲养规模龙头企业及育肥场(户)的需求,势必到处购牛。从全国牛源形势看,牛源紧缺已呈全国趋势,无法解决龙头企业架子牛来源,必然导致肉牛育肥场普遍存在空栏现象。
马龙县饲养的能繁母牛以多年饲养的本地母牛为主,小到100~200 kg,大到 300 ~400 kg,个体小,生长缓慢,综合生产力低,经济效益差。
从天然草原使用看,林权制度改革后,一些养殖户没有天然草场放牧,而另一些有天然草场的农户又没有饲养。从农副产物利用看,一些养殖户没有农副产物饲喂,而另一些没有养殖的农户则把农副产物抛弃、焚烧,污染环境。从全年供给看,夏秋供给过剩,冬春严重不足。
一是群众养殖观念陈旧,经验主义思想严重,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较慢,特别是对优良品种、科学方法的认识不足,有的存在抵触思想。二是接受新事物的渠道不畅,有些经常参加培训的是未搞养殖的,而有些多年饲养,甚至是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未能得到培训。三是投入意识不强,盲目节约生产成本,不理解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宁愿抱着旧传统不放,而不去用低投入换来高收益,结果得不偿失,再好的品种结果也是“一年像爹、二年像妈、三年变成老疙瘩”。
肉牛养殖是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保民生的产业。由于各级财政困难,长期以来对畜牧业投入不足,制约了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龙头企业、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育肥场、扩繁场、技术培训等整个产业链普遍存在资金缺乏状况,空栏问题突出。马龙县建成的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现只饲养100头左右,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现只饲养肉牛50头左右,且无支持资金,导致后继无力。
一是散养户基础设施薄弱,现有牛舍多数人畜共居,面积狭小,通风不畅,缺乏饲槽、饮槽等配套设施,不适宜规范化饲养。二是冻精改良受胎率不到50%,良种率低。三是牧草种植、青贮、氨化饲料技术推广还不到位,精料、工业饲料使用较少。四是疫病综合防治还需进一步加强。五是各养殖户与双友牧业公司之间尚未找到利益平衡点。
牛肉供应总量不足,牛肉价格逐年递增已成定局,肉牛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强势产业。为进一步促进肉牛产业的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应不断制定有利于肉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尤其是要尽快出台保护基础母牛的政策措施,增加对肉牛产业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投入,以扶持和促进肉牛产业快速稳定发展。
林权制度改革,耕地开垦,天然草场形成网格化,连片草场不复存在,加之养牛的生产周期较长,特别是能繁母牛的饲养周期更长,不适于大规模养殖。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富有的劳动力资源,田埂地角、零星分散的天然牧草资源,小规模种植优质牧草、农副产物资源等是农区今后发展优质肉牛养殖的主体。因此,鼓励引导农户发展能繁母牛饲养是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可为整个优质肉牛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分散饲养能繁母牛的基础上,建立专业合作组织,把各养殖户组织起来,形成网络,进而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区域产业优势。通过专业合作组织,一是创建适合当地发展的生产模式,引导农户发展适度规模饲养,提高经济效益。二是联络、协调畜牧机构,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统一品种、饲草饲料、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技术标准,建立农户饲养技术示范体系。三是联络与金融机构的关系,为农户养殖提供资金来源。四是有计划地组织犊牛出栏,提高规模效益。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结合,形成规范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发挥龙头企业外联作用,打通渠道,把资源与市场连接起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充裕的资金实力,彻底激活肉牛产业,实现高效生产。
“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补充”的投资机制,整合农业、财政、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等部门的有关项目资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政府贴息等方式,吸引企业、养殖户、民间和社会资金投入。在用好扶持资金,激活民间资金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健全农业信贷担保和农业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和授信额度,给予符合条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资金支持,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立政府奖励机制,表彰奖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运销大户、畜产品加工企业、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加大财政对能繁母牛、冻精改良犊牛、冻精改良员补助,调动广大农户饲养能繁母牛的积极性,扩大基础母牛群,保障牛源供给。同时对现有能繁母牛进行整群,淘汰体型小、产犊少、生长缓慢个体,优化基础母牛群,提高冻精改良受胎率。按当前马龙县出栏35 000头以上肉牛计算,能繁母牛数量应保持在55 000头以上,方能满足肉牛育肥需要。
广泛宣传加强肉牛饲养管理与肉牛养殖经济效益的关系,改变群众观念和传统习惯,推广高档肉牛冻精改良技术,使龙头企业、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真正掌握操作技术,能自主完成冻精改良工作。组织和引导养殖户开展饲草饲料生产、贮备,落实牧草、青饲玉米种植面积,大量制作青贮饲料,收贮干稻草等农副产物。推广补饲精料、工业饲料饲喂技术。实施“青绿饲料+青贮饲料+农副产物+精料(工业饲料)”四季调节,确保饲草饲料全年均衡供给。指导养殖户运用好种、料、防、管关键技术,最大限度提高肉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健全和完善肉牛产业发展制度,利用好、保护好、发展好企业和养殖户的积极性,保障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是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运用政府投入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肉牛产业养殖风险基金,防范和化解养殖户、企业的市场和自然风险。建立养殖户与企业稳定的产品购销和利益共同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进一步保障企业和养殖户的利益,保护其积极性。
优质肉牛产业是今后畜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优质牛肉需求量越来越大,供不应求将长期存在。优质肉牛生长期、怀孕期长,产犊少,牛源体系建设(特别是能繁母牛的保护、增加)是关键环节。在农区没有大片草山,不可能组织大规模生产,引导、扶持、激励千家万户饲养能繁母牛是今后肉牛产业发展的重点。因此,探索制订能繁母牛、犊牛、冻精改良补助,提高受孕、产犊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