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致晖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越来越大,这种差异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已十分突出。在课堂上,如果仍然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难免会造成老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课,学生在座位上神游八方、自得其乐的局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改变教学手法,更新教学观念,用多元化的课堂吸引学生,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一、多元智能概念
多元智能概念是198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推行其教育研究项目“零点项目”时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被认为是人类智力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并非像人们过去想象的那样,主要是由逻辑思维和语言能力构成的。他提出,人的智力可以分成至少8种类型,包括视觉/空间智能、词汇/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社会智能、内心/自省智能,以及最近发现的自然观察者/自然界智能。以这种新的智能观为出发点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在自己特长的领域中都是天才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兴趣和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了得,有的学生文笔优美,有的学生能深刻地理解课文,有的学生朗读娓娓动听,有的学生善于和别人交际……这就是学生不同智能的表现。
加德纳指出:“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发展,最重要最有用的教育方法是帮助他寻找到他的才能可以尽情施展的地方,在那里他可以满意而能干。”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们不能只重视语文智能的培养,而应该着眼于多元智能,建设多元的语文课堂,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均衡发展。
二、充分开发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智能因素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高度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认真钻研语文教材,发掘教材中的多元智能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1.发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空间/视觉智能是指把思想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把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图画、地图和表演等形式。比如在教授古诗时,因为诗歌特有的韵律美、意境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中的意境画出来;而在教学一些故事性强的文章时,则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按照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又可以发展他们的视觉/空间智能。
2.发展学生的词汇/语言智能以及人际交往/社会智能
词汇/语言智能包括了阅读、书写和倾听的能力。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发表自己对课文一些问题的看法,倾听别人的发言,从而使口头表达、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倾听、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怎样与同伴交往,怎样向别人提意见,怎样使自己的见解得到别人的赞同,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得到发展。
3.发展学生的音乐/韵律智能
拥有高水平的音乐韵律智能的人会以唱歌、吹口哨或打拍子的方式陶醉、放松自我。在教授一些节奏感较强的课文,如诗歌、儿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配上合适的节奏或音乐进行朗读、表演,在节奏韵律的配合下更好地理解课文。
二、利用多元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多元学习
现在的教师已不再是一支粉笔走天涯,而是拥有众多辅助教学手段。教师采用多元手段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从多方面学习、理解知识,也有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1.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多角度展现知识
人的多元智能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多种智能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多项智能同时运作,能使学习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雨》时,课文对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进行了描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没有一丝风的情景,先让学生观察图,再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回到课文找出课文中对应的描写。因为有了具体的情景演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2.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最能引起他们兴趣的莫过于游戏。在课堂中适当插入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牢固地掌握知识。例如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尤其是碰到会意字,可以让学生开展“我做,你猜”的游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做出字形,让同学猜。在这一过程中,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又促进了学生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各项智能的发展。
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让他们规规矩矩坐在教室听40分钟课是违背儿童天性的。如果在课堂上结合课文,让他们开展活动和表演,教学一定会事半功倍。例如在教学写话《夸夸我的家乡特产》时,如果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写作顺序、修辞方法,学生必然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在教学时,让学生带回来家乡特产,大家一起观察品尝,再写下感受,就既让他们在一系列感官参与中积累了写作材料,又让他们在把感受转换成文字的过程中,开发了词汇/语言智能、人际交往/社会智能、逻辑/数学智能以及内心/自省智能。
3.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自主选择学习方式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各项智能发展是不平衡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中,教师不能要求学生用统一的方法学习统一的内容,而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如生字教学中,可以激励学生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识记方法;在课文教学中,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完成。在《我是小小演讲家》一课中,我会让学生复述课文,讲讲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而《我是小小表演家》一课中,我则会让学生把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的加工,表演出来。学生能在学习中利用自己的特长,学习效率一定能提高。
三、设计多元作业,多层次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们给学生布置作业,目的在于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业的固有内容——抄写、做习题,对于学生来说过于单调、繁琐,学生常会马虎应付了事,并不能真正达到布置作业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在作业设计中多动脑筋,多花心思,让学生乐于做作业,真正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例如教学《恐龙的灭绝》一文,课前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查找有关资料,学习课文后再找找各种灭绝原因说法的理论依据,思考哪种说法最合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拓展了知识面,学习了搜集知识的方法,既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巩固,又让教师从中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多角度评价学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牢记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长,因此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学生,打击他们的自信,磨灭他们的个性,把他们打造成千人一面的产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留心观察每个学生的特长,哪怕他们只有一点长处,也要大力表扬,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要多表扬,多发现闪光点,让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产生学习的动力,不断进步。
加德纳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地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发展多方面智能的阵地,使学生能在课堂中真正得到多元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环翠园小学)
(责任编辑:张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