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倩,谢 辉,曲义江,陈 凯
(1.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北京 100736)
奏响北斗海事国际化强音
孙 倩1,谢 辉2,曲义江2,陈 凯1
(1.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8;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北京 100736)
2014年11月17日至21日,IMO MSC 94次会议在总部伦敦召开,全体成员一致通过认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全球海事无线电导航系统组成部分,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取得了进驻国际海事领域的“通行证”,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同样具有向全球海事用户提供服务的国际地位。
“产业提升,标准先行”。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共同组织下,我国开展了北斗海事国际标准推进与实施工程。当前,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已成为确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合法地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局面,拓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化应用的关键突破口。
从古代司南到现代北斗,中华民族在导航领域的杰出贡献有目共睹。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为海事用户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航行导航、引航调度、水上救助打捞、航道测量与疏浚、航标布设与管理、港口管理与建设、水上溢油处置、全球航运物流追踪及管理、海上作业等,提高海事作业效率,并确保航行安全。
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作为引领北斗航海应用产业发展的旗帜,是让“北斗”获得全世界海事领域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必要条件,对树立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国际形象、推动北斗系统国际化应用、带动国内北斗产业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1)北斗系统海事应用可提升我国航海安全能力。在北斗系统出现之前,我国海事领域主要采用GPS和GLONASS系统,如在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等系统中,船舶位置信息及时间基准信息全部基于美国和俄罗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如果始终引进或使用他国定位技术,航海安全保障受制于人,存在极大的隐患。
(2)北斗系统海事应用及标准化工作是提升我国海事国际海洋事务话语权的契机。海洋事务是国际竞争的焦点之一,通过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推动北斗成为国际应用的卫星导航系统,不仅为北斗与其他卫星系统同台竞技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也是我国深度参与国际海事事务的着力点,有利于从政治和技术上提升我国在国际卫星导航事务和海洋事务的影响力及话语权。
(3)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北斗系统在国际海事取得独立法律地位的前提。海事国际标准化的重点在于推进IMO,IALA,IEC,RTCM,ITU等相关国际组织制定北斗国际标准,使北斗海事应用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吴海玲博士表示,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有利于突破当今GPS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助力北斗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金钥匙”或“入网证”。
(4)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是我国卫星导航、航海导航产业化、国际化的基础。上世纪末,GPS和GLONASS先后完成了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极大地促进了GPS/GLONASS在航海中的应用及其产业发展。打开北斗进入海事领域的大门需要国际标准这块基石,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不仅可服务于我国卫星导航和航海导航产业的国际化,同时也利于我国产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5)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是展示和发展我国卫星导航和海洋管理软硬实力的平台。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将面临发达国家设置的诸多技术壁垒,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给我国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我国在卫星导航、航海导航、地基导航、海洋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和综合管理软、硬实力的机会和平台。
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直接关系到2020年北斗形成全球覆盖之势后的国际推广应用,关系到国内北斗产业良性发展的引导,其基本工作任务涵盖基础支撑性研究、性能测试及检测、系统评估及认可、标准草预案及外事参会组织等,是一项系统性、长期、艰巨但意义重大的任务。
(1)任务涉及面广。标准化工作不仅需要国际海事组织对北斗系统的认可,制定一系列船载性能标准,还涉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RTCM、国际航标协会IALA、国际电信联盟ITU等组织北斗标准、规范、指南及政策的制修订工作,形成完备的标准体系以确保上船设备的安装、检验、使用有据可循,引导国内产业的发展及应用推广。
(2)审批要求严格。IMO,IEC,IALA等组织对新系统及标准的审批要求严格,不仅要求提案及标准草案准确、严谨、翔实,还需提供示范应用、验证及测试数据等支撑材料,并且需要经过技术工作组的审议及答辩,完成组织内各级机构的审核。
(3)技术性强、任务重。鉴于国际组织审批要求严格,标准的制订、审议、答辩等环节均需实质性的测试验证作为支撑,并有针对性的开展船载设备性能测试、海事服务性能测试等工作,所涉及的任务重、技术性强。
(4)工作程序复杂。标准化工作涉及的IMO,IEC,IALA,RTCM以及ITU等国际技术组织之间关系密切,拥有共同且相对固定的专家组,同时,各组织间审批过程互相影响,工作程序极其复杂。
(5)国际形式复杂多变。考虑到美、俄有意保护GPS及GLONASS利益,正在发展GALILEO的欧盟在国际组织有众多会员国,日本、印度等也正积极建设各自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因此,世界各国对待北斗系统的立场不明确,国际形式复杂多变。
在国际海事组织完成北斗系统认可及相关标准制定是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在前期的首要任务。2012年,中国海事局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共同组织开展了北斗海事国际标准推进与实施,由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承担执行并立即启动了该项任务。
