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文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隐性知识是企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企业要参与知识吸收,尤其是把重要的隐性知识扩散到组织范围之外,既要有一定的利益补偿或者合作协议为前提,也要建立起合作者之间的信任关系,许多学者把组织契约和人际关系理论等作为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营造良好的知识创新气氛,调节好这些关键性变量,利益相关方才会参与隐性知识吸收活动。笔者借鉴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考虑知识主体获得利益大小、关系价值和风险水平等决策标准,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通过运用演化博弈论,探讨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对隐性知识吸收过程的内在机理与动态演化过程进行析,并分析其中几个影响参数及控制方法,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有助于给出促进隐性知识吸收的综合对策。
隐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性资源,企业、创新团队、个人都希望占有隐性知识,获取超额利润,稳定竞争地位,但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时知识主体表现出吸收动力不足的问题。何亚琼等 (2006)研究了组织间的知识学习和吸收行为,她们认为组织间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其知识吸收的动机既来源于外在的经济技术环境,也受企业内部经济技术活动的驱动。因此,对组织间学习的认同、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内部资源缺乏的现实性、利益驱动是其主要动力[1]。翁莉、仲伟俊 (2008)从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知识共享乏力的原因,其中,知识共享成本、风险以及知识吸收转化能力是企业选择竞争策略的主要考虑因素,建立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了一次共享、部分共享、重复共享三种情况下企业的策略[2]。在企业隐性知识吸收过程中,如果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些小企业会出现“搭便车”的现象。Holtshouse认为隐性知识吸收是一个“推”与“拉”相结合的过程,通过知识吸收来弥补知识位势落差,这种力量既有内部动力,也有外部动力[3]。Crosby(1990)首先对关系质量进行定义,Mc Evily(2003)等认为,关系质量产生的信任程度会影响知识吸收组织的开放性,进而影响彼此协同的效果[4]。因此,企业、部门利益本位主义和保护主义会导致企业吸收隐性动力不足,必须根据企业的特点增加企业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以上学者提出了一些阻力因素,从环境等外部因素和信任、关系质量等内部因素分析了企业知识吸收的动力,在动态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企业决策还不清楚,因此,笔者建立动力模型,利用博弈理论把激励因素、关系水平、信任程度作为企业主要考察对象,研究企业的知识吸收行为。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选择新的技术轨道,使产品、工艺或服务具有前所未有的性能特征,满足潜在市场 (非主流客户)的潜在需求,对现有市场、行业和商业模式产生破坏性影响的技术创新范式。突破性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超强风险性、高投入、技术商品化生命周期长、新轨道、面对非主流市场等。这些特征的形成,既有企业客观条件的限制,更主要是一些“不可控因素”造成的结果,这些不可控因素与隐性知识息息相关。通过隐性知识吸收正好弥补了显性知识的不足,提高了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隐性知识吸收与突破性创新能力的耦合机理见图1。
总体来说,隐性知识吸收与突破性能力的耦合机理如图1所示,隐性知识的隐蔽性、内嵌性等特点,导致企业在新的市场和新的技术创新轨道上无法获取有效信息和创新资源,导致突破性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研发能力弱、生产和市场化效率降低,影响企业创新资源配置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可以说,突破性创新的许多特征是隐性知识特性造成的结果,因此,通过隐性知识吸收,改变企业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形式,尤其是补充了必要的隐性知识,企业能够根据发展需要获取、利用外部资源,了解全面的环境信息、市场信息,这对于企业提高突破性决策能力帮助很大,也能改善企业突破性创新管理能力,降低突破性创新风险。
图1 隐性知识吸收与突破性创新能力的耦合图
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它是在全新的环境下选择新的技术创新轨道、利用新的资源开发新市场的非传统创新模式。它与渐进性创新的区别主要来源于不确定性,它是在外界环境高度不确定性状态下进行的企业研发范式创新,企业既要适应外部自然环境的变化,也要处理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还要解决内部的不确定性问题,例如资金、人力资源配置。正因为突破性技术创新需要更多的资源,牵涉到更多主体,该活动变得十分复杂,内外部知识主体的关系协调困难,因此高风险性是高度不确定性的衍生产品。
而隐性知识具有内隐性、默会性、内嵌性和粘滞性,企业不仅难以察觉,而且难以获取,其实用价值也很难评估。隐性知识对具体环境依赖度很大,离开了环境支持,隐性知识的作用将大打则扣。所以,企业要利用隐性知识,不仅要机械转移,更要根据企业的资源匹配成熟度和企业技术发展轨迹科学选择。
