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的“鸡肋意识”及其人生选择

2014-03-03 10:21孙宏哲
关键词:鸡肋士大夫文人

孙宏哲

(内蒙古民族大学 辽金元民族文学研究所,内蒙古 通辽028000)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别集作品中,“鸡肋”一词时常出现,甚至有的别集即以“鸡肋”命名之,如宋代晁补之的诗文集《鸡肋集》、庄绰的史料笔记著作《鸡肋编》,金代姚孝锡的诗集《鸡肋集》,明代王佐的诗文集《鸡肋集》,清代朱奎章修、胡芳杏纂《乐安县志》卷十也载有郑松《鸡肋集》(清同治十年刻本)等。当读者在翻检这些涉及“鸡肋”之喻的作品,就不禁引发思索:这些古代文人以“鸡肋”喻指其身体或者个人,甚至自己孜孜以求的“有为”人生,其中透露出古代知识分子怎样的生存困境和矛盾心态,在他们自许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慷慨激昂的背后该是怎样的心酸?也即掀开“鸡肋”之喻的一角,可以帮助今人窥见古代文人真实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关于价值观、人生观的矛盾与窘迫。

士人生存于世间,往往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北宋大儒张载所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就将儒者的器识、襟怀与宏愿激荡其中。儒家对士人的要求也是进能取科名以经世,退能抱仁义以励俗。但是,在报效国家、实现功业理想和人生价值的路途中,众多文人实际最直接的感受却是无力、无助、无可奈何,于是不免将自身的政治角色、社会角色、人生角色比为“鸡肋”,其中充斥着对世事人生的冷嘲热讽,但更像是一种对人生苦难无奈的倾诉。他们不是诗经中《诗经·考槃》里的“硕人”,悠悠然地“独寐寤言,永矢弗谖”[2];而是一方面“誓将挂冠去”[3],另一方面却仍然浮沉在人世的纠葛之中。摆脱不了实现世俗价值的雄心和愿望,毕生不由自主地为功名富贵而奋斗、求索、挣扎、战栗,又处在实现不了的苦闷、求之不得的苦痛之中,缺乏主体性,没有机会、没有能力摆脱体制的控制。这既反映出封建政治制度腐朽的一面,也体现出文人士大夫普遍存在的倾向,即不自觉地把“职业生涯”理想化,对仕途艰险、对因与同僚政见不合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估计不足以及缺乏对奸佞小人的防范与斗争策略,因而导致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政治操作。古代文人的“鸡肋”意识伴随封建社会的始终,愈到晚期,这种意识表述得愈多、愈普遍,这说明文人士大夫已经无力挣脱封建制度、封建统治的桎梏,又对自身的处境和心态深深质疑、否定,这种情形恰恰呼唤和昭示着时代的变革和个性意识的觉醒。

一、文士作品中“鸡肋”一词的多重意蕴

众所周知,鸡肋的比喻意义首出晋代陈寿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备因险拒守”。晋司马彪《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4]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中,还将其铺叙得有声有色。曹操进退两难之际,随口定夜间口号曰“鸡肋”,杨修竟然因揭示“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5],而惹来杀身之祸。后来史书中凡两国交兵之时,“鸡肋”常喻指防守一方不能保全、进攻一方无法攻占而不得不放弃的地方。如北齐魏收撰《魏书》卷七十七:“广曰:……善抚百姓,以待救兵。虽失析阳,如弃鸡肋。”[6]元代托克托等撰《宋史》卷三百八十三:“且亲为诏,有曰:弃鸡肋之无多,免狼心之未已。”[7]

相对于上述单纯含义,在历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的“鸡肋”一词却富有多重意蕴,其间映现着前代历史语境和现实情境的重重幻影,渗透着文人士大夫们对世事人生的独特体验,因而显得尤其复杂而深刻。

(一)比喻士人的瘦弱身体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刘伶传》有云:“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8]后代文士不断引用这个典故,含义未变。南朝宋刘义庆撰《世说新语》卷上之下:“……起欲必筑之伶,和其色曰:‘鸡肋岂足以当尊拳?’”[9]唐代元稹撰《元氏长庆集》卷四十四:“以石压卵,螳臂拒辙,鸡肋承拳,万万相殊,破之必矣。”[10]北宋黄庭坚《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刘伶鸡肋避尊拳。”[11]南宋陆游《自规》:“但能常闭门,尊拳贷鸡肋。”[12]周紫芝撰《太仓稊米集》卷六十二“鸡肋之躯”(清金氏文珍楼抄本)。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叹十分狼狈,村拳共挨,鸡肋同坏”(清光绪二十一年兰雪堂刻本)。在这些诗文中,“鸡肋”由刘伶所指自身身体瘦弱进而拓展到士人这个群体普遍具有的身体瘦弱的特点。

