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东云,马学林,刘海云,罗成燕
(丽江市园艺站,云南丽江 674100)
丽江市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曲东云,马学林*,刘海云,罗成燕
(丽江市园艺站,云南丽江 674100)
丽江市山绿、天蓝、水清,是云南省芒果、苹果、梅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截止2013年底,丽江市水果总面积3.576万hm2,总产量21.27万t,总产值8.98亿元。其中:外销总量为10.94万t,占果品总产量的51.4%;外销产值6.22亿元,占总产值的69.3%。丽江市注册的水果品牌商标有8个:“金川红玉”芒果、“小凉山”苹果、“红水塘”苹果、“李勇牌”丽江雪桃以及“得一”、“绿丫头”、“神康”、“女儿珍”4个青梅品牌。华坪县已建设成为全省最晚熟芒果产业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丽江市热区农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的贡献。
1.1 领导重视,机构完善
自2008年丽江市开展生态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以来,为了加强对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领导,丽江市政府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县(区)长及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生态产业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时,各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生态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丽江农业局成立了水果生态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丽江市园艺站);林业局成立了干果生态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并且市政府与各县(区)签订了生态产业基地建设责任状,县(区)又与乡(镇)签订了生态产业基地建设责任状,做到级级有任务,层层抓落实。水果产业作为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蓬勃发展。
1.2 加强育苗基地建设,严把种苗质量关
优质苗木是水果产业发展建设的基础保障,因此县(区)农业局大力加强了育苗基地建设和种苗规范管理,种苗由园艺站、龙头企业、协会、育苗专业户培育,符合国家标准的Ⅰ、Ⅱ级优质合格苗经过园艺站检验合格后才能供应给农户使用。
1.3 加强技术培训,推广标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
为了推广标准化种植和科学化管理,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和本地实际对使用技术进行整合组装,实现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各主要果种都组织技术骨干编写了实用教材,并制定了主推技术,种植生产中严把整地、打塘、施肥回填、定植等质量关,确保水果产业基地建设种植质量,对种植不适宜和次适宜区坚决放弃,不贪大求快盲目发展,实现了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升级。借助扶贫、民宗、阳光工程、技校、农民田间学校等培训平台,派出单位技术骨干采用多种形式,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果农。
1.4 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借助国家现代水果产业体系建设平台,邀请国家级专家来丽江讲课,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建立一支稳定的思想素质好,作风过硬、技术力量雄厚的科技推广队伍。
1.5 积极示范推广果园间种、套种,提高土地产出率
因地制宜地示范推广果粮间作(低杆非禾本科作物)、果药间作、果草间作、果禽结合、果畜结合等发展模式,实现立体综合开发,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推广粘虫板、性诱剂防治芒果蓟马、果实蝇等生物防治方法、使果园朝着生物多样性、绿色生态方向发展。
1.6 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首先,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或广播等多种方式,对违禁农药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等知识进行广泛宣传,使果农对生态产业水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有所了解与认知。其次,要求种植农户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范使用农业生产资料。针对不同果种病、虫害发生规律,普及正确选药、用药、安全使用农药的知识,全面推广和使用无公害水果生产和绿色水果生产配套技术。通过水果病虫害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果品农药残留量。再次,加强果农的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建立基地果园统一农药、肥料经营,统一生产管理,统一用药用肥,统一杀虫防病的使用制度。
1.7 加强老果园提质增效和新果园标准化种植示范
用典型引路,推动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在水果产业发展中最好的教材是样榜,最有效的培训是示范。各水果产业基地建设县、各果种都建立了老果园提质增效和新果园标准化种植示范样板,让果农看到了成效,用典型引路,取得了较好示范效果。正因为如此,丽江市水果产业才能在水果生态产业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快速发展。
1.8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提高水果生态产业的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此,芒果生产与中科院南亚热作所、云南省农科院保山热经所合作开展了优质芒果栽培技术和芒果“簇芽病”、“细菌性角斑病”、“芒果蓟马”、果实蝇的防治研究,提高了芒果生产的科技水平。
苹果生产与国家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云南(昭通)试验站合作,开展中早熟苹果品种品比试验及矮化密植试验研究,为苹果栽培模式变革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技术储备。
1.9 开展水果产业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
在建设水果基地的同时,还开展了水果产业体系建设。共计成立了10个果品加工及营销企业,注册了8个水果及果品商标,2个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1 333.33 hm2A级绿色食品产地认证,成立了21个专业技术合作社,形成了“科技+协会+公司+基地”的水果产业化经营模式。
1.10 建立和完善检查、监督、验收机制
为保证基地建设健康、有序、稳步发展,丽江市水果生态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订了严格的水果生态产业目标责任考核检查验收方案,抽调技术骨干成立水果生态产业检查验收小组对水果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为确保保存率,采取了上年种植,第2年验收的方法,主要从经费落实情况、科技推广情况、种苗供应情况、新建水果基地管护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考查、验收。
2.1 经济效益显著
从2008年大力发展水果产业以来,水果基地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有力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007年全市水果总面积2.194万hm2,总产量13.63万t,总产值2.75亿元。至2013年全市水果总面积已发展到3.576万hm2,总产量21.27万t,总产值8.98亿元。新建设水果基地1.384万hm2,增长63%。2013年与2007年相比,年水果总产量增加了7.64万t,增长56%;年水果总产值增加了6.23万元,增长226%。2013年水果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额为898.95元,比2007年增加了598.1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果种除葡萄外,产量和产值的提高主要是靠老果园提值增效和前期种植的果园逐步进入结果期和盛果期来实现。到新果园全部进入盛果期后,产量产值还将成倍增长,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0亿元左右。