首先,企业需要选择一条全新的技术创新轨道,这是企业摸索的过程,该技术的发展轨迹、未来市场价值、需要资源配套多少,都是一些未知的隐性知识,需要企业去挖掘、获取;其次,企业面对的是非主流市场,客户的需求信息内嵌在不同的潜在消费主体中,并且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这些隐性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指向标。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开展的新尝试,经济发展规律,随着全球环境恶化、资源紧缺,新的市场情况 (隐性知识)不断出现,但是,有些隐性信息就像隐藏在海平面的冰山,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会给企业造成重创,如果合理利用,能给企业带来无穷商机。因此来自市场、技术、消费者、宏观环境、企业等各种隐性知识载体使企业创新的不确定性增大,风险性增强。此时,企业是在信息不完全的状态下进行抉择、经营,其结果可想而知。
隐性知识吸收从多方面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内部,通过吸收隐性知识,企业选择创新轨道、确定技术方向,使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协调,企业能较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和政策带来的机会,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隐性知识吸收可以增强技术创新动力,在企业内部组织隐性知识学习,深化技术开发,提高企业知识存量。在外部知识网络中,企业积极参与隐性知识的吸收,可以增加网络的知识量,降低网络成员的知识成本,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隐性知识吸收是企业持续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知识活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表现,它受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影响,因此,企业尽力加大创新投入,完善基础条件,为技术创新服务。
显性知识容易获得,使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性资源,企业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思路,但是,要全面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拥有有价值的隐性知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瓶颈就是隐性知识资本。所以,必须针对隐性知识的特性,采取措施,减少隐性知识吸收的难度。使企业在新市场上挖掘消费者隐性知识,了解未来市场趋势,掌握技术本身的隐性知识,提高企业选择创新轨道的正确性,准确把握市场环境隐性知识,提高突破性创新决策能力。在新的技术领域获取新的创新资源、隐性知识,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资源配置水平。在隐性知识吸收后企业具有更完全的信息,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降低技术创新风险。
研究企业突破性创新中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主要是分析隐性知识主体吸收知识的动机。一般来讲,隐性知识的流向和流量取决于隐性知识的位势,但是,因为知识主体的动机差异,可能会导致知识流向发生改变,笔者将举例进行说明。假设在企业中,有理性经济人A和B,都以组织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在A和B的博弈行动中,参与主体是同时行动的,并且决策时所有其他博弈方的信息已为其所知。A、B分别有两个策略方案:积极参与隐性知识吸收;拒绝隐性知识吸收合作。两者所拥有的隐性知识有所不同,其中A比B拥有较多的隐性知识或知识支配权力。由于两者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不对等,A处于知识位势的高位,因而保持较多的产出效益,这里将其设为PA,而B的产出相对A来说较低,在此将其设为PB,PA-PB>0。这里必须明确隐性知识的可吸收性,即该知识能被A、B传授与接收。通过这些假设,A、B关于吸收隐性知识的收益可表述为以下公式[5]:
其中,α、β为调节系数,α、β大于0且小于1。如果A、B独占隐性知识,那么,A、B的产出分别为PA、PB,(PA+PB)/2为两者的平均产出量,用A、B两企业的平均产出作为公式中产出的测量产出标准,则组织的收益值,就是A、B的总产出减去企业薪酬的差值。
φA、φB分别表示A、B的隐性知识吸收系数,σA、σB分别表示A、B的产出关于共享对象的互补性比例,则A选择共享策略时给B新增的收益为φBσAPA,B选择共享策略时给A新增收益为φAσBPB。同时,参与主体的关系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导致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产生,并且还将引发后续相同行为的产生,所以这种关系存在一定的价值,我们可将之称为关系价值,它受个人的价值观念、心理、组织制度与创新气氛、企业文化等内因的影响。实际环境中,A把隐性知识输送给B,自然希望关系水平带来的价值能达到自己希望的程度,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与它成正向变动关系。建立关系水平除了组织文化与创新氛围影响外,它还受合作者之间的信任所影响,假定A对B的关系水平为HAB,此处,A、B都选择共享策略时的关系价值为HABPA、HBAPB。
由于隐性知识吸收使一个主体流向另一个主体,其核心知识也容易被输入主体获取,可能使输出主体的竞争力受到削弱,从而挫伤隐性知识输出的积极性。类似地,令A、B选择共享策略时的风险水平为δAPA、δBPB。如果成员对企业的贡献越大,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考虑一个激励系数γ,其中0<γ<1,如果A、B选择共享策略时获得的奖励分别为 γφBσAPA、γφAσBPB。
