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蔚 韦娴婧 曾文蛟 徐 雷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已形成了医、教、研、防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系。2013年,中心医疗业务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门诊量为707 788人次,住院人数为32 644人次,手术数为42 419例,总收入达到6.89亿元。与此同时,周边省、市和省内兄弟医院的快速发展,外资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兴起,医疗质量与服务“同质差异化”的现状,人民群众对医药卫生服务日益增强的需求,以及眼科中心自身存在的某些薄弱环节,都给我们以巨大的挑战。
科学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各国未来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据有利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学科建设水平是大型医疗机构综合实力、专业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近年来,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在我国大型研究型医疗机构中得到普遍的确立,它们是研究型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实现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
在2006~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中,中央政府提出要以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扩大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合作与交流,这进一步明确了国际合作与交流在推动科学研究能力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地位。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等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院士提出了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籍此,我中心新一届领导班子也根据中心学科发展的需求,围绕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布局,提出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眼科中心的奋斗目标,将其发展定位于世界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眼科中心,走国际化的道路。
作为中山大学附属专科医疗机构,中山眼科中心近3年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加强自身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加速建设研究型眼科中心的科技创新队伍,培育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增强研究型眼科中心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的步伐。
接待国际医疗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团体和学者。2011~2013年接待批次和人数分别为91批次372人。来访代表团多数来自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其中有美国国立研究院眼科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和Wilmer眼科研究所、美国Bascom Palmer眼科医院、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耶鲁大学和奥比斯飞机医院等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及大学。还包括古巴卫生部部长、1977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Andrew Schally教授、英国UCL眼科研究所所长Phil J Luthert教授等国际著名学者。来访交流内容涵盖了眼科学及相关学科前沿研究探讨交流、学科建设和管理、基础研究与临床如何结合等。交流以学术研讨会、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和开展合作研究项目等多种形式进行。
2011~2013年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大学签署了12项实质性合作协议,合作方包括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眼科研究所、英国Moorfields眼科医院和伦敦大学学院眼科研究所等机构。协议涉及科研合作、学科建设和人才联合培养等多个方面。还有,除了与美国海伦凯勒基金会长达10年的项目持续进行外,2011~2013年新增了与世界糖尿病基金会、国际奥比斯等国际基金会的合作项目,3年期间这些组织和基金会的到位资金1 360万。
2011~2013年眼科中心平均每年主办1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如2011年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国际论坛;第八届、第九届国际眼科论坛(ISO)、2014年广东省眼科国际交流论坛等。2011~2013年共举行的学术报告为108场。报告内容涉及眼科干细胞治疗进展、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合作、眼肿瘤领域、眼科病理学领域前沿课题等眼科学及相关学科新近研究成果。报告专家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英国Moorfields眼科医院、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院等世界一流医院和科研机构。
2011~2013年外派本科生(视光学系)、研究生135人,分别到美国霍普金斯大学Wilmer眼科研究所、哈佛大学医学院、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等学校、机构进行学习。
近年来,我中心与国外大型医疗架构展开了交流,中心领导、科主任、职能部门中层干部分别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全世界眼科专科治疗排名首位的美国迈阿密大学Bascom Palmer眼科医院、英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医院Moorfields医院、欧洲眼科科研领域排名第一的英国伦敦大学眼科研究所等地考察和交流。通过深入广泛的交流,我中心管理层学习引入国外一流医疗机构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提高了整体管理水平,通过国际交流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增强了全中心职工全球化的文化意识与学科国际化的意识、为迅速提升我中心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并为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规模,提高合作水平创照了人文氛围和条件。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及其发展需要,在医院管理方面,我中心于2012年正式成立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科,该科设在中心办公室的组织架构内,组织和管理中心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该科与科技处、财务科一起全面协调国际合作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审批以及资金和合同的管理,并由主管中心领导直接领导。该科的成立,为眼科中心国际研究和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和顺畅的绿色通道。在医疗方面,借鉴国外眼科专科医院临床管理的模式和利用我中心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整合其眼底外科和内科的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成立了眼底病治疗中心,该中心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性眼底疑难病诊疗中心。为鼓励回国的海外引进人才与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其自主创新能力,以参加相关科研项目和开展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眼科中心学科建设工作,我中心于2009年建立了《中山眼科中心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10年制定了《中山眼科中心科技配套及论文发表费发放规定》,2012年重新制定了《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科研究所(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构设置与管理暂行办法》,并参考国外眼科机构的科研管理和实施方式,引入科研项目负责人(PI)的组织架构,同年制定了《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负责人、研究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员管理与考核办法》等制度。这些体制和制度的建立,为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眼科中心充分利用中山大学“百人计划”、中组部“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瞄准眼科学科主流方向和国际基础学术前沿,基础研究与眼科临床相结合的世界科技前沿,自2011年起加大国际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积极拜访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美国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等机构,引进了具有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发展前沿的领军人物。他们包括中组部“千人计划”康南(美国,流行眼病学)、林顺潮(中国香港,药物开发)、李旭日(美国,新生血管)、向孟清(美国,神经生物学),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魏来(美国,遗传与表观遗传学)、谢志(美国,生物统计学)、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唐仲书、陈军、金正京(韩国)、李春植(韩国)、陈舒仪、邹健、商福等一批教授。在他们的带领下,整合资源,根据基础学术前沿与眼科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的学科建设方向,凝练了眼干细胞、眼遗传表观遗传学与基因治疗、眼神经生物学、眼血管生物学和眼流行病学等5个研究方向,各个国际团队的科技创新氛围空前活跃,为标志性重大科技和学科建设成果的爆发奠定基础。