水果产业的发展建设还有力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如玉龙县拉市镇的666.67 hm2丽江雪桃园、333.33 hm2优质苹果基地,年年吸引大量游客春来观花、秋天尝果,观光果园的数量不断增加。
2.2 社会效益明显
水果产业的发展有力促进了丽江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很多种植农户摆脱了贫困,万元户、几十万元户乃至百万元户不再是少数,芒果、苹果、葡萄等果种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中推广的节水灌溉肥水一体化技术,使新种植的果园在连续3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成活率和保存率仍然很高,保存率都在98%以上。解决了在连续干旱,严重缺水的情况下的果园灌溉问题,为干旱严重、水源短缺的区域发展水果生产解决了燃眉之急。
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有力地带动了诸如果园农家乐、观光果园、婚纱摄影等旅游项目的开展,推动丽江旅游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2.3 生态效益突出
水果产业的发展是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实施的,病虫害防治坚持APM综合技术,坚持向无污染绿色方向发展,它提高了森林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美化了环境,保持了水土;水果产业的发展对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长防工程和森林建设有促进作用,是很好的环保项目,生态效益好。丽江的水果生态产业基地成为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3.1 水果产业基础设施差、基础薄弱
丽江市水果产业基础设施差、基础薄弱,果园大多建在无灌溉条件的山区、半山区,交通运输困难,无力抵抗冬春及初夏的持续干旱、冻害和后期的雹灾等自然灾害,常给丽江市的水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3.2 科技支撑体系不健全
产业扩张快,品种多,点面广,专业科技人员不足,技术服务不适应生态产业基地建设需要。高素质科技人员少,专业科技人才缺乏,从事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人才不足。一些科技人员工作形式单一,技术服务方法陈旧,因责、权、利不明确,工作经费短缺等原因,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结合不紧密,导致技术跟踪指导不力,种植和管理粗放。
3.3 水果生态产业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
水果生产经营分散,生产与市场脱节,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数量少,经营规模较小,经营效益不高,辐射带动能力弱。市场信息、中介服务体系,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及产后处理体系等还没有建立或建立后还不够完善。果农综合素质不高,水果生产投入差异大,管理差异大,品质差异大,价格差异大,集约化、标准化程度低。
3.4 过分强调对“龙头企业”的扶持而忽视对技术部门的支持
水果技术推广部门缺乏必要的引种、试验、示范等科研经费和培训、推广等工作经费,因而对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宣传发动、技术指导、科技培训的力度不够,加大了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难度,制约了水果生态产业基地建设的进程。
3.5 水果基地建设之初良种供应不足
让部份劣质品种进入了园地,同时原来种植的有些良种退化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沦为淘汰品种。因此,丽江市的水果品种改良工作面广,任务繁重。
4.1 多渠道筹集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本着“国家扶持一点、地方筹集一点、银行贷款一点、农民投入一点”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抓住中低产田地改造的机遇,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提高调水、蓄水、节水灌溉能力;加强建设运输道路和果园便道,改善果园运输条件。
4.2 加强科技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科技体系建设以国家专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企业、民间组织、个体等共同参与、合作推广为原则;抓好乡(镇)以上国家专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调整和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院校和推广部门的合作,组织重点技术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加强科技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高现有科技人员素质,招聘果树专业大学毕业生充实水果职能部门;鼓励和扶持科技人员领办、创办科技示范园等科技型企业,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和服务功能,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科技推广的到位率。
4.3 以市场为导向,优势果种要向优势区域集中
注重集中连片建设,优势果种要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同时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抓水果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各类水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技术协会的发展,以促进其结构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化。
4.4 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投入
将科研、推广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力度,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加快水果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加快实用新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及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培训。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和各种农技协会的培训,把新品种、新技术及时传授给农民,做到每户有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明白人,不断提高水果生态产业发展的技术水平。
4.5 做好配套服务工作
为确保水果产业健康发展,根据育苗就近供应的原则抓好优质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和水果提质增效工作;同时,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开发、认证和生产,加强水果产业精品名牌产品建设。
2014-04-23
曲东云,女,大专,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技术推广工作,E-mail:870703608@qq.com。
*为通讯作者:马学林,男,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园艺技术推广工作,E-mail:ljmxl0696@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