两年来,经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在2014年5月的IMO MSC 93次会议中,我国获得了第一个北斗海事国际标准,也是我国北斗获得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奠定了北斗系统认可基础。IMO MSC 94会议,中国海事局代表中国政府向国际海事组织递交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服务国际海事领域的官方承诺函,表达了我国北斗系统服务国际海事的责任与态度。会议全体成员一致审议并通过了对北斗系统认可的航行安全通函,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成为了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的组成部分,取得了面向海事应用的国际合法地位。
我国作为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在国际海事界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次国际海事组织完成对北斗系统的认可,使得北斗系统成为继GPS,GLONASS后第三个服务世界航海用户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系统自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服务性能指标稳中有升。根据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左右完成星座部署,届时将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获得国际海事组织认可,不仅是我国北斗首次获得国际组织的系统认可,叩响了北斗走向国际之门,作为北斗系统国际标准工作的重要里程碑,也必将为全面推动北斗海事国际应用和建成北斗海事国际标准化体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未来,我国将持续全面推进国际电工委员会、国际航标组织、国际海事无线电技术委员会、国际电信联盟等国际技术组织的标准、规范、指南文件的制定和修订,以实现北斗系统进一步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全方位应用,引导国内产业的发展及应用推广,全面奏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化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强音。
2014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论坛在沪举行
11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主办的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论坛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举行。来自政府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专家,济济一堂,以“创新机制,共谋发展”为主题,就我国卫星应用面临的战略机遇和挑战进行深入研讨。大家从不同角度,交流了大容量宽带卫星通信的创新成果,论证了军民融合发展低轨卫星星座的战略需要,分析了开发北斗导航和高分遥感市场的多元需求和广阔前景。专家们认为,我国卫星应用产业已进入了一个爆发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冲破思想和机制障碍,从保障民生福祉和国家安全利益的战略高度,加快卫星应用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出席论坛并发表讲话,全面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全球系统的建设进展:北斗系统有关关键技术攻关已经取得重要突破,北斗核心芯片已实现自主可控,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将实现米级、厘米级乃至毫米级的高精度服务。北斗系统正式取得国际海事应用的合法地位,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同志结合“十三五规划”的论证,指出: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卫星应用已成为整个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中非常活跃的部分。卫星应用要坚持创新驱动,主要围绕几个方面:突破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完善卫星应用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化基础;完善卫星应用体系建设,包括政策、标准、规范;构建应急服务网络系统,加强区域综合化应用,拓展大众消费市场;推动卫星应用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带动产业升级;提高卫星应用的国际化水平。
与会领导和专家祝贺中国卫星通信广播电视用户协会更名为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强调行业协会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是科技的孵化器,产业的催化剂。协会在人才培训、技术交流、品牌宣传、产品推广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当前国家各有关部门正在着手谋划“十三五规划”,卫星应用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政府、协会和企业共同致力于卫星应用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侯庆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千家万户,包括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导航定位、遥感遥测和航天生物工程等领域。但是,当前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很不均衡。天上卫星组网很好,但地面应用相对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外卫星产业投入产出为1∶20,而我国当前1∶10还不到。这也意味着我国卫星应用产业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到了必须突破瓶颈的关键阶段。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就是通过交流研讨,统一认识,凝心聚力,共同推动我国卫星事业健康、协调发展,促进中国卫星应用产业更好地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防建设服务,共同推动中国卫星产业走向世界。
论坛会上,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协会为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宇航学院—信威集团公司、西安星展测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颁发了2014年度中国卫星应用创新奖。(林玉华)
Beidou Satellite System Prosper in International Maritime Field
Sun Qian1, Xie Hui2, Qu Yijiang2, Chen Kai1
(1.China Waterborne Transport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100088; 2.Maritime Safety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ijing, 100736 )
10.3969/j.issn.1672-7274.2014.12.010
TN96文献标示码:A
1672-7274(2014)12-00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