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山西藏

2014-03-04 06:33
户外探险 2014年2期
关键词:库拉山峰雪山

提名

周鹏、李爽 西部地区山峰探索

提名理由

中国的山峰资源极其丰富,但是有资料可查的却不足千分之一。2013年3月~11月,周鹏和李爽用了八个多月的时间在中国西部寻山,累计行程45000公里,除去和寻山项目不相关的行程约5000公里,单纯为寻山所走的路程大约40000公里。当然,这些行程只是越野车走的,租摩托车、骑马、徒步的不在此列。在此期间,他们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穿越四十余县,探寻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拉轨岗日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部分)、阿尔金山(部分)、天山(部分)、横断山脉(部分)十大山脉几百座山峰。拍摄照片近500G,视频600G,记录了大量的山峰资料,他们正在筹划制作一个网站,把这些信息一一呈现出来,力争为每一座山峰建立一个档案,为攀登者今后在这些区域的攀登提供更加详尽而真实的资料信息。

为什么要“寻山”?

中国是一个山脉众多,山地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而对于这些资源,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1993年10月,成都地图出版社出版了由史占春、张长群、于良璞等老一辈登山家编写的《中国登山指南》,收录了中国境内42座著名山峰,全书中英文对照,但书中每座山峰都只有一张图片,无法更全面地了解山峰的具体状况,而攀登历史已经20年没有更新了,更是毫无未登峰的信息可供参考;1995年7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于良璞、陈群、薛云编写的《雪域神山》画册,收录了西藏境内一百多座山峰,以山峰名称、图片和地形图为呈现,在系统性上已初见端倪,最大的优点在于每张图说里有山峰的详细地理信息以及照片的拍摄角度,但这仅是一本画册,无法从书中获取山峰更加详细的信息;2003年11月,海南出版社的《中国登山圣经》,收录了中国随着商业登山兴起而成为热点的42座山峰、43条路线,2004年2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中国登山之旅》,关于山峰资源的介绍主要是商业登山的热门山峰,这两本商业登山的产物对于探索登山资源而言不具参考意义;2012年4月29日,日本东京新闻发行所出版了中村保编著的《最后的边境》,收录了中村保从1990年至2011年在中国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收集的山峰资料,其中包括山峰英文名称,大量图片及手绘图,是否未登及攀登历史等,这可以说是现今对中国西南地区山峰资源记录最为详尽的一本书,但是日文/英文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不小障碍。由于中村保年事已高,照片的拍摄角度大多位置偏低,很难看出冰川和山峰的全貌,且这本书几乎没有涉及到狭义上的喜马拉雅山脉,以及藏北的一些偏远山区。

网络上,8264网建立了“山峰查询系统”,几乎全方位地呈现了山峰的各种资料,已经能从海拔和行政区域查询山峰,但致命问题是—在具体内容上错误百出,而且缺乏从山脉的角度查询,现有资料也很有限;搜狐户外频道也做过山峰资料,但目前已处于停摆状态。当然,也有国外的Summit Post和美国的The America Alpine Journal(AAJ)等专业网站,记录部分山峰资料的网站更是数不胜数。它们部分呈现了中国的山峰,尤其是外国人所登的中国山峰路线信息及攀登报告,但对于中国山峰资源而言,毫无系统性。

我们作为山地资源大国,却没有系统的山地资源信息,何等可悲!作为一个登山者,希望看到什么样的山峰资料?有高清的多角度图片、地理信息、山峰名称、接近性、气候条件、是否已登、攀登历史/路线详情、周边攀登设施、救援条件、当地民风民俗以及当地人对待攀登的态度等等。既然有这样的需求,也有这样的空缺,为什么不去做呢?又采取什么方法?

寻山所采取的方法

我们现在所存在的山峰资料基础数据是极为残缺的,收集这些数据就需要我们实地探测。这么广袤的土地,要每一个地方都走到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找到并发现目标,到达然后采集地理信息及拍照、摄像记录,最后整理资料呈现出来。目标可以说是所有漂亮的山峰,包括雪山和大岩壁,也就是一切攀登者喜欢的对象。到达的方式通常都是先越野车,然后摩托车、徒步。主要以GPS轨迹和航点以及摄影摄像加文字记录。通过以前的经验和今年的实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获得这些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Google earth(后文简称“GE”)+地形图+GPS+摄影摄像+文字。GE能非常直观标定所要探查的目标,还有少量目标是只有到实地才能发现的。可以从GE最新版本的图库中找出最新路况,并将路线描绘出来,然后将数据从GE上倒到GPS中,这样GPS就能为没有内置地图的区域导航。同时GE还能在最后整理资料时提供逻辑数据和结构。地形图与GE配合可以达到更完美的效果。在地名、山峰名称显示方面,地形图的丰富性、准确性要比GE高很多。GPS主要是导航和记录航迹、航点,是主要的地理信息采集方式。摄影摄像为目标山峰留下影像,是呈现大众的最直接方式。再辅以文字记录,后期整理和呈现就能立体体现。

