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莉,苏光明,高海港,董晓明,张鑫雅(解放军477 医院特诊科,湖北襄阳441003)
卵巢黄体血肿即卵巢出血性生理囊肿,是卵巢非赘生性囊性肿物,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但其声像图特点因内部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不同而表现得复杂多样。卵巢巧克力囊肿为育龄妇女的多发病,由于临床症状差异较大,随病情的发展,病理上有新旧病灶重叠,超声表现多种多样。二者声像图比较相似,常导致超声误诊。本文对169 例卵巢黄体血肿和298 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的鉴别诊断要点,以减少误诊、误治。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 年6 月至2013 年8 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的169 例卵巢黄体血肿和298 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本科检查并保留完整的随访记录,年龄20~50 岁,平均(33.87±7.62)岁。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采用日本阿洛卡a10、5500 型及a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凸阵探头频率3.5~6.0 MHz,腔内探头频率3.75~7.5 MHz。
1.2.2 方法 患者排空膀胱后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腹超声需常规充盈膀胱,对盆腔进行多切面扫查,主要观察卵巢异常包块的位置、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血流及分布情况,并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值。拟诊为卵巢黄体血肿的患者嘱其下次月经完后再次复查,依据检查情况部分患者随访1~3 个月,直到病灶消失。有较大包块患者行经腹超声联合检查。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跟踪观察确诊。
2.1 卵巢黄体血肿 黄体血肿以单侧多见,囊肿直径2.0~7.0 cm,形态均规则,囊壁光滑不厚。本组169 例患者的声像图表现:(1)囊内光点型28 例,部分壁稍厚,内见点状低回声,内透声稍差。(2)囊内呈网格状回声型51 例,带状分隔呈较高回声,较细,呈网状,分隔上无血流信号;无回声区透声较差。(3)囊实混合型61例,囊腔内回声杂乱,可见形态不规则的实性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或实性团块沉积于囊腔底部,上方为无回声区。(4)类实性型黄体血肿29 例,病灶呈较均匀等回声或低回声团块,因其回声与周围卵巢实质回声接近而不易区分边界,但仔细观察尤其经阴道检查还是能分辨出囊壁。上述团块经阴道超声检查周边可见环绕状血流41 例, 周边大部分可见短条状或少许点状血流信号,RI为0.39~0.60。
本组169 例拟诊为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均按以上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鉴别诊断,经随访观察后明确诊断,仅11 例误诊,随访后包块未吸收,行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9 例,卵巢单纯性囊肿蒂扭转出血2 例;诊断准确率达93.49%(158/169)。
2.2 卵巢巧克力囊肿 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中,50%为单侧,囊肿直径为2.5~11.0 cm。(1)囊内均匀点状回声或囊内有少许点状回声型84 例,形态一般较规则,囊内均匀点状回声,壁不厚,内壁尚光滑,囊内充满较密集的细小点状低回声;囊内有少许点状低回声型,壁较厚,稍毛糙。(2)多囊型42 例,壁较厚,形态欠规则,其内有粗细不等的较高回声带状间隔及密集点状低回声。(3)囊实混合型133 例,囊壁厚,毛糙,形态欠规则,囊内底部有密集点状低回声沉积;或内壁出现贴壁片状低回声或等回声,或囊内呈无回声与低回声相间的杂乱回声。(4)类实性型39 例,囊壁明显增厚,形态不规则,囊内呈不均质低回声,似实性回声。
本组298 例拟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均按以上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鉴别诊断,仅23 例误诊,手术病理确诊为卵巢黄体血肿10 例,卵巢黏液性囊腺瘤3 例,卵巢皮样囊肿8 例,附件区脓肿2例;诊断准确率达92.28%(275/298)。
卵巢黄体血肿与巧克力囊肿的声像图均呈多样性,按包块内无回声、低回声、等回声及较高回声比例不同分为4 种类型,即囊性、囊内多分隔型,囊实混合型和类实性型。卵巢黄体血肿为功能性,一般对其采取保守治疗,或无需处理就可吸收、退化[1]。卵巢巧克力囊肿虽为良性疾病,却具有浸润和复发等恶性行为,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因二者处理方式截然不同,因此,二者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卵巢黄体血肿属于卵巢非赘生性囊性肿物。排卵后卵泡膜层破裂,引起出血。血液潴留在卵泡或黄体腔内形成血肿。正常黄体直径为1.5 cm 左右,以后转变为血体,并在下一周期的卵泡期自然消退。若黄体内出血量多,则形成卵巢黄体血肿。由于卵巢黄体血肿经历急性出血,血凝块形成、溶解、吸收的过程,且上述3 个阶段往往交错存在,造成黄体囊肿出血的声像图复杂多样[2]。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妇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卵巢巧克力囊肿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常见的发生部位,约50%累及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随病情的发展病理上有新旧病灶重叠,以及血液的机化和纤维素沉积的程度不一,超声图像表现多样。
