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林下种植开满致富花
2014年4月22日,记者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车村镇中药材市场看到了一派繁忙的景象,来自车村镇孙店、水磨等村的中药材农户正在这里集中交易,乔保庆一大早就卖完了自己的药材,手里拿着厚厚一沓钱的他乐得合不拢嘴。
地处豫西山区的嵩县,森林覆盖率62.9%,是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这里盛产的中药材达1 310种,是全国闻名的“天然药库”。
乔保庆一家4口人,共有1 300平方米左右的土地,2010年,他响应林业部门号召,采取林药兼作模式,在核桃树下种植桔梗,每667平方米均收入1.7万元。和他一起交售药材的妻子高兴地说:“这几年我们在林下种药,尝到了甜头,家里盖了二层楼,今年又承包了近3 400平方米土地,全都栽上了药材和核桃。”
乔保庆所在的孙店村东沟组是车村镇发展林下桔梗种植基地的第一块“实验田”,这里耕地多为沙土地,粮食产量低,但非常适宜桔梗生长。在林业部门的引导下,该组采取林药间作模式,利用宜林荒坡,低产农田发展核桃20多公顷。在核桃树下种桔梗,形成立体林业产业,该组仅桔梗种植一项就带来年收入180余万元。
近年来,嵩县发挥林下空闲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工作机制,鼓励林农大力发展林药产业,县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并整合部门资金,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对新种植的核桃每667平方米补贴300元;种植中药材的,根据规模每667平方米补贴200~500元。仅2013年,全县新发展林下种植二花、桔梗、猪苓、板蓝根等中药材1 041公顷,年产值达4 686万元。
嵩县还积极探索林药种植组织模式,把林业合作社组织建设作为沟通农户、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着力培育,不断完善市场经营机制,降低林农经营成本和风险,为中药材走向县外市场打开大门。
如今,嵩县林下中药材种植遍布全乡,基本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林药产业化格局,形成了嵩南乡镇以桔梗、猪苓、柴胡为主、嵩北乡镇以丹参、血参、药用牡丹为主的林药基地。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