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华 倪钰飞 李 强
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通 226018
mNGF在改善双瘫患儿痉挛中的临床疗效探讨
陈建华 倪钰飞 李 强
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通 226018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双瘫后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双瘫恢复早期伴痉挛患儿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mNGF。用改良Ashworth(MAS)评分评定痉挛,简易 Fugl–Meyer(FMA)评分评定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痉挛和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患侧上肢、下肢MAS评级与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痉挛总有效率:上肢 75.8℅,下肢 75.8℅,分别优于对照组 51.6℅和 51.6℅,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组在改善双瘫患儿的痉挛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mNGF可以明显改善双瘫患儿的上下肢痉挛。
神经生长因子;双瘫;痉挛
痉挛型双瘫占脑瘫患儿的60%~70%[1],脑瘫患儿的大多数功能障碍与痉挛症状有关。如何有效改善患儿痉挛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是儿童康复人员一直努力的目标。以往对痉挛型双瘫患儿的主要康复手段为常规康复训练[2-4],近年来部分神经营养药物开始逐步应用到脑瘫儿童的辅助治疗中。为了更好的观察在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 Nerve Growth Factor,mNGF)的效果,该院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间,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痉挛型双瘫患儿,患儿的痉挛程度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在其运动功能方面也改善。
选择在该院住院的双瘫伴痉挛患儿66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学组《小儿脑瘫的定义、诊断条件和分型》的诊断标准,经头颅MRI和(或)CT检查确诊;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各3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发病部位、年龄等经统计学比较,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治疗、作业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生物电治疗、水疗、针灸推拿等,其中运动治疗以Bobath疗法为主,主要是通过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肌张力及运动模式,易化各种正常的姿势反射、平衡反应,以建立和强化正常的姿势和运动。
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增加mNGF针剂(金路捷,国药准字 S20060051,20ug/瓶)治疗,剂量 20 ug,加入 2 mL注射用水臀部肌肉注射,隔1次/d,4周为1疗程,共观察 4个疗程。
采用简易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定肢体肌张力,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疗程后对患儿进行综合评定。
疗效判断:痉挛下降两级为显效,下降一级为有效,不变的为无效。
应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统计进行,计数资料用n和%表示,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主要采用 t检验。
治疗前两组患儿上肢MAS分级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个疗程后两组患儿上肢MAS分级检查发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治疗前两组患儿下肢MAS分级差异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四个疗程后两组患儿上肢 MAS分级检查发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治疗前两组上、下肢FMA评分差异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MA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痉挛是脑瘫儿童容易出现的主要症状之一,改善痉挛症状的主要康复治疗方法为常规康复训练,mNGF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步开始作为脑瘫儿童的辅助治疗药物。mNGF可以增加患儿脑组织及脑积液氧含量,改善脑干网状系统的血液供应[5]。mNGF对血管再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mNGF是一种蛋白质,从神经靶器官提取,通过逆向运输到神经细胞胞体。mNGF为损伤神经元提供神经营养支持;还能诱导分化后的神经细胞提供稳定的支持和营养作用;抑制各种脑损伤后的神经元调亡;能抑制神经元损害后的程序化细胞死亡和减轻功能缺损[6-7]。注射用鼠mNGF安全、无药物反应,该研究发现仅有部分患儿在使用后有短时间夜间睡眠稍差现象,一般3~5 d后自动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可利用各种干预因子加以调整和改善内源性干细胞的环境[8]。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肢MAS分级及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下肢MAS分级及疗效比较(例)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下肢FMA评分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上、下肢FM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上肢 下肢 上肢 下肢对照组治疗组tP 9.89±2.37 9.56±2.69 0.52>0.05 13.18±3.26 13.45±3.52 0.32>0.05 25.19±3.2 38.04±4.81 12.58<0.05 21.14±4.01 28.73±3.73 7.84<0.05
该文针对2012年1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66例患儿中,通过分组比较,应用MAS分级和FMA评分,观察mNGF改善脑瘫儿童痉挛症状中的作用。从表2和表3可见,治疗前两组患儿上肢和下肢的MAS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儿上肢MAS分级检查发现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4可见,治疗前两组上、下肢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下肢FMA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有明显改善。
研究结果说明,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mNGF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的痉挛症状,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未来生活质量,这是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9]。因为研究时间较短,该文未针对不同给药频率和不同给药剂量的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进一步比较,有待后期进一步探讨研究。
[1]许德河,赵群峰,张喜红,等.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4,19(6):683-685.
[2]张春丽,陈瑞雪,姚洪儒.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0):173-174.
[3]袁记霞,邓锦波.儿脑瘫痉挛的治疗[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303-306.
[4]陈强,许惠强,金少枫,等.A型肉毒杆菌毒素配合药浴对脑性瘫痪患儿痉挛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0):916-918.
[5] ChiarettiA,FalsiniB,eaal.Neuroprotectiverole ofnervegrowthfactor inhypoxicischemicinjury[J].Frombraintoskin.ArchItal Biol,2012 (149):275-282.
[6]Lazaridis I,Chara lampopoulos I,etal.Neurosteroid dehydroepian droster cheinteracts with nerve factor receptors,preveting neuronal apoptosis:PLoSBiol,2011(9):e1001051.
[7]Jadhao CS,Bhatwadekar AD,et al.Grant MB nerve growth factor promote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mediated angiogenic responses[J].Invest Dphthalmol Vissci,2012(53):2030-2037.
[8]张峰,步星耀,等.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和综合康复治疗持续植物状态[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31.
[9]陶维娜.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儿童脑性瘫痪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3):186-188.
R742.3
A
1674-0742(2014)11(c)-0140-02
2014年江苏省妇幼保健科研项目(F201416);南通市社会事业科技创新与示范项目(HS2013052)。
陈建华(1956-),男,江苏南通人,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康复工作。
倪钰飞(1979-),男江苏南通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儿童康复工作。邮箱:19409652@qq.com。
201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