卵巢黄体血肿和巧克力囊肿囊腔内均为积血,声像图均表现为多样性,且二者超声影像上有一定相似性,容易误诊。二者均可表现为:(1)囊内充满均匀较密集点状回声或囊内少许点状回声;(2)囊内均可有带状分隔;(3)囊内均可有贴壁片状低回声和等回声。但也有一定差别,表现如下:(1)卵巢黄体血肿多为单侧发病,形态规则,边界清,壁较光滑、不厚,大部分周边可见点状或短条状血流信号,RI 0.39~0.60;巧克力囊肿50%为双侧,形态部分欠规则,囊壁欠光滑、较厚,周边未见血流信号。(2)卵巢黄体血肿与子宫或周围组织少有粘连;巧克力囊肿与子宫或周围组织大多有粘连。(3)临床上卵巢黄体血肿患者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但在月经中、晚期发生,少数无症状。巧克力囊肿大多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史,呈周期性,少数无症状。(4)卵巢黄体血肿可吸收,Baltarowich 等[3]通过对33 例卵巢黄体血肿的随访发现,从第1 次超声检查到病灶完全消失所需时间为1.5~12.0 周,平均5.5 周。这与本次研究所观察169 例卵巢黄体血肿的吸收时间大致相符。巧克力囊肿月经期囊肿增大,随访病灶持续存在。由此提示检查者,对于一时难以鉴别且又无急腹症指征者,短期内超声随访、观察是确诊卵巢黄体血肿、鉴别巧克力囊肿及其他卵巢病变的有效方法。
在检查过程中应仔细对比二者的形态、囊壁厚度、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误诊。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误诊,如将巧克力囊肿误诊为卵巢黄体血肿,由于该患者超声声像图显示,囊内云雾状的点状回声,且自诉有痛经史,造成很难避免的误诊[4-6];或将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误诊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由于多囊型巧克力囊肿与黏液性囊腺瘤有共同声像图特征,如壁厚,囊内有光带分隔,并有密集的或散在的光点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囊内无明显的血流信号,故较难鉴别,但黏液性囊腺瘤多表现为分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7-10]。这些情况下,单纯超声诊断就显得有些势单力薄,如能结合临床资料,如病史、体征、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做好与妇产科临床医生的沟通和合作,可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时关注卵巢囊肿的形态、囊壁厚度、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同时结合详细临床资料,并动态随访观察声像图变化,与妇产科医生共同协作,可提高对卵巢黄体血肿和巧克力囊肿的鉴别诊断能力,减少误诊,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并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204.
[2] 马秀文.卵巢黄体血肿的阴道超声诊断[J].中国临床研究,2013,26(9):965-966.
[3] Baltarowich OH,Kurtz AB,Pasto ME,et al. The spectrum of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hemorrhagic ovarian cysts[J]. AJR Am J Roentgenol,1987,48(5):901-905.
[4] 吴萍. 卵巢黄体血肿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0):219-220.
[5] 王咸英,陈萍,谢图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误诊21 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3):426-427.
[6] 吴钟瑜. 实用妇产科超声彩色图谱[M].2 版.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4:118-127.
[7] 李艳芬,陈英. 超声下卵巢巧克力囊肿与盆腔其他囊性包块鉴别诊断的要点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36-37.
[8] 曾梅珍,彭琳. 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及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4-25.
[9] 沈晓燕,解左平.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超声特征分析[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3):229-230.
[10] 胡婷,夏飞,王娟.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妊娠黄体和宫外孕:100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1):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