(二)指代文人士大夫自身

上文提到的周紫芝撰《太仓稊米集》卷六十二有“书生鸡肋尔”(清金氏文珍楼抄本)的提法;刘克庄《贺新郎·三和》“薄命书生鸡肋尔”[13];陆九渊撰《象山全集》卷七“区之私以桑梓之故,愿以鸡肋少助牛刀之余刃”[14];明代赵维寰撰《雪庐焚馀稿》卷六“臣等鸡肋下材”(明崇祯间刻本)。文人士大夫将自身比喻为鸡肋,意指自身力量弱小、庸陋无能,对朝廷、对皇帝没有多大用处,有自谦之意。

(三)喻指功名利禄、仕宦生涯

除了上述所喻之意,封建文人士大夫更多地将“鸡肋”之意直接指向了自己孜孜以求的功业声名、财利荣禄,指向了自己经历的充满了矛盾、挣扎、失落的仕宦生涯。功名与仕宦在“官职、地位”这个内涵上虽有重合和交叉,但在文人士大夫作品中却略有差异,一般分开表述。从宋代科举制度完善化、严密化开始,文士们有这种“鸡肋”比喻意义的作品不断出现,而且越到封建社会晚期,这类表述就越多。

1.功名如鸡肋

所谓功名,指功业声名以及由此带来的财利荣禄,也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宋代有许多代表性的相关作品。宋代苏轼《次韵王滁州见寄》“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15];陆游《幽居》“骨相异虎头,祠禄真鸡肋”[16];杨万里《晓过皂口岭》“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17];舒岳祥《寄帅初》“老去声名惜鸡肋,世间富贵烂羊头”[18]。元代仇远《金渊集》卷二有“蝇利蜗名等鸡肋”[19]。明代吾丘瑞的《运甓记·辞亲赴任》有“征舠已集,拜辞偷泪滴,只为鸡肋功名,把北堂杳隔”[20];明代薛论道撰《林石逸兴》卷之五“隳为功名英雄都瘦,都只为鸡肋难丢”(明万历刻本)。清代达春布修,黄凰楼、欧阳焘纂《九江府志》卷四十九“勋名底事争鸡肋,富贵由来愧荫丝”(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李调元《童山集》卷十《今夕行》“鸡肋功名岂堪唾”(清乾隆刻函道光五年增修本);查慎行《敬业堂诗集》卷二十七“潇洒取远俗。浮名一鸡肋。小挫讵云辱,夜枕梦江湖”[21];汪文炳撰、何镕等纂《富阳县志》卷二十三“我道功名一鸡肋”(清光绪三十二年刻本)。

2.仕宦如鸡肋

“仕宦”一词可以指出仕,为官;也可以指官员,也引申为仕途、官场。在历代文人士大夫作品中,做官、做官的历程以及官场本身都成为封建士大夫视域中的鸡肋,他们或是抱怨远离权力中心、不受重用,或是担心官场波云诡谲、风波无定,或是自怜官位低微、俸禄微薄。

宋代苏辙在《乐城集》卷七《送转运判官李公恕还朝》一诗中就毫不客气地讲:“官如鸡肋浪奔驰,政似牛毛常黾勉。”[22]苏过撰《斜川集》卷三“却惭鸡肋眷微官”[23]。葛胜仲《用宏见和附和一首》:“薄宦只鸡肋,他年倦招寻。”[24]陆游《思归引》:“山林聊复取熊掌,仕宦真当弃鸡肋。”[25]明代高叔嗣《再过紫岩寺》:“宦味同鸡肋,官程任马蹄。”[26]清代吴之甲《静悱集》卷十有“鸡肋微官”(清乾隆四年吴重康刻本)的表述。黄宗羲撰《明儒学案》卷六十:“求胜内省不疚,何虑夹攻,鸡肋一官,何难勇退,遂归天启。”[27]恽敬撰《大云山房集》言事卷一:“赴南昌如可退,不复恋此鸡肋矣。”[28]王鑨撰《大愚集》卷十四“鸡肋何堪恋”(清康熙四年王允明刻本)。汪学金撰《静厓诗稿》“薄宦怜鸡肋”(清乾隆刻嘉庆增修本)。徐乾学《请告得旨留别诸公》诗:“一官鸡肋中情淡,万卷牛腰远道难。”[29]王韬在《淞隐漫录·何华珍》卷四这样写:“宦海中风波岂有定哉?君前程止此,久恋鸡肋何为?”[30]清代邓显鹤辑《沅湘耆旧集》卷一百四十:“冷官滋味成鸡肋,清镜流年付鼠肝。”(清道光二十三年邓氏族南村草堂刻本)中国地方志这类表述相当多。仅以清代为例,如彭君毂修、钱国寿纂的河北省沧州《鹽山县志》卷三十二“世路由来险,鸡肋名场总未真”(清康熙十年刻本);鹿学典等修、武克明纂《浮山县志》卷三十四“生涯都付五车书,官如鸡肋贫何补”(清同治十三年刻本);承霈修、杜友裳、杨兆崧纂《新建县志》卷七十八“余一官鸡肋,弃若敝履”(清同治十年刻本)。

