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固
(湖南省羽毛球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 湖南长沙 410019)
在目前国际羽联所公布的世界排名中,我国选手就占据了羽毛球女子单打项目前10名中的前5名的席位。随着伦敦奥运会的召开,我国羽毛球选手李雪芮逐渐进入到大众的视野中。作为一个集单打和双打于一身的优秀运动员,李雪芮仅在2012年一年便获得了奥运会冠军、尤伯杯、苏迪曼杯等世界大型赛事的共8个冠军头衔。但是,在本次世锦赛决赛中,李雪芮却爆冷输给了泰国18岁小将拉差诺。本文通过对比赛中技术的使用频率、发球与接发球、最后一拍得失分的统计出发,初步总结、分析双方在比赛中的技战术特点,力求为双方的胜负分析提供一定的依据。
本文以李雪芮和拉差诺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本文通过查阅羽毛球技战术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力求为本研究的技战术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2)数理统计法:本文运用Excel 2003对2013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女子单打决赛录像中技战术使用的次数、主动得失分技术、发球与接发球技术等进行数据录入、统计、分析。
技术风格是指运动员经常使用的技战术特征,并且是比较成熟的或者是基本定型的技战术特征。而战术打法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相对固定的技战术的运用。任何一名高水平的羽毛球选手在比赛中都有与自己特点相符合或者说适合自身发挥的技术风格和技战术打法。因此,通过对运动员技战术应用的阶段性分析,可以得出一些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结论。
3.1.1 李雪芮、拉差诺发球技战术分析
发球是一场比赛、一个回合开始的标志,同时也是比赛中战术运用的开始,它的质量可能直接影响到该回合后续技战术的运用。因此,从本场比赛中李雪芮和拉差诺的发球技术情况进行分析,能够指导我们从初始阶段开始对比赛胜负进行研究。从表1来看,李雪芮在比赛中仅使用了5次发后场高远球技术,其它均为发网前小球。这充分说明。拉差诺发球技术与李雪芮使用的迥然不同。她在比赛中基本采用发后场高远球的技术,只有11个球采用发网前小球。这充分说明,拉差诺在比赛中是以拉开压制对方后场、适当时机采取进攻的战术的。只是在比赛过程中,为了打乱对方的比赛节奏、争取抢攻,拉差诺才发了一定数量的网前小球。因此,李雪芮在比赛中后场不仅受压较多,而且对拉差诺的威胁性不大且容易让拉差诺找到进攻机会展开进攻。
3.1.2 李雪芮、拉差诺接发球技战术分析
接发球是每个回合中重要的机会点,它是运动员对对手所采用发球战术的回应,且它的质量和变化直接决定了后续技战术的运用。因此,接发球在比赛中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表2可以看出,李雪芮使用最多的是吊球技术,挑球和推球技术则最少。这与李雪芮擅长劈吊、劈杀技术是相一致的。同时也说明,李雪芮在比赛的接发阶段采用的是避免给对方过多高球且积极创造主动下压的战术,在最大限度防止对方进攻的同时抓住时机主动进攻。
此外,相对李雪芮接发技术的使用,拉差诺在搓放和挑球技术上则使用的较多,而吊球和杀球这样的下压技术使用的则较少。这又进一步的说明,李雪芮所使用的后场技战术对拉差诺造成的威胁较小,而且极可能给对方制造主动进攻的机会。这也是拉差诺在接发技术的使用中较多使用挑后场技术的原因。拉差诺较多的使用了前场搓放技术,主要原因有:(1)李雪芮在比赛中使用的发网前球技术较多;(2)拉差诺的搓放技术较好,容易使李雪芮处于被动局面,以此来组织自己在场上的进攻。(如表2)
表1 李雪芮、拉差诺发球技术使用情况
表2 李雪芮、拉差诺接发球技术使用情况
表3 李雪芮、拉差诺最后得分技术使用情况
表4 李雪芮、拉差诺主动失分技术情况
表5 李雪芮、拉差诺前场主要技术使用情况
