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 石
游走在官场的平衡智慧
—— 品读王跃文的《大清相国》
■ 祁 石
书名:《大清相国》
作者:王跃文
出版: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著名作家王跃文《大清相国》一书因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曾向下属推荐,一时洛阳纸贵,走红脱销。更主要的是,王跃文刻画出的大清相国陈廷敬表现出的为官之道,令人深思。作者这样刻画陈廷敬:“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笔者一气读完,也深有感触。
书中主角陈廷敬系清代康熙时期名臣贤相,他虽处康乾盛世,却对世风官风有着清醒认识。他是驰骋官场五十多年的一代名相,被康熙皇帝赞为“完人”。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驰骋官场五十多年,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乞归之后仍被召回,最后老死相位,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大清相国》描写的陈廷敬,本性是廉洁奉公,嫉恶如仇、敢于为民请命的清官,同时又是大智若愚、老谋深算、可以委曲求全、善于曲线办事的老道的政治家。他一生的处事法则有五个字:等、忍、稳、狠、隐。这五字诀也成就了他官场上的成功,最后能善终而退,隐居原籍,怡养天年。这五个字也集中反映了陈廷敬的性格和为官之道,而且对现代职场竞争颇具指导意义。
康熙时期是清朝历史上步入繁荣的转折和关键时期,究其复兴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圣君康熙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也得益于康熙周围聚集了一批名臣。然而,纵观各位大臣,大都不能善终。明珠被削权罢相、索额图身死囹
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备享尊荣却被退回杭州原籍……但是,陈廷敬却例外。康熙送给陈廷敬八个字的评价:“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小说全面记述了陈廷敬为治理太平之乱作的不懈努力。他向康熙劝谏:如今天下太平,世风却不如以往,天下奢靡之风日盛,应对官民衣食住行,都立一定之规,以提倡节俭风尚。他还以老家红枣作喻:越是里头烂掉的枣子,外头越是红得光鲜!他忧国之语振聋发聩:“若等到天下官员都烂透了再来整治,就来不及了!”他与老友张汧谈心时指出:“乱世之乱,祸害有时;太平之乱,国无宁日。”
为此,他整治浮夸之乱。山东粮食欠收,巡抚富伦却上报丰年,百姓自愿上捐十分之一收成;云南府库亏空,巡抚王继文却邀功加码协饷,陈廷敬面对康熙对此二人的赞许,拗违圣意,到两省查出浮夸真相。他整治投上所好之乱。山西阳曲知县戴孟雄投皇帝所好,上奏本县百姓自愿捐建龙亭,勒石《圣谕十六条》,以推圣上教化之功。康熙大喜,拟将此做法发往各省,全国推行,陈廷敬认为不妥,被皇上狠批一顿,派到阳曲实地察看。陈访查一番,发现百姓为背《圣谕》捐建,搞得民不聊生,如实上奏,最终叫停。
陈廷敬反对科场舞弊之乱。年轻时,在太原乡试舞弊案、北京会试作弊案中,大胆揭露,震动朝廷,处置了受贿主考,这一乱,是选人用人之乱。他整顿货币投机之乱,官商勾结,哄抬物价,毁钱卖铜,致使市面铜币减少,流通失调。陈廷敬临危受命,担任钱法侍郎,清理火耗,彻查贪污,打击奸商,理顺了钱法,恢复了市场秩序。
他整治摊派铺张之乱。康熙南巡,巡视河工,要求沿路不封,百姓不回避,担心地方官员借机摊派,接驾铺张,指派陈廷敬先行一步,暗中访问。陈一路南下,沿途所见,尽是为迎圣驾,忙于疏浚河道,黄沙铺路,营建行宫,大违圣意。他具折密奏,龙颜大怒,革去一等伯爵索额图、浙江总督阿山等人职务,交刑部议罪。
《大清相国》记述的这几件事情,都聚集了陈廷敬如何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力治“太平之乱”。而太平之乱,足可让身处其境的官员和百姓,精神懈怠、贪图享受、追求安逸、无所事事,并出现信仰之乱、思想之乱、意识形态之乱……
纵观陈廷敬的一生,可以说,他既是一位兼济天下又能独善其身的开明宰相,也是心机缜密而又胸怀开阔的廉吏能臣。这样宅心仁厚的清官、精明强干的好官、从善如流的能官、不乏铁腕的德官,可以说正是当今官场所缺少的,而能将这“四官”集于一身的官员则少之又少。这无疑是中央领导同志向各级官员推荐学习这位大清相国的初衷。