有的文人士大夫更是将功名与仕宦一起视为“鸡肋”,如金代刘迎《代主簿上梁孟容副公》二首之二:“名宦真同一鸡肋,簿书空束两牛腰。故园清兴湖山里,归去经营一把茅。”[31]有些虽未言明,但联系作者处境及上下文,仍能显示出“鸡肋”所指为功名、仕宦,如金代元好问《送樊顺之》诗:“寒乡况味真鸡肋,清镜功名属虎头。”[32]

3.世事人生如鸡肋

自认满腹才学,却被置于闲散之地,或屡遭权贵排挤打击的文士深刻体悟世路艰险逼仄,厌倦了世态凉薄。清代吴雯撰《莲洋诗钞》卷十四“世事早抛鸡肋味,风涛不犯虎须滩”[33],清代金吴澜、李福沂、汪堃、朱成熙所编纂《崑新两县续修合志》卷十三“世味久尝鸡肋耳”(清光绪七年刻本)成为封建文人士大夫的普遍共识。

一直到民国,我们仍能看到将功名仕宦视为鸡肋的回响,如民国陈培廷修、潘秉哲纂浙江省杭州市《昌化县志》卷十八“已识浮名似鸡肋,漫嗟世路若羊肠”(民国十三年铅印本);郑希濡修、刘鸿逵纂《庆云县志》卷七“贪鸡肋误吞钩”(民国二十年石印本)。

“功名仕宦如鸡肋”的反复咏叹,成为文人士大夫复杂情感的宣泄,在宣泄中他们消解着内心的隐痛,实现着自我保存和自我价值。

二、正直文人的人生选择

正是现实遭遇带来的愤激、无奈,再加上那一份因饱读诗书而得到的清醒,让封建文人士大夫视功名仕宦如鸡肋,居之无味,欲弃不能,这恰恰表现出正直士大夫不可避免的人生困境。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能够经过科场拼杀而跻身士大夫行列的,大都怀有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兼济天下、青史留名之心。然而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儒家理想在复杂的社会现实和残酷的政治斗争中总不免碰壁,于是忠奸之分,正邪之辨般般上演,进与退、仕与隐时时刻刻挣扎在心间。是为了实现儒家现实理想,并将之与爱国爱民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还是避世,甚至出世,在山林、丘园中寻找精神慰藉,这是古往今来所有士大夫都曾面临的选择。

很多士大夫竭力摆脱“势”与“道”在其内心造成的困扰,在儒家刚硬的外表下,努力用释道两家的圆融无碍、超然出尘来开解自己、支撑自己,于是出现了朝隐、吏隐、中隐等种种权变方式。从东晋诗人王康琚明确提出“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34]的主张开始,到中唐时,吏隐已经成为士大夫难得的人生境界和心仪的生活方式。房玄龄“隐初在我,不在于物”[35],王维“富贵山林,两得其趣”[36],白居易“红尘热闹白云冷,好于冷热中间安置身”[37],但是儒家的道德良知使士大夫亦官亦隐的双栖生活很难做到心安理得。王维“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白居易“太守三年嘲不尽,郡斋空作百诗篇”(《重题别东楼》),都表现出士大夫对自己的吏隐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愧疚感。实际上,隐与仕本来就是相对立的。一个政府官员,即便是身处特有的政治文化环境,无论其个人平生政治际遇多么坎坷,其肩负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职责都要求他舍生取义,为民请命,而这又必然与全身远害、追求个人的超脱和自由的人之本能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冲突。“吏隐”并不能融合“兼济”与“独善”这两条道路,只会造成吏而非吏,隐而非隐,“处身于不夷不惠之间,托命于非驴非马之国”(陈寅恪《俞曲园先生病中呓语跋》)。有人说这是封建社会中士大夫万般无奈之下寻求自保的痛苦选择。“这种选择是现实的,也是天下一统、没有自由的文人在‘势’与‘道’的双重困惑中逼出来的。因为当此之时,惟有这一条路,别无其他选择”[38]。然而陈洪先生则这样讲:“(白居易)中隐是要仕与隐的好处,避开其坏处,为此士大夫人格的棱角也全部磨平,就像圆不溜湫的鹅卵石。”[39]“吏隐”主要是从生存角度考虑,“吏”(“仕”)的目的是为了保持一定的经济收入,在心理上偏重于“隐”。从思想来源看,吏隐包含了儒家的中庸、明哲保身思想的成分,也包含道家知足而止、齐物论等思想,还包含了禅宗的无念、无住、不执著于一端的思考方式。它保证士大夫对世俗物质生活的需要,享受世俗生活的种种好处,又避免了冷清孤寂的生活和卷入政治漩涡的凶险,对现实保持了一种不即不离的态度。这种生活貌似旷达、诗意,实际却暴露出奉行尸位素餐的生活方式的圆滑、世故和庸俗。