表6 李雪芮、拉差诺后场主要技术使用情况
最后得失分手技术直接体现了李雪芮和拉差诺的得分手段和失分方式,能够直接决定比赛的胜负,且对训练和赛场指导有重要的意义。
3.2.1 李雪芮、拉差诺最后得分技战术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李雪芮主要通过吊球、杀球、挑球得分。在整场比赛中,她的网前搓放球、扑球和推球等技术的主动得分都很低,说明她在网前的积极性不足,缺乏比赛的主动性。而拉差诺则主要通过杀球、搓放球和扑球得分,说明了拉差诺有明显的后场进攻优势,且网前的积极性较高,能够果断把握住进攻机会。但是,拉差诺在吊球方面较弱。
3.2.2 李雪芮、拉差诺主动失分技战术分析
主动失分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失分。如表4所示,在比赛过程中,李雪芮的挑球技术失分最多,其次是搓放、推球和杀球。这说明李雪芮在战术实施的过程中失误较多。而拉差诺的网前技术细腻、主动性强、稳定性较好。拉差诺的主动失分技术主要集中在挑球和吊球,挑球的失分较低。这是由于李雪芮本身的技术较好、擅长拉吊突击,而且李雪芮的高球失分为零,高质量的高球对拉差诺的压制效果较明显。
3.3.1 李雪芮、拉差诺前场主要技术使用频率分析
在前场技术中不难看出,双方在网前的基本战术思想都是希望通过网前的主动制造更多的进攻机会,争取比赛的主动性。搓放技术的使用中,李雪芮和拉差诺分别占到9.8%、10.3%。这说明她们都想通过高点抢网来创造条件,赢得主动进攻的机会。而李雪芮的挑球技术使明显比拉差诺高出了将近一半,说明档她在网前的主动积极性低于拉差诺,因而其开始采取防守过渡战术,企图寻求反击的机会。这样也增加了拉差诺后场进攻的机会。(如表5)
3.3.2 李雪芮、拉差诺后场主要技术使用频率分析
表6中可以看出双方的被动低吊、被动抽球这样的过渡球技术使用均较少,说明双方在被动时均采用威胁性较高、下压落点或速度较快的技术,希望在被动时争取快速向主动转换。而李雪芮只有高球的使用率略高于拉差诺。说明在比赛中她一直都采用拉开压制对方后场两点的战术打法,以大量的后场跑动来打乱对方变速、快速的进攻。但是,根据表3来看,拉差诺的吊球质量相对李雪芮逊色、威胁性不大。在杀球方面,拉差诺的杀球使用率超李雪芮近一倍,说明拉差诺后场杀球的威胁性较大且得分率高,其在场上的进攻性明显高于李雪芮。
(1)拉差诺采用积极果断进攻的战术,且技术发挥稳定,因此对李雪芮场上战术的运用影响较大。整场比赛的大部分节奏被她控制。但是她的防守能力低于进攻能力,吊球失误率高。有效的组织慢节奏的多拍战术,拉开全场进行突击是遏制她的最好方法。(2)李雪芮在比赛中的拉吊打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拉差诺的进攻,但是李雪芮在比赛中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防守阶段。她运用球路的变化组织战术进攻,但是杀球威胁性小,进攻不积极主动,网前积极性低。特别是前场的挑球技术失误率过高,导致其战术无法完成。(3)双方在被后场到位的回球压制后,均不能对进攻进行较好的组织。
[1]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2-123.
[2]刘秀峰.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决赛林丹VS李宗伟技术对比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11(5):78-80.
[3]盛怡,陈风,陈斌.对中国女子单打羽毛球运动员王仪涵的技战术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3,12(1):83-87.
[4]蒋家珍,钟秉枢,周志辉,等.应用“羽毛球比赛数据分析系统”研究林丹与李宗伟的胜负转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9):97-100.
[5]石丽.新赛制下优秀羽毛球女单运动员技战术变化与发展趋势[D].北京体育大学,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