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打造了一批固定的合作平台。如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临床试验和转化医学平台,该平台积极参与全球多中心多种族研究项目,并以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行业项目为牵引,组织和参与重大致盲眼病的疾病治疗指南、临床路径、行业标准的制定。该中心已经初步成为具国际竞争力、功能完备、高效运作、规范化的临床研究中心。此外,我中心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眼科研究所、英国国家眼科研究联合打造全球大学和国立机构人类眼科免疫学联合研究平台,此平台是中美英眼科机构的强强联合,其充分发挥国外合作方独特的实验平台技术优势和我中心丰富的临床资源优势,对人体免疫机制和导致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老年性黄斑变性(AMD)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相关的人类疾病进行合作研究。联合研究注重分享新技术、新发现,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治疗技术。2013年,我中心的学科建设取得了突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广东省领军人才项目、广东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中华医学奖一等奖等。2013年总共发表SCI文章138篇(中山眼科中心为第一单位),其中IF值大于5分有10篇(其中最后通讯作者为中心职工6篇)。
近年来,我国政府、地方、高校、医疗机构运用各种政策手段、计划项目对科研人员在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上提供支持,但是总体上来说,支持力度还不够,投入强度还不足,政策导向和激励措施都有待加强。为达成我们建设“世界一流”的目标,国家以及相关机构就更要加强其对国际科技合作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要为研究型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供多元投入、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在制定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措施中,加强对引发重大国际科技合作研究的前期活动的支持,前期活动包括人员互访,联合培养,共建研发机构,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这些前期活动不一定能直接引发国际合作及其成果,但通过这些活动,如联合举办国际会议,一方面锻炼了我们国际交往和会务管理的能力,也促使我们获得前沿学术动态,为将来搭建实质性学术合作平台提供了机会。因此,各级政府和机构应该根据其科技发展和学科建设的规划,有针对地加大扶持部分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前期活动,将有助于催生实质性的科技合作,并使其深入发展。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目标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尽管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位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人才资源在人力资源中的比例不高,且人才结构不合理,严重短缺高层次与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此外,中国人才流失情况严重,主要表现为高层次留学人才滞留不归、部分社会精英移民海外、海归人才“二次流失”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的用人环境和制度有待改善,但也与西方发达国家降低门槛“抢夺”人才的移民政策有关。今后应该在战略思维、法律法规与管理机制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国内人才环境和制度。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国际合作项目是项目制的,其内在激励机制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但在培养学术大师、促进产生精品成果的机制方面还存在缺陷。项目一结束,涉及资金、人力、设备、合作科研、成果转化、论文发表等的学术合作也就结束了,这不利于中国与国际研究机构发展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我们应该立足长远,不断增进对合作伙伴的了解和提升自身的科研攻关能力,从而为长期合作铺垫基础。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但合作对象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应注重合作的层次,并结合自身学科和科研的优势和需要,根据互惠互利和自主创新的原则,寻找合适的领域和伙伴,从而更好地通过优势学科来带动和促进弱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优势学科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机构与其开展科技合作,促使更多的国际合作本着优势互补的原则开展和实施,促进国际科技合作的健康发展。这样形成的良性循环必然会导致重大创新科技成果的爆发。
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大型医疗机构学科建设的重要推手,要提高综合竞争力,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医疗机构,医疗机构须不断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力度,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形成“以我为主,互利共赢;为我所用,支撑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机制,开展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前沿科学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从而推动医疗机构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1]安宁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绩效管理的思索与探讨[J].现代医院,2013,4:2 -5.
[2]吴 晶.浅谈激励机制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4,1:121 -122.
[3]黄 崴,杨文斌.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来自国外名校的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10,8(3):70 -75.
[4]毕克新,赵瑞瑞,冉东升.基于因子分析的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因素研究[J].科学学术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1):12-17.
[5]陈振凤,何海燕.高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1):55 -60.
[6]高茹英,任 蔚,李红军.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1):89-92.
[7]张 菊.研究型大学国际科技合作的模式及其在合作中的作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1):103-107.
[8]张 菊,方永才.分析SCI论文探讨合作研究对提高高校科研水平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132-134.
[9]张 琼.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问题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24(8):58 -59.
[10]徐小洲,梅伟惠.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起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