在面临现实斗争,需要选择阵营、坚持正义时,正直的士大夫还是不由自主地摒弃了“吏隐”这种规避矛盾、调和仕宦与隐逸、妥协和混世的折衷之举,不惧危险,不惟名利,甘愿为维护正统、坚守正义而自我牺牲。刚正儒者的情怀最终使之完成壮美的人生选择,令后来者心折感叹。苏轼、苏辙、陆游等著名文人虽有“鸡肋”之叹,但他们居官为民、不惜触犯当权者、屡遭贬谪却无怨无悔,兹不赘述。笔者试以并不为人所熟知、却极具代表性的邓渼及其作品为例加以论述。

邓渼,明代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监察御史。在其诗歌作品集《留夷馆集》[40]里,不止一次将为官比作“鸡肋”,如“欲割迟鸡肋,将留念脍鲈”(卷一《奉赠少保李于田先生一百三十六韵》),“鸡肋不易弃,吏隐徒空言”(《长短句赠张克隽喜其初至》)等。正直的士大夫身处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与权臣阉竖抗争,必然导致仕途多舛,邓渼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他在诗作中曾屡次谈到仕宦生涯“意外多艰阻”“宦情何谓澹”“习路转崎岖”“久客虑前途”“时事际艰虞”(《奉赠少保李于田先生一百三十六韵》)。面对仕宦生涯的凶险,即便是一个刚正的儒者,邓渼思想深处也有“吏”与“隐”的矛盾,也想为自己寻找一处身处台阁的“山林”精神家园。“挥手翠微半,愁寻朝市踪”(《下山宿延庆寺》),当他离开静谧秀美的山林,要去追逐自己的功名繁华梦,不由得感到焦虑忧愁。当我们把眼光转向那些送友人归田的诗,马上就会发现,邓渼仿佛也如归田的友人,无官一身轻,写出来的诗也是短短的,淡淡的,一派宁静,一片怡然。归隐之路是这样自由自在,在江流渐平、烟销帆落之际,在一笑一醉之中,让人忘却了世界,与万化冥合为一。在那些登高游览之作里,邓渼常常将景致写得静谧空灵、气韵氤氲。那种深婉、低回的情味,那种幽细、孤清的格调,透露了邓渼追求心灵的单纯与宁静。邓渼因其刚正清廉而命途多舛,在升沉起伏之中,颠簸动荡之际,产生过“虚舟庶可操”的愿望。然而这又只是诗人一时之想罢了,强烈的济世情怀迫使他继续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诗人感到自己不必再在世间蠢笨地奔波劳碌,为自己一身的荣辱得失而愤激不平、彷徨失意。他追问着自己:如何才能解开这注定套在士大夫身心上的枷锁呢?他又坚定地回答自己:应该澄澈胸怀,放弃荣辱之念,恬澹处之,那么,无论仕途,还是人生,都可以任其平坦与坎坷了。

他在《奉赠少保李于田先生一百三十六韵》中赞颂李于田文武双全,才华绝代,是国之栋梁,还特别强调了李于田德行高尚。邓渼是以儒家的标准衡量别人的,他也正是以这些标准和美德来要求自己。他颇具才干,最为可贵的是其不畏权势、刚正不阿的高洁品质。邓渼面对奸佞采取的则是正面的刚猛无畏的抗争,他对魏忠贤的拉拢利诱不为所动,多次上疏弹劾奸党。明知“官如鸡肋”,仍旧拒绝“吏隐”,较之那些所谓大隐、中隐、吏隐的士大夫,邓渼无悔的选择、刚猛正直的作为更令人心折。

