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正艾
这是一个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命运共同体思想评述
■ 杜正艾
2012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首次鲜明地提出了“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他说:“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深刻内涵、总体思路,对于准确把握中国对外战略总体走向,并且指导中国外交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习近平指出:“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经济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只有在经济上相互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加强利益融合,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才能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强调:“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
其次,当前世界经济面临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需要共同迎接挑战。习近平指出:世界经济形势总体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这里包括:主要发达经济体结构性问题远未解决,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外部风险和压力增大,金融市场波动,经济增速放缓,跨境金融风险不可忽视。二是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明显升温。主要体现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有新的发展。三是地区热点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军备竞争、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必须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习近平强调:“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
命运共同体的形成要求各国更新国际关系理念,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习近平主张,各国必须构建国际关系新理念。
在政治上,首先要坚持真诚友好。其次要坚持讲信修睦。习近平指出:“人与人交往在于言而有信,国与国相处讲究诚信为本。各国要消除疑虑和隔阂,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不断巩固政治和战略互信。其次要相互尊重,坚持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强调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尊重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习近平指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三是要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强调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都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各国的事务应该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反对出于一己之利和一己之见,干涉别国内政或者采取非法手段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坚决反对霸权主义。
在经济上,首先要尊重彼此的发展利益。习近平指出: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习近平强调:“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必须深化利益融合,将别国的发展视为自身发展的机遇,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他各国共同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其次,坚持互利共赢。习近平强调:“计利当计天下利。”合作共赢应该成为各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政策取向,成为适用于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普遍适用的原则,各国应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坚持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相互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不断深挖合作潜力,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各国要建立起持久稳定的互利经贸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基础,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国人民。三是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放大正面联动效应,防止和减少负面外溢效应,避免互相踩脚,甚至互相抵消。习近平主张,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要实施负责任的宏观经济政策,对有关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调整尤其需要慎重,不管是进入还是退出,都要考虑对别国的影响,加强同其他经济体的沟通和协调,推动形成政策协调、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发展格局。
在文化上,首先要求同存异。习近平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
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各国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能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企图建立单一文明的一统天下,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各国“不仅‘各美其美’,而且‘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其次要相互借鉴,就是要秉持开放精神,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发展经验。习近平强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倡导交流互鉴,注重汲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共同绘就人类文明美好画卷。”三是加强人文交流。习近平强调,民相亲在于心相知。文化是各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人文交流是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国与国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人文交流的“软”助力。人文交流可以为各国关系发展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因此各国要为人民搭建更多直接接触的平台,为增进相互了解提供更多信息来源。
在安全上,首先坚持同心维护和平。习近平指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国际社会必须“同心维护和平”。习近平强调:“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过去,停留在殖民扩张的旧时代里,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老框框内。” “无论国家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要“通过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教育、科技、文化活动,让和平理念的种子在世界人民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星球生长出一片又一片和平的森林”。其次坚持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因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必须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理念,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的安全,共同享受安全保障。“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三是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习近平强调:“对待国家间存在的分歧和争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不能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热衷于使用武力,不是强大的表现,而是道义贫乏、理念苍白的表现。只有基于道义、理念的安全,才是基础牢固、真正持久的安全。”四是坚持同舟共济、权责共担。要携手应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网络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日益增多的全球性问题,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是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倡导者,也是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坚定实践者。
一是坚持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这一定位是中国政府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苦难遭遇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二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强调:“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中国将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
三是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习近平提出:要“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安全。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习近平说:“中国是亚洲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实践者。”为此,中方将加强同各方的安全对话和合作,共同探讨制定地区安全行为准则和亚洲安全伙伴计划,使亚洲国家成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好伙伴。推动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共同打击“三股势力”;探讨建立亚洲执法安全合作
论坛、亚洲安全应急中心,完善中国—东盟防长会议机制等,深化在防灾救灾、网络安全、打击跨国犯罪、联合执法安全合作,协调地区国家更好应对重大突发安全事件。倡议通过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方式,推动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中国支持东盟发展壮大,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四是实行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政策。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地惠及周边国家,使彼此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提出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为此,建议加强政策沟通,从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加强道路联通,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网络,并就此倡议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强贸易畅通,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加强货币流通,推动周边国家在经常项目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加强民心相通,促进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的友好交流,为周边关系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撑,增进人民了解和友谊。中国愿向周边国家派出更多志愿者、更多的政府奖学金名额,支持周边国家文化、教育、卫生、医疗等领域事业发展。
五是积极推动多边合作。在亚太经合组织,习近平主张,亚太经合组织应该承担起推动本地区和全球发展的重要使命,秉持开放、包容、透明的原则,建立并尽早启动自由贸易区信息交流机制,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亚太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引擎作用。在上海合作组织,习近平主张,切实落实《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及合作纲要,建立应对安全威胁和挑战综合中心,建立日常信息沟通渠道,探讨联合行动方式,为本地区各国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主张尽快签署《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开辟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物流大通道。商谈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协定,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成立能源俱乐部,建立粮食安全合作机制等等。在金砖国家组织,习近平主张,金砖国家要加强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经济金融机构等框架内的协调和配合,推动建设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共同参与制定国际发展议程。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金融机构等多边组织,习近平主张,各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减贫、发展等全球性挑战,发达国家承担更多责任,增强发展中国家自主发展能力,努力缩小南北差距,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基础。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共同参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规则制定,推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世界经济朝着建立贸易投资领域一体化、大市场,金融货币领域多层次发展。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