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寒月
1907年的一天,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跟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卡尔森不以为然:“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就别费劲了。”
但是,自从卡尔森把这只鸟笼放到客厅后,只要客人来访,看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赢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鸟笼效应”发生呢?心理学家说,这是因为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即使没有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造成人的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使其主动去买来一只鸟与笼子相配套。
实际上,这种“鸟笼效应”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正是凭借这样的逻辑来行事的:前两天买的萝卜放在那里,这两天得做了;前几天买的书摆在那里,这两天也得看了;孩子上完高中,就该考大学了;而年龄到了25,似乎就该谈婚论嫁了等等。
没错,鸟笼逻辑可以让我们有条不紊地生活下去——这种惯性思维总是不断在提醒我们下一步该做什么。可是,如果我们一直被“鸟笼”所束缚,那么穷尽这一生,我们恐怕也只是在不断重复过着前人的生活而已,而这对实现自我个性、对用于创造更适合自己的生活将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有意识地打破“鸟笼逻辑”。如果一个人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那他就必须要知道:鸟笼不只可以用来装鸟,设计精巧的话也能够当成一样观赏品,萝卜多的话可以送给邻居,还有,谁说上完高中就一定再要上大学?其实世上还有更多路可以选择,比如工作、或者趁着青春四处飘荡几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