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瑞文
无论国家大小,其常规武器装备中的大口径火炮皆为战场毁伤对手之重器。MO-120-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就是一种战场上能够得以灵活运用的高效毁伤武器,有许多国家装备和使用,在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演习中就能经常见到该炮的身影。
概述
MO-120-RT-61式迫击炮是法国与荷兰在1961年开始研制的120毫米线膛迫击炮,1964年开始生产,1967年在法国第一届萨托里武器展览会上展出,1973年9月开始部队试验,上世纪70年代中期装备法国陆军师空降炮兵团、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团及步兵师摩托化步兵团。1986年,该炮参加了美陆军为取代107毫米迫击炮而进行的120毫米迫击炮选型试验,随后陆续被荷兰、日本、伊拉克和乍得等国采购并装备,一直使用至今。
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具备传统迫击炮的基本结构特点,主要由炮身、炮架(摇架和下架)及座钣三部分组成。全炮重量为582千克,其中炮身重114千克,炮架重(含一对炮轮)257千克,座钣重190千克。全炮长3.015米,全炮宽1.93米,行军状态最大高度1.335米,最低点离地高325毫米。运动方式可以用DAF YP-408吉普车或AMX-10TM装甲输送车牵引。行军战斗转换时间90秒,战斗行军转换时间120秒。炮班人数共6人。
性能分析
虽然该炮没有完全脱离传统迫击炮的基本结构特征,但也有许多创新和改变。
身管 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火炮炮身长2.08米。为了提高火炮射击精度,身管内部一改传统的光膛结构,设计加工了40条缠度为10°30′的右旋等齐膛线。身管外部为螺纹结构,既可用于调整摇架与炮身的相对位置,从而赋予火炮射击所需的射角,又增加了身管外表的散热面积,有利于降低身管温度。
发射方式 该炮既继承了传统的前端装填和迫击发射方式,又在身管后端非常巧妙地设计了密闭性较好的击发装置,能使后端的排气孔在射击时有效地防止砂尘被吸入膛内,并可以在迫击发射不成功的情况下,依靠身管后端的击发装置补充拉发,而无需将弹丸从炮口倒出重新迫击发射。这个排气孔的设计是一个创新,是传统迫击炮没有的。火炮最大射速15~20发/分,正常射速6发/分。
炮架 RT-6l式120毫米迫击炮的炮架由摇架和下架组成,摇架上的高低机、方向机及水平调整仪与传统的迫击炮结构基本相同,高低射界为+30°-+85°,在不移动座钣的情况下方向射界为±14°。高低机和方向机是传统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可以粗调和微调高低与方向射角。摇架上连接有带手轮的钢制套筒和扭杆式悬架,下架由一对炮轮和车轴组成。
座钣 座钣为传统的等腰三角形结构,边长为1.15米。座钣底面有Y型加强筋,用以承载火炮较强的后坐力。筋底各有一个驻锄,用以将座钣固定在地面,防止火炮在射击时座钣移动,从而影响射击精度。
弹药 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配有带预制膛线刻槽的PR-14型榴弹、PRPA型火箭增程弹、PRAB型反装甲榴弹和PRECLAR型照明弹,也可以发射传统的M44式120毫米尾翼稳定迫击炮弹。
PR-14型榴弹全长为897毫米,内装4.4千克TNT炸药,初速365米/秒,最大射程为8135米,最小射程为1100米,落角为60°~70°,对人员的杀伤效果可与155毫米榴弹相比。当该弹配用离地炸点2.5米的近炸引信时,其杀伤范围能达到1450-1900平方米。
PRPA型火箭增程弹全长918毫米,弹体用高强度珠光体可锻铸铁制成,内装2.7千克RDX/TNT混合炸药。弹丸出炮口10秒后火箭发动机点火,火箭发动机工作时间2秒,附加速度为120米/秒,其最大射程为13000米。
PRAB反装甲榴弹,弹体为合金钢预制破片结构,起爆后产生的高速破片能在15米内穿透15毫米厚的装甲钢板。
PRECLAR照明弹装有带降落伞的照明炬,持续燃烧时间60秒,配有可预先装定的机械时间引信。 点评
尽管该迫击炮全炮重量较重且结构复杂,战场机动性和炮手操作性有待商榷,但由于其较大口径带来的毁伤效果和种类齐全的弹药及较高的射击精度等优势,自从装备以来一直在使用和训练。
由于国家地域特征、经济实力、武器装备发展战略和工业与技术基础等多种因素,一些已经装备了该迫击炮和目前尚未装备155毫米火炮的国家,力求通过对该迫击炮的技术升级,努力与装备了155毫米火炮的对手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效的火力对抗。
为了有效提高该炮的战场机动性和降低炮手战场上的操作强度,现已有多个国家将其改进为自行迫击炮,个别国家为其增加了反后坐装置,较大幅度地降低了火炮后坐力,为其能够安装在轻型车辆底盘上创造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同时,一些国家结合部分高新技术,为其发展研制了多种用途的精确制导弹药。
长期以来,国力强大的国家,在大口径火炮发展方面一般追求的目标是155毫米火炮,它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主要的火力压制骨干力量。比如奥地利的(GHN45、英国AS90、德国PzH2000,美国的M109A6和M777,以及韩国的K9等。
法国在大口径火炮发展领域,既没有走德国的陆地豪华战车之路,也没有走美英两国的全球战略机动之路,而是另辟蹊径、积极探索了一条符合自身的高效务实之路。在155毫米火炮发展方面,当德国隆重推出PzH2000履带式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的时候,法国却低调推出了自己研制的基于轮式卡车底盘的“恺撒”155毫米车载榴弹炮,它一经问世就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法国与荷兰共同开发的MO-120-RT-61式120毫米迫击炮,同样也是高效重锤的最好佐证。它在有效射程内的间接火力对抗方面,威力与155毫米榴弹相当,且射速具有一定的优势。在非对称性的局部战争中,该炮可以作为小国的战场利器,来满足对抗其它大口径火炮火力压制的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