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分析

2014-03-06 07:09安徽省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47100
辽宁医学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点式显著性下肢

安徽省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247100)周 德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多见于长期从事站立职业、久坐少动或重体力劳动者。其中以大隐静脉曲张最为多见,手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主要方法[1]。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小切口点式抽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面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较短等优势。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对同期收治5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同期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56例,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48~67岁。病程5~13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以至迂曲成团块状,其中继发小腿溃疡者1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示大隐静脉迂曲扩张,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通畅。随机分成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5个属支,用剥脱器剥脱大隐静脉至内踝上方,小腿下段曲张血管分别做切口剥脱曲张血管,手术完成后缝合各个切口。研究组采用传统方法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5个主要属支,用剥脱器剥脱大隐静脉至膝下,小腿部的曲张静脉处分别做多个长约1.0 cm的点式小切口,用血管钳直接抽出曲张静脉并结扎穿通支[2]。两组术后常规弹力绷带包扎,松紧适中。抬高患肢30°,鼓励患者进行跖伸屈运动。术后第3天切口换敷料,术后6~9天拆线,随后穿弹力袜4周。

1.2.2 临床疗效评估 从术中相关指标、术后情况以及随访结果3方面评估两种手术方法临床疗效。手术过程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情况包括术后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术后出院时间。术后常规门诊随访12个月。

1.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手术时间:研究组(60.4±11.6)分钟,对照组(96.6±15.4)分钟,差异有显著性(t=-9.981,P<0.05)。术中出血量:研究组(55.2±10.4)mL,对照组(95.4±17.6)mL,差异有显著性(t=-10.493,P<0.05)。

2.2 术后情况及随访结果比较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研究组术后下床时间为(30.6±9.4)小时,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为(57.4±14.2)小时,差异有显著性(t=-8.383,P<0.05)。术后并发症:对照组发生率为29.6%(8/27),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周围型)1例,切口出血2例,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3例,小腿皮肤麻木感2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1/29),其中切口出血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有显著性(X2=5.30,P<0.05)。研究组术后出院时间为(7.5±1.2)天,对照组术后出院时间为(9.4±2.6)天,差异有显著性(t=-3.551,P<0.05)。术后随访1年内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

3 讨论

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及静脉压力增高。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当病程发展至交通静脉瓣膜破坏后,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如皮肤色素沉着、脱屑、痒感、皮下组织硬结甚至湿疹和慢性溃疡[3]。传统的高位结扎大隐静脉联合曲张静脉抽剥术,其手术疗效明确,但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较多,手术切口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且易留下明显瘢痕等缺点[4]。小切口点状抽剥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切口小、缝合少,愈合后手术瘢痕小,而且曲张静脉抽剥后,下肢外观更光滑,适合患者的美观要求。创伤面积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操作简便,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恢复速度快,下床活动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更有利于溃疡愈合、色素减褪、湿疹样皮炎好转[5]。本研究也表明,小切口点状抽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下床时间早,术后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与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别,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满意率高。

为确保手术安全和彻底性,小切口点状抽剥术围手术期需要注意以下方面:1)深、浅静脉功能的评估,术前检查必须了解大隐静脉曲张部位、范围、瓣膜功能。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深静脉有阻塞者禁忌手术。深静脉重度反流者手术应慎重,术中应同时处理深静脉瓣膜[6]。2)术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记号笔标记出患肢曲张静脉的确切行径,从而保证术中剥离的准确性,不易发生遗漏。3)保护隐神经,减少出血。点式抽剥术切口不宜太深,达皮下即可,抽剥时紧贴皮下,避免出血,或损伤隐神经。点式抽剥的切口较小,可以不用缝合。但是如果切口部位渗血较多,可以缝合1~2针即可迅速止血。4)术后应帮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可以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总之,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小切口点式抽剥术具有创伤面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较短等微创优势,且手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昂贵的医疗器械,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1]李玮.泡沫硬化剂疗法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9):194

[2]龙运志,徐勇士.三种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12):1581

[3]曾伟,张志峰.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个体化手术处理[J].西部医学,2013,25(10):1492

[4]许少鸿,万恒.下肢静脉曲张的联合微创治疗[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12):1655

[5]于文生,费建平.小切口点状抽剥加高位结扎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146例疗效观察[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8):874

[6]张弘,杨植.下肢静脉剥脱术对节段性深静脉反流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32(3):238

猜你喜欢
点式显著性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无锡新吴区驻点式执法 开展城市安全集中整治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点式后备模式设计简析
基于超快激光技术的半球谐振陀螺点式修调方法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点式ATP模式下列车追踪间隔计算的探讨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