“势”与“道”是一对永恒的矛盾,要求封建士大夫在其间取舍也许具有某种荒谬性,但从普遍意义上讲,取“势”与取“道”仍然是自爱与爱人的差别;“看得透”与“看不透”,实际上只不过是明哲保身、知足而止与舍身求法、以社稷百姓为重的区别而已。尽管明知没有与奸佞抗衡的能力,会失去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赖以生活的资本,终究无法忍受世俗化的折中调和与平庸黯淡,无法放弃对社会的责任,不能完全是从一己之私、从自我利害的角度去考虑,这对一个封建士大夫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有了这样的士大夫,中国的政治史才会显现出深沉与厚重,因为有了这样的士大夫精神,中国人才会在艰难卑琐的俗世之中感受壮美与崇高。坚持正义与理想,虽九死而未悔,这也正是古往今来人类穿越黑暗、不断前行的终极动力。

[1]张元济.续四部丛刊[Z].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三年.

[2]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九十八)[Z].

[4][晋]陈寿.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三国志[Z].刘宋裴松之注.

[5]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6][北齐]魏收.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魏书[Z].宋刘恕等校订.

[7][元]托克托.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宋史[Z].

[8][唐]房乔.四库全书·史部正史类·晋书[Z].

[9][刘宋]刘义庆.四部丛刊子部·《世说新语》卷上之下[Z].梁刘孝标注.景上海涵芬楼藏明嘉趣堂刊本.

[10][唐]元稹.四部丛刊·集部·元氏长庆集[Z].景江南图书馆藏明嘉靖壬子刊本.

[11][宋]黄庭坚.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山谷内集(卷十五)[Z].

[12][宋]陆游.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剑南诗稿(卷三十二)[Z].

[13][宋]刘克庄.四部丛刊集部·后村先生大全集[Z].景上海涵芬楼藏赐砚堂抄本.

[14][宋]陆九渊.四部丛刊集部·象山先生全集[Z].景上海涵芬楼藏明刊本.

[15][宋]苏轼.苏轼诗集合注[M].清冯应榴辑注.黄任轲,朱怀春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6][宋]陆游.文渊阁四库全书[Z]集部别集类·剑南诗稿(卷二十八).

[17]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宋诗钞(卷七十四)[Z].

[18][宋]舒岳祥.永乐大典·「寄」字韵(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Z].

[19][元]仇远.四库全书辑本别集拾遗·集部别集类·金渊集[Z].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

[20][明]毛晋.六十种曲·运甓记[Z].明汲古阁本.

[21][清]查慎行.四部丛刊·集部·敬业堂诗集[Z].景上海涵芬楼藏原刊本.

[22][宋]苏辙.四部丛刊·集部·乐城集[Z].明刊本.

[23][宋]苏过.斜川集[M].江苏蒋曾莹家藏本.

[24][宋]葛胜仲.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丹阳集(卷十七)[Z].

[25][宋]陆游.文渊阁四库全书·部别集类·剑南诗稿(卷三)[Z].

[26][明]高叔嗣.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苏门集(卷三)[Z].

[27]四部备要·子部(第六十二册)[Z].陆费达总勘.高时显,吴汝霖辑校.

[28]四部备要·集部[Z].陆费达总勘.高时显,吴汝霖辑校.上海:上海中华书局据通行本校勘,嘉庆十六年至嘉庆二十年刊本.

[29][清]徐乾学.憺园文集[M].清康熙间冠山堂刻本.

[30][清]王韬.淞隐漫录[M].上海:上海积山局石印本,清光绪二十二年.

[31]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第二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2]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第四册)[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33][清]吴雯.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莲洋诗钞[Z].

[34][梁]萧统.文选[Z].长沙:岳麓书社,2002.

[35][唐]房玄龄.晋书[Z].北京:中华书局,1974.

[36]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26-627.

[37]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8]许建平.山情逸魂——中国隐士心态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91.

[39]陈洪.隐逸人格[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161.

[40][明]邓渼.留夷馆集[M].影印本,四库未收书辑刊.

猜你喜欢
鸡肋士大夫文人
宋韵
——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明代士大夫的法律修养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从宋初笔记看江南士大夫的“故国情怀”——以《南唐近事》《江南别录》等为例
文人吃蛙
鸡肋再好还是鸡肋
鸡肋再好,还是鸡肋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
这功能是不是“鸡肋”——话说“飞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