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贴近名师

2014-03-04 04:59张世明
广东教育·综合 2014年2期
关键词:名家名师思想

张世明

最近,看了央视的一期《文化视点》节目,改变了我的一个观点,就是以前总认为配音就是模仿声音,只要有这方面的天赋就行。可看了这期节目以后才知道自己的肤浅。

那期节目是主持人马东对年近古稀的“配音奇才”周贵元的采访。周贵元在影视界有“语言千面人”的绰号,他除了给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配音外,还多次给扮演周恩来、邓小平、陈毅、朱德、蒋介石的特型演员配音。更绝的是,他有时在一部影片里,竟能给几个不同的人物配音。

马东问道,你为领袖和伟人配音是如此“声”动,想必一定听了很多他们说话的原声吧。出乎意料的是,周老说他听得并不多,除了注意伟人的声音,更多是阅读他们的传记,像毛泽东的,周恩来的,朱德的,陈毅的,他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挫折和坎坷,有不同的内心活动,言为心声,更投入的是仔细揣摩他们的神韵,揣摩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更接近于他们的个性音色。原来,“配音奇才”“语言千面人”的嘴上功夫只是外相,真正的功夫属于心灵的专一贴近,在于思想深处的揣摩。

由此使我联想起时下对一些教学名师的“模仿秀”来。

现在有些教师上课时会模仿一些名、特优教师,模仿他们的教学语言、表情、教态和板书。更有甚者,一堂课教案居然多个地方沿用一样的问题,一样的板书,一样的练习,一样的启发谈话……如此这般,久而久之,老师们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人,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沦为各种模式的生搬硬套和翻版。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教师在模仿中,看到的仅仅是名师的一些外在的东西,而没有能真正求得一种“神韵”。我们说,名师课堂上的那些招式是用眼睛去看的,名师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是需要用心去看的。用眼看到的是名师的“韵”,用心看到的是名师的“神”。韵是外在形象的,神是内在本质的,有韵未必有神,有神有韵才有味,才耐看,才回味无穷。

应当说,学习名师,可以成就自我。因为每一位名师都是“一部书”“一盏灯”“一片芳草地”,观摩名师的课既是一种享受,同时也能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启迪。比如,观于漪老师的课,能使我们感受到人文教育的温情与细腻;观李吉林老师的课,能让我们体验到情境教育的温馨与浪漫;观于永正老师的课,能让我们领悟到“五重”课堂的智慧与扎实;观支玉恒老师的课,能让我们品味到导读艺术的高明与匠心;观靳家彦老师的课,能让我们触摸到知人之明的亲和与睿智……纵观这些获得成功的教育名家,他们都能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前人之精华,将古今教育方法与理论融会贯通,在教育教学领域内纵横捭阖,其教育教学方法珠圆玉润,以其鲜明的特色而卓然独立,自成一派。他们的教学虽风格迥异然尽显名家风范,虽方法不同终殊途同归。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学智慧的千姿百态,感受到了授知途径的四通八达。这些名师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不过,向名家、名师学习,我们首当考虑自身的特长,而不能亦步亦趋于名家身后,机械化、程式化地模仿他们备课与上课的一招一式。因为那样不仅会使我们自己的个性迷失、劣化,而且可能消磨自身的生命感受,窒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再说,如果机械地去模仿,只会形成“千人一面、千课一味”的教学模式。试想,那样的教学局面该是多么的单调乏味。

有道是,思想不能克隆,智慧不能盗版,创新不可复制。所以,向名师学习,我们需要模仿,但更需要超越简单的模仿。要注意多关注名师成功背后的一些东西,要懂得用心灵去贴近名师,在思想深处去揣摩他们的教学精髓,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自我,进而走出自己的教学路子来。其实,每个教师都有着不同的生活阅历、智力类型、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每个教师都可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当然,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风格,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我们把继承和发展、学习与创新结合起来。首先要以自己的某种特长为突破口,定向发展。然后不断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多汲取名师们那些鲜活充盈的思想精华,把名师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艺术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同时要学会从理论层面上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理性的、科学的积极探索,并且让这种探索成为自己基本的生活状态或方式,这样我们才能上出自己课的特色来。

猜你喜欢
名家名师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名家之约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名家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