所到之处

2012年底,我和李爽开始谋划这件事,并在2013年3月份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我们借了30万元买了一辆二手帕杰罗越野车,配备了几乎全套简易修车工具外加两条备胎。Garmin公司赞助了我们最新款的GPS Montana 650,GPS行车记录仪及Fenix GPS手表。索尼公司给了我们两台AS15头戴摄像机试用。中登协马哥借给我们佳能400mm f5.6和14mm f2.8两个镜头。中登协王云龙赞助了我们五个1T的硬盘。孟春的沃科迈贸易有限公司赞助了我们汽车应急启动电源、大猩猩应急电源以及一些车载配件。另有50000元现金赞助来自深圳山友大雄的个人基金“小木基金”。自己再购置了索尼摄像机VG30E和二手佳能35mm f1.4镜头,再加上我已有的老旧的长枪短炮几乎能满足所有拍摄的需求。最后带上我仅有的12万积蓄出发。2013年4月6日,择吉日,我们终于踏上了寻山之路。

4月,从北京经京藏高速从西宁踏上青藏高原,经格尔木横穿昆仑山脉,再经可可西里进入唐古拉山,翻过山口相依念青唐古拉山而行。到那曲后直奔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嘉黎县,并进入腹地忠义乡十余天。4月底抵达拉萨,5月开始山南之旅,经羊湖、宁金康沙、打隆镇到普莫雍错,尽收库拉岗日群山于眼底。到洛扎县后继续向措美方向行,了解打拉日群山。最南到不丹边境乡拉郊乡和色乡。回到洛扎后再到号称世界上最高的乡普玛江塘乡,记录卓木拉日康7000米群山,翻越海拔5550米的垭口经地理村到达康马县,回到日喀则。自此进入西藏雨季,寻山工作连连受阻。

6月初回到拉萨,走南线转S206省道进入干旱的措勤、藏北地区。这一带算是冈底斯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的余脉,多是一个个独立的小山。进入那曲地区尼玛县和双湖特别行政区后,山峰几乎都是冰盖性质,庞大而平缓,难怪有号称世界第三大冰川的普若岗日冰川。

7月~8月,应邀去新疆博格达做高山技能课程教练,正好再次经过念青唐古拉和唐古拉山脉,还可顺道探寻部分阿尔金山和祁连山以及天山东段部分山峰。这一次自驾往返,弥补了之前因天气不好而没有拍到的部分。但回程计划的祁连山穿越计划因糟糕天气而泡汤。这两个西藏雨水最充沛的月份,我们也只能零敲碎打地继续寻山工作。

9月,集中寻找念青唐古拉山西段穷母岗日区域山峰。而这时也是西藏登山的好时节,作为一名自由攀登者攀登才是终极享受,爬了念青西端的一座6192米的未登峰犒劳自己,还爽滑了两座未登峰,其中一座是7000米未登峰卓木拉日康。10月,西藏天气的黄金时节,沿南线进入阿里,经普兰、札达探寻与印度接壤的群山,并深入日土至与新疆交界的界山达坂。返回时走南线,即从萨嘎之后进入吉隆县并沿希夏邦马腹地佩枯错进入聂拉木,再到老定日、定日、定结直到亚东。这一个多月的一去一回正好全面记录了南线以北的冈底斯山及以南的喜马拉雅山。也纵深插入喜马拉雅山脉的吉隆沟、樟木口岸、陈塘沟及亚东口岸,领略西藏海拔只有两千多米的原始森林以及震撼的高差3000米的壮丽雪山。

11月6日,结束了当年的西藏寻山路。但回程的滇藏线给了我们很大犒赏,从林芝到波密再到然乌的喜马拉雅东段一直到横断山脉的梅里雪山、扎拉雀尼一带全是直插云霄的尖峰,好不过瘾。最后从视线中消失的雪山是云南的玉龙、哈巴雪山,这才真正的让我们今年远离了雪山,寻山之旅的实地探查过程圆满了。

从北京出发到回到北京,八个月零三天,累计行程45000公里,单纯为寻山所走的路程大约40000公里。当然,这只是越野车走的,租摩托车、骑马、徒步的不在此列。

寻山之路

如此漫长的时间和道路,就以库拉岗日山脉为例看看我们的寻山之路吧。

过拉卡日,海拔6497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库拉岗日支脉的北侧末端,这些信息可以从军用地图中获得。但对于处在库拉岗日山脉众多7000米级山峰群里,几乎没有人会注意到它的存在,海拔7538米的库拉岗日和7221米的卡热疆将视线统统包揽,就连在GE上也没有赐予它一个山峰符号。但在镜头把它们全身上下拍了个遍之后开始扫射周边的“小山头”,400mm的长焦惊喜发现,陡峭、光滑、幽蓝的过拉卡日西北壁豁然出现。虽然从远处很难分辨主峰在哪,但是这面幽蓝的冰壁已足够吸引攀登者的眼球。能发现这面大冰壁远比拍摄壮丽的库拉岗日兴奋度高许多,因为这才是探索和发现,至少是对攀登界。拍摄山峰最好的机位其实是在山对面稍高的位置,有利于看清山体的全貌,在尽量高的地方大多可以看到山峰根部的冰川,这样就能在一个方向上全面看清一座山峰。但这只是拍到了,和了解这座山峰还有一定距离,真正的了解就需要深入基层了。