综合以上假设,得出隐性知识吸收演化博弈的支付矩阵如下:
表1 不实施激励制度情况下知识主体博弈支付矩阵
表2 实施激励制度情况下知识主体博弈支付矩阵
根据上述博弈关系,假设A选择隐性知识共享的比例为λA,则选择不共享的比例为1-λA;假设B选择隐性知识共享的比例为λB,则选择不共享的比例为1-λB,该博弈模型存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A选择隐性知识吸收合作策略和不合作策略的预期得益分别为:
B选择隐性知识吸收合作策略和不合作策略的预期得益分别为:
以上式子表明,当 λA=0,1或 λB=(βφBσAPA/2+ δAPA)/HBAPB时,A 选择隐性知识共享所占的比例是稳定的;当λB=0,1或λA=(βφAσBPB/2+ δBPB)/HABPA时,B 选择隐性知识共享所占的比例是稳定的。因此,得到系统的5个局部平衡点:A(0,0)、B(1,0)、C(0,1)、D(1,1)、 E ((βφAσBPB/2 + δBPB)/HABPA,(βφBσAPA/2 + δAPA)/HBAPB), 若 0 <(βφAσBPB/2+ δBPB)/HABPA<1,0 <(βφBσAPA/2+ δAPA)/HBAPB<1,根据 Friedman(1991)提出的微分方程系统描述方法,其知识主体策略选择均衡点的稳定性由雅可比矩阵分析得到,隐性知识吸收策略的其雅可比矩阵是:
图2描述了隐性知识吸收过程参与双方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由两个不稳定的均衡点B(1,0)和C(0,1)及鞍点E连成的折线为系统收敛于不同状态的临界线,初始状态在该折线左下方的ABEC区域时,系统将收敛于点A(0,0),即参与人A、B都采用不合作策略,当初始状态在该折线右上方的区域BDCE内时,系统将收敛D(1,1)点,即参与人A、B都采用合作策略。
图2 隐性知识吸收过程的动态演化相位图
同 理, 若 0 < (βφAσBPB/2 + δBPB-γφAσBPB)/HABPA< 1, 0 < (βφBσAPA/2+ δAPA-γφBσAPA)/HBAPB<1,根据微分方程系统描述方法,系统有5个局部平衡点:A(0,0)、B(1,0)、C(0,1)、D(1,1)、E[(βφAσBPB/2+ δBPB-γφAσBPB)/HABPA,(βφBσAPA/2 + δAPA-γφBσAPA)/HBAPB],在满足前述之条件下,其参与人之间博弈的动态演化过程类似于图1。
一般地,隐性知识吸收过程参与人之间博弈究竟沿着哪个路径达到哪一个状态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紧密相联,如果隐性知识吸收过程的初始状态落在 ABCE部分,那么系统将逐渐演化到A点,如果初始状态落在BDCE部分,那么系统将逐渐演化到D点。值得注意的是,博弈双方支付矩阵中相关参数的初始值及其变化也将影响演化路径,从而导致整个系统朝不同的方向收敛。
由相位图2可知,鞍点坐标值是关于相应关系水平的增函数,当关系水平或由此产生的关系价值越大时,折线BEC向下移动,其上方的面积增大,参与人都选择知识合作策略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这表明通过对个人的价值观念、合作心理状况、组织制度与企业文化等内因的影响,营建良好的组织文化与创新氛围,建立合作者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有针对性地建立知识共享制度,健全完善隐性知识吸收过程的各项运行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吸收的冲突管理、信息交流与沟通,以保证隐性知识吸收的顺畅有序进行[6]。
由相位图可知,当彼此不信任,风险系数越大时,相应四边形的面积越小,系统收敛于D(1,1)的概率也越小,即参与人都选择知识吸收合作策略的可能性减小;当风险系数越小时,四边形的面积越大,系统收敛于D(1,1)的概率也越大,即参与人都选择知识吸收合作的可能性增大。由于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及知识的独特属性,使得组织内隐性知识共享过程受到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从而阻碍了知识共享的有效开展,给组织的知识共享带来了风险。因此,要完善隐性知识吸收的监控机制,有效避免重复博弈过程中的不信任因素,积极分享隐性知识,把每个人的知识特长聚集起来,转变成企业组织的整体竞争能力。
3、激励机制影响企业隐性知识吸收决策
如果两者所拥有的隐性知识不对等,A处于知识位势的高位,因而保持较多的产出,A为了避免知识泄露损失,获取超额利润,在知识吸收中没有分享知识的动力,企业A会尽力保护隐性知识被B获取,加强对隐性知识的保密。由于引入了激励机制对隐性知识补偿,折线BEC向下移动,其上方的面积增大,参与人都选择积极参与隐性知识吸收合作的可能性越大,A、B参与知识吸收的动力均很大。此时容易达到隐性知识吸收的较好状态。也就是说,处于知识位势高位的主体如果没有得到丰厚的回报,也没有政策的约束,不可能参与到隐性知识吸收中来。只靠企业传统的补偿模式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还需借助社会组织、政府提供一些额外激励。激励政策要多元化,不仅包括奖金等物质形式,还要与战略发展激励体系和精神奖励、职位升迁等形式结合,增加知识主体参与隐性知识吸收的动力。
[1]何亚琼,葛中锋,苏竣.区域创新网络中组织间学习机制研究.学术交流,2006,(2):63-69.
[2]翁 莉,仲伟俊.供应链知识共享行为的博弈分析 [J].统计与决策,2008,(3):74-77.
[3]邹 波,田金信,张庆普.面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校企知识转移机制与过程[J].科学研究,2009,(2):561-567.
[4]MC Evily B,Perronr V,Zaheer A.Trust as an organizing Principle[J].Organization Science,2003,(1):91-103.
[5]张德茗.企业隐性知识沟通的动力机制研究 [J].中国软科学,2011,(10):176-185.
[6]唐根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2,(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