从库拉岗日群山对面拍摄完后,直接下到峡谷底部的扎日乡白沙村,去探究这些山峰的故事。和边境地区的藏族朋友聊天最大的障碍是语言不通,大多只能比画手势,一个村子只有一两个人勉强能用藏式普通话交流。在一通手势及各种蹦名词后,知道了这一排山都叫库拉岗日,而北偏东的7221米的山峰并不叫地图上的“卡热疆”而是“卡热给多”,意为藏式做饭烧水的“三脚灶台”,正如山峰三个顶峰错落排列的形状。而幽蓝大冰壁的山峰也不是地图上的“过拉卡日”而是“嘎哇雪山”,意为铁匠—为库拉岗日制造兵器的人。能得知这些山峰的真实名称已收获满满,再听他们用结巴的汉语热情地讲他们心中神山的故事更是过瘾,把原本静穆的大山描绘得灵性十足,让人情不自禁融进神山的世界里。

有了远处的镜头,也亲历了山的故事,最好还能有从山脚仰视山峰的照片,这能给攀登者提供更高分辨率的照片,也能为路线选择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第二天一早骑马去山脚近距离看山峰和冰川。半天功夫上升了近1300米,到了库拉岗日和卡热给多之间的冰川,能清晰地看到冰川及和山体的连接部分,这可以给想来攀登这座山的人提供最直接的资料了。天公不作美,山的上半截始终在云里和我们躲猫猫,我们在五千六百多米的雪地里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有一丝机会拍到库拉岗日和卡热给多的全貌。晚上回到白沙村,准备下一天再向西去往边境的资料,这样就能收集齐库拉岗日山脉北侧的几乎所有资料。一大早,我们开车沿村中间的小路一直向西,渐渐地,房子越来越少直到没有,雪山也从两边映入眼帘,两旁的岩壁陡峭完整。车几乎开到冰川河里,但远处露出了两座雪山的“帽子”,要看清全貌就得徒步,越过眼前的大冰碛。换上徒步的行头出发,正如以前的经验,翻过了一个大包还有一个大包,真是看山走死马,而这种越走越远的经历正如吸毒一样,不能自拔:都走了这么远了,再走一点就看见了—这一走就是十多公里,平均海拔5300米。当走到拍摄位置正好时,天气又变坏了,照片又不到能达到要求,再次陷入像吸毒一样的苦等,直到达到勉强满意的效果。自此,库拉岗日北侧的资料几乎全面了。若有南侧的资料才是真的完美,我们是追求完美的人,必须得到南侧一试。

在洛扎县成休整一天之后,出发去往南侧的色乡。色乡是更靠近边境的一个乡,管理更加严格,路也更加难走,但这里的寺庙让人耳目一新,而雪山在狭窄而深凹的山谷里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处迂,色乡的一个海拔更高的村,从这里往南徒步八公里左右可以到达嘎哇雪山脚下漂亮到极点的白马林湖,这里应该可以看到嘎哇雪山,上到山脊或许也能看见卡热给多南侧的一部分。停好车徒步到白马林湖,遇到两个放牧的年轻人,盛情邀请我们去他们的牦牛毛帐篷喝茶,而之后的三天也就在他们的帐篷里度过。刚到的下午天气变坏,预期能看见的雪山被厚厚的云层包裹,直到第四天上午,山峰终于娇羞的露出了面容,但依旧围着大大的浓云围巾。爬到一个5030米的山头静候真容,但雪山还是上下交替露出云层,从不肯“全裸”。能得到这个效果也只能满足了,上下各半的看见了嘎哇雪山,或许我们是除了牧民之外第一批见到卡热给多南侧下半部分的外地人吧。

这样,我们基本全方位了解了库拉岗日山脉群山。虽然南侧的照片不够全面,但进山的路况、当地背景资料等已经了解得很清楚。这就是我们所要的,在其他山脉里,我们也尽量复制这种模式。

只是开始的结束

八个月在西藏、青海、甘肃、新疆穿越四十余县,探寻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拉轨岗日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部分)、阿尔金山(部分)、天山(部分)、横断山脉(部分)十大山脉几百座山峰。拍摄照片近500G,视频600G。

安全、顺利回到北京算是一种圆满,但事实上这才刚刚开始,等待我们的是硬盘容量1T多的照片、视频素材急需整理并和广大爱好者见面。资料的呈现形式、呈现平台,以及资料本身都是现在要夜以继日地去做的事情。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这些资料里,既有上世纪初英国探险家们在喜马拉雅留下的足迹,也有大量尚待开垦的未登峰。我们努力去留存历史财富,用心发觉尚待开垦的处女地。努力为爱好者提供真实资料,提供探险的原始素材。我们力争为每一座山峰建立一个档案,为每一条路线留下一个故事。有幸去做这些事,也算是心灵得以告慰。

猜你喜欢
库拉山峰雪山
天空低了
Who is your favorite Halloween character?谁是你最爱的万圣节角色?
大城市里的小象
拥抱
雪山历险记
雪山历险记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征服那座最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